只闻说紫砂壶泡茶好,却不知好在何处。
大约30年前的一天,路经一广场在办紫砂壶展览,见一绿泥壶颇为特别,于是买了下来,记得当时花了几十元钱;但总觉得容量有点小。后来不小心打碎了,但从此对绿泥产生了一种莫名的钟情。后来在网上浏览,见一绿壶有些心动,一问价竟然要好几千,于是打消了念头;那店主或许是好不容易见到有主顾上门,几次给我打电话,自然无果。
网络时代说方便自然方便,有时也很可怕:网上见你似乎对某一事物感兴趣就不停地推送相关文章和视频,推送多了就不免浏览一会,不知不觉就着迷了。这些天净看一些卖紫砂壶的直播,听那些主播舌灿莲花、口若悬河,又见那些器物确实精美,难免心动。有一天夜里看到两点多,见一壶型颇为中意,要抢时却秒光了,于是发言道:“刚才的笑樱没抢到”,主播马上回复:“没抢到?再上几单!”我第一时间抢到,特别开心。接下来的几天就是翘首以待,拿到手的时候迫不及待地打开。这器型、颜色、花样、容量太完美了!
多日观看直播,我对于紫砂壶有了一些基本的了解:从泥料来说,分紫泥、朱泥、绿泥、底槽清、天青等;壶艺大师有邵大亨、顾景舟等;壶型有西施、石瓢、汉瓦、掇只、掇球、报春、笑樱、水平等;从工艺上有内推、满工刻绘、全手工、半手工等。
我的标准一是壶型。我最喜欢的是笑樱——据说这名称来自《聊斋志异》中的一个故事,故事的主人公名叫婴宁,不出意外是个狐狸精。她特别爱笑,以致产生了一种说法“婴宁一笑千愁解'。日语中说花开即为”花笑(咲)“,于是改为”笑樱“。其次有水平、西施等,不喜欢怪形状。二是容量。我喜欢250~300毫升的,太大或太小都不合适。网上看人家玩壶的很多喜欢100毫升左右的,看来他们确实是”玩“,不在实用。试想一下:二两左右的杯子喝酒还行,喝茶哪经几口?三是泥料颜色。网上直播的莫不称自己的是原矿,泥料如何好,我也分不清,只看眼缘。四是花色。我喜欢略加雕饰,不喜欢”满工“(几个面都刻满),太素也不好。至于是原矿还是化工料、手工还是机工对于我来说无所谓,毕竟几百块钱的东西不可能那么好(顾景舟的壶一把好几千万,买得起么?),千金难买我喜欢。哈哈。
这些天陆陆续续买了五把壶,价格在200~400之间。有三把特别喜欢。还有一把绿泥的”掇只“,拿到手感觉不是太好,退掉了。呵呵。
左”报春“右”笑樱“(宜兴)
”石瓢“(云南建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