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107:雨中的游戏

(2011-03-15 21:07:35)
标签:

文化

分类: 《捧一把黄土就是家》系列

[/西江月冷]

107:雨中的游戏那时的孩子没有多少游戏。对于一个土做的村落来说,少有的游戏也大多与土地有关。

盛夏了,一场雨水过后干瘪的土地就湿润起来,低洼的地方甚至有了一些积水。就有蝌蚪幽灵一样地游在里面,你说不上它们从哪里冒出来的,更不知道在这么小的水洼里,为何也能滋养一些生命。

待日光再烈一些,水洼里的水就慢慢干涸了,只留一层没来得及蒸发的潮气。蝌蚪呢,头大尾小的蝌蚪被晌午的日光晒得干干瘪瘪,就纸片一样粘在地皮上睡了过去,风吹不动,日晒不动,直到又一场雨水到来,才把它们不知冲到了何处。

洼里的积水没有了,略带潮湿的地皮正好给孩子们留下了玩耍的位置。趁着天凉,我们一清早就从家里拿来钩针,然后吆五喝六地寻着那些仍带了潮气的洼地走来。我们玩的不是别的游戏,就是用各自的钩针,在潮湿的地面上划一片不大的疆域出来,然后在中间曲曲折折画出一个分界线。再然后,又确定好各自的司令部在哪里,就一人一下地从自己的地盘上向对方一针一针地扎过去,扎出的两个针眼之间又连一根直线,最后从界线上故意留出的狭窄的位置扎过去,看谁最先占领对方的司令部。

这样的游戏在盛夏季节,总是间或着捉蝉和逮鱼的游戏继续下去。只要有雨,只要还有潮湿的地皮,游戏总是那样地让我们向往。

夏季总会过去,等秋天来临,雨水不但少了起来,且总是稀稀落落,地皮就一天一比天硬,先前的游戏也只好搁置起来。那么,接下来我们该玩什么呢,就有孩子说,还是打瓦吧。

打瓦和打拐听起来像是俩兄弟,但差别巨大。打拐的游戏很多孩子都玩过,但那是冬天才有的游戏,除了热闹,更多的则是为了取暖。游戏的时候,要把自己的一条腿盘在另一个膝盖上,通过跳跃式的前进攻击对方,最先倒下的为败者。而打瓦,则适合春秋时节玩耍。那时室外温度正好,打拐和扎针的游戏又不适合,而捉迷藏也基本是夜里才有的游戏,所以除了逮虫,对男孩子来说,在空荡荡的童年里,那时也只剩下打瓦了。

打瓦的难度根据孩子的年龄确定。年龄大些的自然划分的等级就多,如十级。年龄偏小就玩简单一些的,或干脆从三级、四级开始。

打瓦的材料很是简单,先是到墙脚寻几块废弃的瓦片出来,然后在远处的线上摆个大些的瓦片作为目标,再在相背的地方划一条起线,孩子就并排立在那里。游戏先从一级开始,要求把手中的瓦片瞄准远处的目标小心地扔出去,谁率先打倒了目标,就前进一格。这样的游戏规则总是让率先打倒目标的人占尽了先机,因为随着命中次数的增多,自己距目标的距离也越来越短。往往到了最后,简直就直立在目标前面,把手中的瓦片垂直砸了下去。

随着游戏的熟练程度越来越高,游戏的难度也越来越大。到了最后,站立的位置甚至会距目标二十米几远。这样一来,游戏所用的时间也越来越长,往往从早晨打到晌午,或从晌午玩到黄昏。

玩着玩着,大家的兴趣愈发强烈,赢的人想赢更多,输的人就盘算着如何翻本。原本狭长的街道,这时也显得局促了,大家就到村外玩,到远离村落的山坡上玩。

无形之中,我们在这样的游戏里已慢慢远离了村落,甚至在游戏的高潮中,再也听不见父母唤我们回家吃饭的声音。

那一次,当我们玩得高兴的时候,一场秋雨突然倾泻下来。看看天,雨越下越大,丝毫没有停下来的样子,我们浑身都被雨水浇得冰凉。就有人说还是回家吧,而别的孩子死活也要把游戏进行完。就这样,我们在黄昏的雨水里一直玩到了天黑。天黑了,回家的路变得那样陌生,脚下的小路泥泞而光滑,空中不时有凄凄惨惨的鸟鸣传来,带着让人战栗的空远,带着让人窒息的冰冷。那一刻,在阴沉沉的夜晚,黑寂的雨声里似是充满了恐惧,我们屏住了呼吸,手拉着手,在雨中深一脚浅一脚地向前挪着。

及至看见了村庄,我们的心里才有了些许的安慰。这时的村庄已有灯火隐隐地亮着,我突然觉得,自己的村庄那样熟悉又充满了新奇。等我们离村庄再近一些,竟然听见了父母沙哑的呼声,呼唤的声音此起彼伏,让我们瞬间忘记了身体上的寒冷。

等看见了父母焦急的面孔,我们只是低着头,什么话也不说。但我分明看见,所有的伙伴都在用袖子擦拭着脸上的雨水。一起擦拭的,一定还有噙在眼角的泪水。我们知道,晚饭过后必有父母的呵斥和埋怨,但在我们的心里,那样的呵斥却必定让人感到了温暖。是的,直到多年过后,我依旧记得那个雨夜,依旧记得自己如何走进了家门。而生活的寒意,竟然在很长的一段时光里,再也与我无关。107:雨中的游戏2011-3-15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