此文发表在中国作家网原创风采栏http://www.chinawriter.com.cn/zp/ycwc/ycsw/135_159409.htm
衷九兰
一个退休在家的大男人,不玩麻将扑克,不凑热闹闲聊,而是全身心的投入到他的手工创作的无限欢快中。将大部分的时光,耗费在自己喜爱、甚至是痴迷的石刻,根雕等“玩活”上。平常人或许会觉得枯燥乏味、感到有些不可思议。可对他来说,这些玩活是他很“上心”的拿手活。而且已经玩到炉火纯青的地步。
他常常把那些被遗弃的朽木烂根收拾整理,安在自己的家中。并且对其适当的“裁剪”、“缝补”及雕琢,让其活生生的那面以生命的另一种姿势,跳跃在人们的面前;对捡来的石块漂洗打磨,粘贴成型,匠心独具,令其阅尽沧桑,饮尽甘苦。用他自己的话说:这些不会说话的“玩艺”让其自生自灭太可惜,只要用心挖掘,细心雕琢,就会发觉里面的奥妙及意想不到的光点。
这就是国电万电职工,退休赋闲在家的肖师傅,一位和蔼可亲,从容淡然,整天忙碌,永远都闲不下来的人。智慧的大脑,加上他开明豁达的胸襟,岁月在他的脸上,难以留下沧桑的痕迹。因为这些精致的样品,在他心灵的深处或许会滋养生命,心生美妙,盛开花朵,而且绽放光芒。
不是说,“只要功夫深,铁杵磨成针”吗?他这么反反复复,日复一日、年复一年地“劈”,“刨”,“凿”等“敲敲打打”的过程中,汲取了不少的经验,也获得创作上的的灵感。每当一个个玲珑剔透,小巧活泼可爱的自己亲手拿捏得“小淘气”系列;一尊尊笑容可掬,惟妙惟肖的佛像;一把把手工制作的小巧玲珑的二胡,挂在墙壁上;一排排奇形怪状的天然奇石,或嫣然一笑,或倏然起立,或雕刻时光;还有那风花雪月的故事,季节变换的景致,在他这位业余爱好者的手里依次出炉时。他那颇有点艺术相的脸上,总会绽放孩童般的迷人的微笑。
“小衷,你快来看我制作的小玩艺,评价下如何?”正骑车去闲逛的我,突然懵了下,心想,他啥时擅长玩艺术品了?出于礼貌和好奇的心理,我赶紧刹住车,想好好观摩揣测一番,以饱眼福。
邻居王科长也饶有兴致的在观看他的作品,见到我就说:小衷,你来得正好,这些好看的艺术品很是了得,我都看的入迷了。我突然被眼前的“斑斓”所吸引,对看见的一切感到新奇惊喜。
面积不大的储藏间里,玲琅满目、五花八门。木柜上,桌子上,摆满了各种各样的成品或半成品的艺术加工品;门口堆放了许多“杂物”。他说,这是我在江河里打捞上来的树蔸;山上拣来的杂木;这些石头是我花了数年的光景找寻到的。别看这些遗弃的杂物,但经过精细加工等修理化妆后,就可以作为我制作的原材料了。
我说,这架子上的那尊不是弥勒佛么,旁边的那尊不是观音菩萨么,还有这些石块,分明是变换的年轮及自然的景观呐……是的,这些拙作,再经过最后的修饰就可以初战告捷了,到时再请你来赏光,现在还只是雏形罢了。他指了指货柜上的手工制作的成品,我的眼睛顿时发亮.天哪,这哪里是出自一位从没经过正规学习及培训的业余爱好者的手,这些生动活泼、千奇百怪的物象,简直是人间仙境,是自然与现实的巧妙融合。
储藏柜这些大大小小,外形迥异,标新立异的人体根雕;那些冰冷细腻,光滑圆润,轮廓分明,色彩鲜明,纹理清晰的石块。其外表有的如大地的叶脉,流淌的清泉,名山大川,屋宇楼阁,山峦绿地等。若不是亲眼所见,谁会相信这么多清新度很高的,活泼开朗,调皮滑稽,栩栩如生的“小可爱”,原来都是难得一见的石块打蜡后的原始本真。底座是由木头加工完成,再用万能胶上将这些“小可爱“石块粘贴,让其稳稳当当的迎风伫立,享受岁月的斑驳风吟。有的就是一整块稍微加工拼成的。
二胡在墙壁上悠然宁静,等待主人的垂爱。长方形桌子上,站立几尊尚未完工的半成品模具。这些静静挺立的在这间有点简陋的房子里,默然无语,又像是在呢喃细语。那看,那姜太公钓鱼的场景多么得富有诗意;释迦摩尼的木雕最为逼真,与我们在寺庙里见到的大有异曲同工之功效;犀牛勇猛,轮廓分明;渔翁撒网,疏雨黄昏;蓝天碧水,微波荡漾;杨柳依依,随风摇曳;还有乡村大地,百鸟啼鸣;八仙过海的精致在这里如期上映。四季云雨,草木旺盛,郁郁葱葱的植被,飞禽走兽,短笛笙箫,琴声悠扬,演绎着朴实壮观的景象。让人心情涤荡,思绪飞扬。
肖师傅向来低调,更不爱张扬。他的朋友曾多次说要他的在省电视台就职的儿子来采访,都被他婉言谢绝了。他却一再强调说,不敢班门弄斧,这不叫艺术,分明是粗浅的“玩意”,不值得一提。他种过地,学过泥瓦匠,做过木工活,年青时当过兵,曾是文艺骨干分子。在单位他从事了数十年的技术工。他说,这些所谓的“粗活”是平时生活的积累,是对自然景物的情有独钟罢了。
勤奋好学、细心观察、擅长积累。加上他的艺术天赋及内在的潜质,有对艺术的深刻挖掘提炼和艺术的修养,使他在孤独艰辛的劳作中感到心灵的愉悦;在精雕细琢的手工绘制过程里体念人生的快乐。
一切文学艺术作品都源于大自然,源于真实的生活,然而它又高于生活。我坚信,他的这种挚爱,将会继续坚持下去,且贯穿始终。更何况,人生何尝不是在精雕细琢中不断完善。
2009年6月2日草作
|
加载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