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诺曼底”号遇难记》教学设计 第二课时
(2009-09-10 11:24:55)
标签:
教育 |
分类: 我的点滴收获 |
第二课时
一、细读课文,品读感悟。
我们看到的影片《泰坦尼克号》那是一场灾难,无数人葬身大海,“诺曼底”号遇难了,我们知道船上的生命很幸运的得救了,为什么会出现这样的结果?
(一)(出示课件)哈威尔船长巍然屹立在他的船长岗位上,指挥着、主宰着、领导着大家。他把每一件事和每一个人都考虑到了。面对惊慌失措的人,他镇定自若。仿佛他不是在给人而是在给灾难下达命令,就连失事的船舶也听他的调遣。
默读课文,你怎样理解这一段话?
预设一:遇难时的慌乱与自救时的井然有序对比,引导学生理解哈威尔船长巍然屹立在他的船长岗位上,指挥着、主宰着、领导着大家的魄力。
(出示课件)
游客:
1、震荡可怕极了……所有的人都奔到甲板上……尖叫着、哭泣着、惊恐万状,一片混乱。
2、大家一窝蜂拥了上去,这股你推我搡的势头,险些把小艇弄翻了。
3、整个人群因为猝然而至的变故,简直像疯了似的,乱得不可开交。
船长:
1、船长威严的声音压倒了一切呼叫和嘈杂。
2、大家没有一个人违抗他的意志,人们感到一个伟大的灵魂出现在他们的上空。
3、救援工作进行的尽然有序,几乎没有发生什么争执或殴斗。
从上面对比看出哈威尔船长指挥有方,镇定自若。
预设二:从船长周密地考虑每一件事情,想到所有的人,引导学生理解船长的机智果敢镇定自若。
1、冰冷的命令。
(出示课件)“全体安静,注意听命令!把救生艇放下去。妇女先走,其他乘客跟上,船员断后。必须把六十人救出去。”从这个命令中,你看到了一个怎样的船长?(引导学生交流,理解船长的镇定,冷静)
2、(出示课件):简短但有力的对话。
引导学生细细品读,从这段对话中你能了解到哪些内容?体会到了什么?精彩之处?
·体会20分钟“够了”
茫茫的大海,混乱的人群,马上就要沉没的轮船。这么巨大的灾难面前,只有二十分钟的时间,船长说够了,从这里你体会到船长的胸有成竹,镇定自若。
·感受船员在灾难来临后各司其职的高贵品质。品味灾难面前每个人应承担的责任,正是这份齐心协力才是就员工组井然有序。
·分角色朗读这段对话,体会船长与船员之间的默契配合。
预设三:救克莱芒
1、引领学生读文中语句。
2、学生谈谈自己对这个情节的体会。
(二)再次齐读:哈威尔船长巍然屹立在他的船长岗位上,指挥着、主宰着、领导着大家。他把每一件事和每一个人都考虑到了。面对惊慌失措的人,他镇定自若。仿佛他不是在给人而是在给灾难下达命令,就连失事的船舶也听他的调遣。
教师小结:正是船长的机智果敢、镇定自若,船上的六十人得救了
(三)感受沉船时伟大与壮烈。
1、20分钟到了,船沉没了,说明了什么?
学生讨论。(船长对海况以及轮船的熟悉程度)
2、读读沉船时的句子,(出示课件)谈谈自己的感受。
3、讨论:船长有逃生的希望吗?为什么他要与船一起沉入海底呢?(这里引领学生各抒己见,不管你选择了“生”还是“死”,只要说出充足的理由即可。引领学生理解“诺曼底”号不仅承载哈威尔船长的责任,也承载着他的梦想。)
4、学生带着对船长的崇敬之情齐读最后一段。
二、理解含义深刻的句子,感悟人物优秀品质
1、“实际上一共有61人,但是他把自己给忘了。”(引领学生理解:那就是船长并未忘掉自己,而是有意不包括自己。沉船时,他那样坚定,那样自若,那样庄严,表明他从一开始就作出了清醒、明确、坚定的抉择。他深深地知道作为一船之长,救出“六十人”是他义不容辞的责任!此时此刻他的心里只有别人,唯独没有想到自己。)
2、“人们感到有一个伟大的灵魂出现在他们的上空。”
3、出示课件齐读最后一段。
教师小结:每个人都拥有成为英雄的权利,哈尔威船长就是这样的人,在灾难在面前,,沉着冷静,忠于职守,履行了自己的做人之道。成了英伦海峡上的英雄,树立起了英伦海峡上一尊威严的丰碑。
100多年前,作家雨果这样评价他,(课件出示)在英伦海峡上,没有任何一个海员能与他相提并论。
三、再次品读,体会写法。
教师导,文章之所以能牵动人心,是因为:
1、抓住遇难前环境描写,先声夺人,营造了紧张的气氛,渲染了故事的悲剧气氛。课文一开始就把读者的心揪得紧紧的。
2、抓住遇难后惊恐万状、一片混乱场面的描写,烘托了船长勇于决断、沉着指挥、忠于职守的优秀品质。
3、抓住人物的动作、语言描写,体现人物形象。
四、分角色朗读,情感升华。
1、假设你就是当时幸存者中的一员,你想对哈尔威船长说些什么?
2、假设你就是当时“玛丽”号的船长,在目睹了这么悲壮的一幕后,你想对哈尔威船长说些什么?
3、作为一名读者,在了解了哈尔威船长的感人故事后,你想对他说些什么?
五、拓展练习
1、搜集英雄人物的故事,办一期和英雄人物有关的黑板报。
2、试着运用文中的环境渲染或场景描写的写作方法写一篇小练笔。
需要课件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