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两株植物

(2012-05-29 19:12:32)
标签:

情感

分类: 原创文集

[/西江月冷]

我从山里带回来两株植物。一株是当地的荆种子,它的学名究竟是啥,我并不清楚。事实上,我不知道的植物种类还有很多,山上的,田里的,沟边的,即便别人说上几句,我也记不住。可我记得它们的形状或气味。就像我在老家的村落里,并不时常走动,哪时出门在外,在众千人群里又远远地认出了自己的同乡。对于荆种子也是这样,尽管它的叶子并不特别,可它独特的气味和疙疙瘩瘩的枝干,还是洗也不去地印到了我的脑海里。那是一种清新特别的味道,有点刺鼻,就像香椿,有人说它清香,有人说那样的味道实在难闻。

秋天一到,满山的荆种子就挂满了小小的颗粒,那时结出的种子才是真正的“荆种子”。过去的老人喜欢采一些晾晒干燥,来年夏天就把它填进枕头里,说可以驱逐蚊虫。其实哪里只是驱除蚊虫,它还有更大的用处,据说能够醒目提神。那年,我在山里也买回一个,却装模作样地没用几天,就不知放到了哪里。可这并不影响我对荆种子的特别感情,就像我在万千植物的茂盛山谷里,还是选一株带回家来。

在我的印象里,荆类植物总该生命倔强吧,所有外型粗涩的植物,似乎看上去都要比枝干柔滑的耐活。比如人,你看那细皮嫩肉的样子,不用猜就知道在甜水里浸过。而满脸沧桑、底色黝黑的人,大多风里来雨里去,不知经历了多少生活的坎坷。所以,我以为荆种子一定耐活,甚至随便拔下来,再找块泥土栽下,都能等来满眼的碧绿。事实上呢,不知是因为它粗砺的外表下终究埋藏了一颗细腻柔软的心,还是因水土不服,或一定是思乡浓郁的缘故吧,等我把它栽进花盆里,几天过去叶子却依旧耷拉着,愣是提不起精神。或许,它还需要更长一些的时间,让自己在新的环境里适应起来吧,然后一点点忘记原来的旧事;或许,它最终又会义无返顾地选择死掉,即便枯老,仍不舍对故土的从一而终。

我采来的另一株植物,当是藤了。它圆圆的叶片很像葡萄的叶子,甚至第一眼看见它的时候,我以为它就是生在山林里的葡萄。可看看四周,哪里还有更大的植株,何况往年秋天,我也没在那里见过有野葡萄出现。那天,它们正躲在一些远离小路的角落,这里一株那里一株地在杂草丛里掂着脚尖。它们的身材,那时不过一扎两扎的样子,茎也细腻,绿绿透透像是储满了汁水。可就是那样细腻的嫩茎,却充满了无比的活力,一节一节向上努力着,每一节都直挺有力。三片两片的叶子,也生得轻盈无比,在茎的托浮下,如云一样在空中悬浮着,悬在寂静山林的湿润空气里,倾读着生命的美好。

许是它们绿绿嫩嫩的样子让人怜爱吧,许是我还依然在心底期盼着,它们成年后的模样。于是我小心翼翼地挖去了周围的泥土,把它捧到了手心。最后,还不忘记留一把熟悉的“姥姥土”,让它在乡土的包裹下,奔赴另一个遥远的家园。

刚刚栽下的时候,我对它的生长自然没抱太大的希望。毕竟它是草本植物,春来发芽,秋来枯萎,怎么比得上荆种子那样的木本,不但有着粗大的根系,更有坚固的枝条。事实上呢,我怎么也没有想到,从它进门的那刻起,除了生长,它就没有出现过任何的变化。像是周围的环境与它无关,像是无论生在哪里,它依然怀揣着美好的心愿,孩子般快快乐乐。清早,我见它在阳台上高挑着叶子,像是在看窗外的蓝天。晚上,在灯光的照射下,它满身的绿似是浓了一些,却也不睡,仍旧睁大了眼睛,俏皮地看着周围。

时至今日,就在它的旁边,那株荆种子还是耷拉着脑袋,沉浸在思乡的愁绪里。

我想,若荆种子终于打起了精神,三两年下去,终能长成一棵像模像样的小树吧。这株藤,数来算去却只有几季的时光。即便它将自己的生命传递下去,却永远不能有粗大的枝干,伞一样的叶盖。可它柔嫩的身躯里,却始终装满了快乐的信念。而荆种子给人的,则是另外一种生命的启示吧。2012-5-29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前一篇:两窝蚂蚁
后一篇:盛夏的章节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