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第四届网络媒体龙江行---二战终结地虎头要塞

(2010-08-26 09:19:28)
标签:

历史

虎头要塞

马其诺

猛虎山

方方球

方球厨房

分类: 外食及聚会

 第四届网络媒体龙江行---二战终结地虎头要塞     乌苏里江边的猛虎山下深藏着号称"东方马其诺防线"的虎头要塞。这里是用中国十几万劳工尸骨堆砌而成的要塞。虎头要塞,号称“东方马其诺防线”, 其牢固程度、完备程度、现代化程度堪称二战之最。它既是日军惨绝人寰罪恶的铁证,也是第二次世界大战终结的见证。日军耗资数亿,强征中国劳工十多万,共用时10年(地下工程于1939年基本建成,整个要塞工事到1943年才告完成)。猛虎山由东、中、西猛虎山三个山头组成,是虎头要塞的主阵地和指挥中枢,日军虎头“第四国境守备队”司令部即设在这里。其地下工事直通各山头阵地,隧道宽高各3—4米,长达8公里。地下要塞五脏俱全,成直角走向的几个大曲廊联络地下深处的指挥所、通讯室、发电所、军官和士兵休息室、医务所、伙房、浴池、厕所、蓄水井、弹药库等。工事顶部全部由钢筋水泥浇注,厚达3米。工事上面自然植被茂密,不见一点人工痕迹。通往山顶地面工事的通道有观察所、竖井、排气口、射击口等,便于出入、观察和发射火力。1945年8月那场空前惨烈的要塞攻坚战,由于日军丧心病狂、负隅抵抗,最终使第二次世界大战的结束时间比日本宣布无条件投降整整迟缓了11天。因此,虎头要塞被国内外有关专家、学者称为 “第二次世界大战终结地”。
第四届网络媒体龙江行---二战终结地虎头要塞

第四届网络媒体龙江行---二战终结地虎头要塞

第四届网络媒体龙江行---二战终结地虎头要塞
这是博物馆外摆放的飞机
第四届网络媒体龙江行---二战终结地虎头要塞

第四届网络媒体龙江行---二战终结地虎头要塞
这里是陈列馆。地上展厅展出了大量侵华日军的实物和罪证及苏联红军攻占虎头要塞的史料。

第四届网络媒体龙江行---二战终结地虎头要塞

军用神社:位于博物馆入口西南侧,是当年侵华日军侵华之罪证。
第四届网络媒体龙江行---二战终结地虎头要塞
各种图片和实物。
第四届网络媒体龙江行---二战终结地虎头要塞

第四届网络媒体龙江行---二战终结地虎头要塞

第四届网络媒体龙江行---二战终结地虎头要塞

第四届网络媒体龙江行---二战终结地虎头要塞

第四届网络媒体龙江行---二战终结地虎头要塞
日军用过的碗
第四届网络媒体龙江行---二战终结地虎头要塞
当时的炮弹
第四届网络媒体龙江行---二战终结地虎头要塞

苏联红军撤走时带走了很多军火炮弹。

第四届网络媒体龙江行---二战终结地虎头要塞

第四届网络媒体龙江行---二战终结地虎头要塞
日军在要塞用过的防毒面具
第四届网络媒体龙江行---二战终结地虎头要塞
在虎头要塞阵亡的苏联红军名单
第四届网络媒体龙江行---二战终结地虎头要塞
地下要塞阴森恐怖,温度很低。地下展示了虎头要塞中设施最全的虎东山遗址一部。再现了战争之残酷和日军之野心。
第四届网络媒体龙江行---二战终结地虎头要塞
钢筋水泥结构,六十多年过去了,仍然这样坚固
第四届网络媒体龙江行---二战终结地虎头要塞

第四届网络媒体龙江行---二战终结地虎头要塞

第四届网络媒体龙江行---二战终结地虎头要塞
这个阴森的地方若没人陪同我可不敢来。阴暗,潮湿,冰冷。
第四届网络媒体龙江行---二战终结地虎头要塞
这是长官室
第四届网络媒体龙江行---二战终结地虎头要塞

第四届网络媒体龙江行---二战终结地虎头要塞

第四届网络媒体龙江行---二战终结地虎头要塞

走出来再见阳光恍若隔世,山上还有很多当年的掩体。
第四届网络媒体龙江行---二战终结地虎头要塞
苏联红军纪念碑:位于虎东山顶,为纪念反法西斯战争胜利由苏联红军设计,当地居民出工修建,碑高9.7米,碑体呈白色,上窄下宽,银白色的塔尖上缀有镰刀、斧头相辉映的红五星,四周10根水泥柱,铁链环绕为栏,俗称白塔。
第四届网络媒体龙江行---二战终结地虎头要塞
铸铜板上有俄语碑文,大意是:光荣属于苏联斯大林大元帅。纪念远东第一方面军,摧毁日寇防区工事,从日本侵略者占领下解放虎头市。 
    虎头要塞已成为历史的博物馆,被掩埋在这里的有被日军驱使修筑要塞工事的中国劳工;有为反法西斯战争献身的苏军官兵;也有死于不义战争的日军阵亡者。重翻历史,祈祷世界永远和平!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