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蓝天白云
蓝天白云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0
  • 博客访问:8,249
  • 关注人气:10,996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原创] 她的名字叫做香艾草

(2009-04-30 00:54:03)
标签:

艾草

堂姐

小香

柴茅

个头

大地行吟

原创/文学

学习公社

文化

草茎

分类: 散文随笔

  

此文发表在中国作家网

山西出版传媒网文学频道转发http://www.sxpmg.com/2009/0501/9103.html

                    衷九兰                      

  香艾草同许许多多的草茎类植物一样,喜爱在乡村的田间地头,路旁菜园以及沟沟坎坎安营扎寨,欢心度日。

  南风吹拂,它们如雨后春笋般的迅速发芽,不久便是满眼绿茵茵的。其根茎不粗也不细,叶子嫩绿。此草大致分两种,我们这儿把个头稍高,叶子稍大点的称作“正宗”的艾草;把样子小巧,个头高出地面不多的甚至紧贴大地的那类,叫野生艾草(叶)。

这种草在咱们这儿随处可见。每到春天、尤其是甘霖降落,它们便欣喜若狂,破土而出。甭看它个头小,样子乖巧可人,其气势似乎要与其它品种的花草比个高低。它们有时结队成群,有时随意排列,有时扎堆聚拢。它们不但翠绿朴实富有朝气,而且时不时的散发出一种恬淡芳香的气息,因此香艾草便叫开了。

许多人乐此不疲地把野生艾叶采摘回家后,跟米粉一道粘合,做成条形状或圆圈、或弯弓样的米果。吃在嘴里,那个香啊,叫你回味绵长,终生难忘。其滋味不是那些个“洋玩意”能比拟的。它味美纯正,搅在嘴里,韧性十足,越搅越有滋味,青青淡淡的香气直沁心脾。

它不仅解你馋绽放你的味蕾,还能填饱你的胃。丰富的维生素,大量的纤维素,除了可以满足人体生理的健康需求,还能轻松快捷地排泄你身体内过剩的脂肪油腻及污秽。

 春季是野草遍地、芬芳四溢的时候。大清早的,农贸市场,路旁的小商小贩的食品摊点都有刚出蒸笼的,热气腾腾艾草米果如期摆上。老板一边叫卖,一边品尝,引得行人口水直流,忍不住把手伸进口袋掏腰包,买几个填充胃。当时那个兴奋劲,恐怕比你大口吃肉、大碗喝酒时强许多。

 记得小时候,许多家庭粮食紧俏,为寻求饱腹,大家就会想方设法多种些蔬菜红薯,以解燃眉之急用。农村人就是办法多多,只要活着,怎么样的苦痛都能忍受,再艰苦都不会被活活的饿死。艾草是大家看好的绿色品种,在那个年代也是奢侈品。有一天,大人们都去劳动了,我和几位堂姐火速拔完猪草,算是“大功告成”了。

 大家商议,干脆在家捉迷藏,玩游戏。眼看到晌午时分了。堂姐突然对我说:兰儿,我好长时间没品尝到好东西了,你家有啥好吃的?我说:不知道,我上楼找找看。于是我不管三七二十一,把家里的坛坛罐罐全都寻了个遍。最终发现有花生、面粉、南瓜籽;碗柜里还有猪肉等吃的东西。我如实禀报。

 她说,乖,下午准备到你家“聚餐”,说聚餐其实就是偷偷地油炸荷包蛋,尝试做香艾草米果。堂姐吩咐:我出面粉、油、柴茅等。她还说:即使被你母亲发现,你也不会挨骂的,我应允。午饭后,大家开始分头行动,跑到田间地头采艾草了。等大人都出去忙碌了,我们的第一道工序已经完成,万事具备,就看如何下手了。

  堂姐主厨,我当下手,其余的几位帮助劈柴,烧火,负责“看护”及“吹哨子”。不到一个钟头,“成果”刚要出炉时,正巧妈妈干农活回来。我不仅没挨批,她还把咱们夸奖了一番,把大伙乐得合不拢嘴。家长们闻讯,都赶来分享我们的劳动果实。

 在那个困难时期,解决温饱是头等大事。人活着,有手有脚,哪有不动的大脑,总不能被尿憋死?即便再困苦,总不能被活活的饿死吧!种植蔬菜是不错的办法,萝卜晒干后可以做成不错的菜谱;刨丝与少许的米粒做成萝卜丝米饭,即好看又新鲜还不容易伤脾胃;南瓜干当零食,生炒是很好的菜肴;南瓜饼的美味想必许多人知晓,并且熟悉它的味道。

 随着物资的丰盛,生活水平的日渐提高,人们的口味也变得麻木“刁钻”起来,许多人享受惯了山珍海味以及各类稀奇古怪的肉类食物,忘记了水果蔬菜的重要性和正宗绿色食品的不可缺失。结果撑大了肚子,害苦了消化系统,营养指数迅速飙升,亚健康人数急急剧增多。    

 难怪现在的都市人向往贫民化的简单食谱,过着一日三餐粗茶淡饭日子,羡慕乡村僻静的甜润清爽的空气,以及耕作劳动所带给的幸福的疲倦和简单的快乐。

                                                    2009年4月29日初稿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