苦练,老母岭
文/天涯
2012年7月25日 多云转阴 有雷阵雨
疯子团兵发老母岭。
时至月末,上一次参加活动是月初的事情了。还是有点犹豫:天华山的劳累尚未恢复;天气预报有雷阵雨。冬练三九夏练三伏。驴友就是这样炼成的吧?雨衣装入行囊,想了想,又装进把伞。
8点55的火车,一个小时抵达本溪。再25分钟17路到南口。即平顶山森林公园。进大门没多远,曾经无数次只远观而无缘近至的四方台已在眼前。
四方台,平顶山三大景区之一。位于平顶山森林公园东南部,古称“山城”,因山体北高南低,自然断裂形成三个巨大台面而得名。四方台不大,但却是个颇有来历的地方。
4000多年前。周武王率义师攻破商朝都城朝歌,纣王自杀。纣王的叔父殷箕子率领亲信向北一路狂奔,武王继续挥师北上,穷追不舍。四方台三块巨石的夹缝间,让殷箕子及其部下躲过一劫。
公元926年,契丹开国皇帝耶律阿保机灭渤海国建东丹国,辽太祖任命长子耶律倍为东丹君主。不久,辽太祖死耶律倍因受新君德光猜忌,性命有忧。地势险要易守难攻的四方台一带既是耶律倍操练兵马的演兵场,又是他观察敌情掌握战机的“了望台”。
四方台还是东北道教本溪地区的发祥地。中国道教创始人之一的本溪水洞洪钧老祖师和东北道教创始人铁刹山长眉李大仙(商代人名叫李辉,西游记中的太白金星),曾在此讲经布道。四方台也称聚仙台。
四方台下来,下一站是滴水洞。先是饱含山色的一泓静水映入眼帘,此为青龙潭。夏季雨多,黄中泛绿的青龙潭难断深浅。沿着石阶一路下去,一条白练甩下古木两岸的深谷。瀑布不大,倒也颇有声势。让人怀疑这瀑布是上游那一线流水演绎的吗?
水帘之内,五个天然石洞一字排开。老母洞为其一。一条一米宽的天然栈道,可以把你带到石洞前有1400年佛教历史,唐太宗李世民亲封的千年古刹滴水寺。
相传贞观年间,李世民东征,髦下“梨山圣母”高徒薛仁贵为左武卫大将军。白袍将军使一杆亮银枪,武艺超群,跟随李世民南征北伐战功赫赫。某次唐军路过平顶山思山岭后塔古城,与高句丽统帅盖书文遭遇。薛仁贵中箭受伤,被滴水洞和尚所救,在老母洞中养伤。观音老母显灵,亲赐神箭三支天书一部。逐大胜还朝。薛礼奏明皇上,李世民遂追封“老母寺”为“滴水寺”,和尚封为“元顺长老”。亲赐袈裟一件,良田百顷。“皇封立碑”已有一千三百多年历史,得“南有佛教滴水洞北有道教铁刹山”之美誉。
千山余脉老母岭与平顶山一脉相承,石英岩地貌。滴水洞景区的“母亲山”,海拔608米。山势高大浑圆,远望似馒头状又似草帽,山名老母缘自满族一历史传说:
远古平顶山与老母岭间峡谷数十里。谷中有溪名“清水”。溪上大村三个。即有青云山村,又有清水溪村。清水溪(张家河)东山处还有一条“草帽溪”(大峪河),附近有一处千年古村庄(大峪村),乡民称老母岭为“大峪顶”。有段时间老母岭出现独眼猛虎,作恶乡里。金宝、银财两位经验丰富武艺高强德高望重的老猎人下决心为民除害。
两人来到老母岭,仔细搜寻十几曰不见老虎踪影,暂在“一线天石崖”处搭棚住下。日久弹尽粮绝,靠喝山泉水,打野鸡野兔充饥。忽一日,两猎人劳累一天,山崖下神树旁打个盹。突然狂风大作,独眼猛虎从“虎跳石”处窜出,恶战昏天黑地。最终猛虎占了上风。就在这时头顶乌云翻滚,一个疾电随后一个炸雷,猛虎被一团火球活活烧死了。猎人紧抱着神树安然无恙。乌云散去,一朵祥云中观音老母现出原形之后渐渐远去。惊得两位猎人跪倒磕头,嘴中念道:“观音老母显灵了,谢谢救命之恩!”
乡亲们念观音老母的恩情,“草帽山”改名“老母岭”,也就有了山下的“老母洞”(滴水洞)和滴水寺……
穿过一段荆棘,穿过两处黄花松林,再路过一铁塔,凤枝指着盘山道说,捷径我就没有把握了。
年近古稀的老乡大哥一马当先,穿过密布的橡树林,绕开节理分明的大小石岩,顺着石岩褶皱处向上,靠近一天然石洞,跨过几个螺旋上升的盘山道,以最佳路线带领我们终于一步步登上峰顶。
山不高,路不险,坡太闷,天太热,汗水不时流入眼睛……
风枝、风之舞和我小有交流,似乎男同胞的方位感都要远远高于女同胞。看样子想在沈阳徒步混个女领队女副领队的荒诞念头还是早早打消得好,咱当个随行人员足了。呵呵。
接近山顶,已有雾气缭绕。山下为雾,山顶为云。抵达峰顶的时候已是风起云涌。提前买好了车票的强驴静闻一溜烟地就不见了。
两处高大的石崖之间四根粗粗的木杆搭桥,几个人跃跃欲试。听了大家的劝说,考虑下还是放弃了。
如愿买到有座位的空调车票的时候,忍不住欢呼起来。快乐,原来就是当你感觉到几分劳累的时候,有一张有座位的车票!
鱼贯上车,那场预报中的雨劈头盖脑地砸了下来。人好命好惊讶:真神啊!风之舞说:从来雨伞雨衣双保险的老金大哥,跟我们走,早就不带雨具了。雨巷说,那我以后就跟你们疯子团混了!
加载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