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
(2011-07-07 21:58:00)
标签:
教育 |
分类: 原创文集 |
[文/西江月冷]
海,因海子那句“面朝大海,春暖花开”而多出了一些特别的意味。
是的,“从明天起,做一个幸福的人”,“喂马、劈柴,周游世界”——“从明天起,关心粮食和蔬菜。”
——“我有一座房子,面朝大海,春暖花开。”
当我多年前读到这些诗句的时候,我想这该是怎样的情怀。生活的梦想,便在海风微拂的浪花里,勾勒出美丽动人的景象。
在我的心里,一直向往着大海,向往它的博大和蔚蓝,向往它汹涌澎湃的洒脱和潮水退去的平静。但我的村庄并不在海边。于是常常的,当我读到关于海的故事,看到关于海的图片的时候,幼小的心里便充满了隐隐的期待。那时,我多么渴望看一看海,或者,只是在海边的沙滩上,赤脚走过。
在我的梦里,那又是怎样辽阔的一幅风景。没有边际,拥有的只是无数的浪花和叶片一样的渔船。蔚蓝之中,又有一群海鸥舒缓地飞来,更有高尔基笔下的海燕,在暴风雨中抖动着坚强的翅膀。
许是村庄的池塘太过狭小,只是一些夏日盛开的荷便让它满满当当了。所以某些时候,我开始想象着自己能像自由的鱼那样,在更为广阔的水域里游来游去,更想生出一副鸟的翅膀,不远万里,拥有的只是满目的湛蓝。
这样的想法,在后来的日子里,还是让我一点一点地靠近了大海。
少年时候,已在家务农的我,正是生命中最为低落的时期。但我总不能在那样的情境下,没有希望地走下去。那时我又怎么像现在一样,懂得庄稼的心思。于是农忙之余,我还是参加了一个美术函授班。其中一个老师,便是著名的已故水彩画家宋守宏。宋老师人在青岛,那是一个美丽的海边城市。而他的作品,更多的则是一幅又一幅满怀深情的,描绘大海的作品。对着画册,我开始认真地临摹那些礁石,那些海滩,那些浪花。而关于大海的想象,也在一笔一色的描绘中,渐渐地清晰起来。
虽然我的作业一次次地邮寄到那里,老师们也认真地批改并邮寄回来,但家庭的困窘,面授时的车费,终究让我无缘与他相见。
三月到来,正是春暖花开的季节。这样的季节,青岛水彩名家的作品,在我们协会的邀请下,在当地展出。作为美协的一员,我和同行们开始精心布展。可是,当我站在宋老师那幅漓江山水前的时候,内心涌起的,却是一层又一层大海的浪花了。
故人已去,那些礁石,那些浪花,分明还在旧日的阳光下深切地呼吸。
而关于大海,在我写下这些文字之前,也去过几次。现在看来,其实大海距我并不遥远,不过是一个多小时的车程而已。可就是这么短的距离,竟让年少的我感觉那样漫长。
在看海的几次出行中,印象最深的则是那年的同学聚会了。那时的我们,是多么的年轻呵,毕业十年,不过是转眼一瞬的时光。我们依旧和上学时那样,自由地嬉闹,自由地奔跑,又有意无意间说起旧日的故事。
同窗之谊,怕是时光难以阻隔的。十年不见,我们依旧那样熟悉,那样亲近。我们在同学的脸上细心地端详,我们想找一找岁月走过的痕迹,可哪里又寻得到它们的影子。
春来秋往,又几年过去。这时的我,竟在时光的道路上,渐渐地读出了生命之重。那是生活的味道,是岁月渐老的感慨,更是青春走远后,回味悠长的记忆。我不由地去想,若毕业二十年聚会的时候,我们的面容,是否依旧经得起岁月的雕琢。
那时,在我们的心里,大概已默读着“面朝大海,春暖花开”的诗句了。
而在我的生命过程中,虽不曾经受过沧海桑田的巨大变迁,但一路走来,做一滴水,这样的想法却让我逐渐地明朗。老子说,上善若水,水善利万物而不争。那么,在海子的心里,则必定有过这样的情怀。
我想,我还会去看海。
并且,“从明天起,做一个幸福的人,喂马、劈柴,周游世界”,“从明天起,关心粮食和蔬菜。”
是的,——“我有一座房子,面朝大海,春暖花开。”2011-7-7

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