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电视新闻记者因公殉职20天后终公开报道

(2010-06-30 22:29:32)
标签:

追记

因公

殉职

盐津县

广播

电视局

优秀

新闻

工作者

范玲

同志

情感

分类: 采编幕后

追忆范玲

 

(一)

 

总是在急难险重的重大活动现场

见到你

总能看到你最美的微笑

总能听到你叫起我的名字

我的同行、师姐

一个敬业的范玲

 

在县级广播电视局

是骨干、是尖子

身兼多职

无怨无悔

 

在家里

是女儿

是妈妈

但却用你的肩膀

撑起离异家庭

温暖的天空

 

……

 

2010610

谁都没有想到

采访路上

发生的意外

让上述温馨的场景和画面

还有你和蔼年轻的面容

都变做了

亲人、领导

同事、朋友们心中

永远的记忆

 

用自己光荣的一生

书写了电视新闻工作者

无怨无悔

风雨兼程

永远在路上的真实写照

和历史使命

 

(二)

 

姐姐

可爱可敬的姐姐

你就这样走了

安静的去了天国

没有留下一句话

 

年幼的孩子啊

相依为命的妈妈

到了天国

对你将是怎样的打击

你还如何向其他小朋友一样

健康快乐的成长

 

 

http://s16/middle/4afdbccax8a405ce9772f&690



http://s12/middle/4afdbccax8a405d07f66b&690

(范玲生前照片)

 

转载于《昭通日报》

风铃声声听细语 聪明灵巧做新闻
——追记因公殉职的盐津县广播电视局优秀新闻工作者范玲同志
记者陈忠华通讯员李春琴

 

  2010610日,是第十八届昆明进出口商品交易会圆满落幕的喜庆日子。当天下午,盐津县广播电视局的两名新闻工作者采访完昆交会后急忙返回盐津制作新闻。当晚9时左右,采访车行至水麻高速公路大关县高桥电站对面的路段时,山上急速飞下一巨石,正好砸在坐在副驾驶座上的范玲头上,年仅34岁的她不幸因公殉职,另外三名同车人员受伤住院。

  她为工作而忙碌

  范玲生于19762月, 19981月起在盐津县广播电视局工作,12年间先后从事工程技术、新闻采编等工作。她严格要求自己,模范执行新闻工作准则和单位的各项规章制度,努力钻研业务、不断提高自身素质。她总是勤勤恳恳、兢兢业业、忙忙碌碌。每年的市“两会”、昆交会等重要采访,单位都派她参加,她利用自己熟练的编辑传输技术,把新闻图像第一时间传回盐津电视台,传给省市电视台,确保了新闻的及时性。

  今年的昆交会,单位领导考虑到她孩子小、父母年迈,就准备派其他同志前往采访。她知道后,主动请缨:“采访昆交会,我有经验,还是让我去吧!”64日,范玲和同事到昆明后,她们奔忙于展览馆和宾馆之间,驾轻就熟地投入紧张的采访和编辑中,并利用自己掌握的图像“非编”技术,实现了当天新闻、当天传回盐津电视台和昭通电视台,让盐津人民和昭通观众第一时间了解到了昆交会的盐津展馆动态,实现了先睹为快。在6天的紧张采访中,她和同事共采写新闻7条,并全部在昭通电视台和盐津电视台播出。“她在电话里给我说,要急着赶回来,晚上还要加班做好昆交会闭幕式的新闻,赶在第二天星期五及时播出啊!谁能想到路上发生意外,她就这样走了呢?”盐津县广播电视局新闻中心主任李春琴泣不成声地说。614日晚,在范玲因公殉职的第四天,昭通电视台还播出了她采访制作的昆交会最后一条新闻。这,也是她这生采访编辑的最后一条新闻。

  “范一剪”因新闻而快乐

  范玲1998年大学毕业就到盐津广电局工作,从事新闻工作十余年来,她精益求精、力求完美。她团结同事、为人正直、乐于助人、严于律己,深受单位领导的赞赏和同事的好评。她在单位主要是负责图像剪辑工作,因为她对图像拍摄、剪辑有自己独到的方法和见解,业务精湛,经常指导和帮助大家,同事们都称她为“范一剪”。

她对待工作有着强烈的事业心和责任感,不管是外出采访、还是制作新闻、广告、专题片的图像编辑工作她都经常加班加点,力求工作优质。今年5月,盐津县作为“云南省第六次全国人口普查户口整顿试点县”之一,县公安局与盐津广播电视局协调赶制上省汇报专题片。517日接受任务后,18分钟的片子她一人利用星期六星期天加班制作完成,后来县公安局领导要求改用新的解说词,并要在一天半时间内拿出新片子。519日,两天一夜没休息的她义不容辞地再次接受制作任务,连夜加班完成了汇报专题片的制作编辑工作,赶在520日下午送去省城。该片受到了省公安系统的高度肯定。    

图像剪辑工作是在幕后,作为一名新闻工作者,她还经常走到台前,主动寻找新闻线索,捕捉各种新闻。2009911日,范玲与同事到庙坝乡红碧村的高寒山区采访,途中克服山路崎岖的困难,跋山涉水几个小时,把昔日穷山村今朝新变化,以一个新闻工作者独特的视角搜集整理后,在当天晚上就写稿制作完成《“光棍村”走上了致富路》和《盐津白酒产业开辟了生财致富新路子》两条关注民生的新闻,第二天晚上分别在昭通电视台和盐津电视台播出。范玲每月都超额完成送上级台的外宣工作任务。近几年来,范玲编辑制作的新闻和专题片分别荣获了昭通市广播电视政府奖二、三等奖,2009年单位年终考核被评为优秀。

  玲姐永远活在我们心中

  “玲姐,玲姐,帮我剪辑一下这条新闻的带子。”6月下旬的一天,当记者胡艺在制作室大喊范玲时,在场的人都感受到了玲姐的“存在”。“玲姐虽然已走了10多天了,但在我们大家的心中,她像是出差了,我们都盼着她早点回来!”谈起范玲,她的同事们暗自落泪,满怀思念。“玲姐永远活在我们心中。”播音员黄春燕含泪动情地说。

  吊钟低鸣,横江呜咽。范玲同志虽然仅在她的人生旅途中度过了短暂的34个春秋,但她凭借对新闻事业的无限热爱,在新闻战线上勤奋工作,以实际行动树立了一名优秀新闻工作者的崇高形象,证明了她平凡而闪光的一生。

  范玲同志因公殉职后,盐津县委、政府领导高度重视,县委书记、县长李疆同志作出重要指示,要求妥善安排好范玲同志的后事。按照县委、政府指示,盐津广播电视局局长熊世华要求全局每一名新闻工作者都要以她为榜样,学习她任劳任怨、一丝不苟的敬业精神;学习她不怕困难、不计个人得失的奉献精神;学习她勤奋好学、力求上进的进取精神;学习她谦虚谨慎、友善待人的优秀品格。盐津广播电视局的全体新闻工作者决心化悲痛为力量,振奋精神,努力工作,为盐津的新闻事业作出新的更大的贡献,更好地为盐津经济社会又好又快发展摇旗呐喊。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