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票,隶属于葫芦岛市,位于葫芦岛市的北部山区,在锦州市的西部,是个有名的矿区。是个具有几百年历史的名字,这个名字来源于它的煤炭资源。公认的说法是,南票得名于乾隆皇帝颁发的两张“龙票”,“龙票”相当于现在的采矿许可证,两张“龙票”一张划定的采矿范围在朝阳以北,即现在的北票,一张在朝阳以南,就是现在的南票。
(上游型蒸汽机车驾驶室内景)
(数九寒天冬天机车加水后,女工人在清除铁轨上的冰)
(数九寒天冬天机车加水后,女工人在清除铁轨上的冰)
(通勤车在黄甲)
从清朝开始,就有人在南票开采煤炭,并修建了用来运输煤炭的铁路线。1958年,南票矿务局成立,矿务局的成立给南票地区带来了繁荣。南票矿区的地方铁路是1958年修建的,总长三十多公里,现在仍然在使用。“Y”型的三条铁路分别穿过多山的地带和陡坡交汇于下庙子(车库和机车的调换所在地),铁路的尽头分别是西部的三家子(22Km)和东部的小凌河矿(18Km)
以及南部的黄甲(4Km)。在这条线路上每天奔跑着运送煤、坑木等矿山物资的火车,当然还有矿山通勤客车源源不断地把人们运到南票城区黄甲。而牵引的机车多为比较古老的上游型蒸汽机车。

(空旷的机修厂房)


(废弃的蒸汽机车锅炉)
随着历史的发展,南票却因为煤炭资源的枯竭,逐渐衰落了,2006年12月14日,葫芦岛市中级法院裁定,辽西最大的矿务局南票矿务局宣告破产,这是辽宁省最后一个消失的代表计划经济时期煤炭企业建制的煤炭矿务局。破产后,每天蒸汽机车照常在矿务局的专用铁路线上跑,它还是南票人日常生活中不可或缺的一部份。由于时间和安全方面的考虑,我此行没能去三家子矿和小凌河矿,只是选择了黄甲至下庙子这段线路进行了拍摄。在条铁路线上每天都开行四列通勤客车,人们可在下庙子换乘其它方向的火车。我专门花上三元钱(单程一元五角),和当地人一起乘上蒸汽机车牵引的通勤客车在这条线路上跑了一圈。看着蒸汽机车烟囱里喷出的直冲蓝天的烟尘和蒸汽,听着它运行时轰隆隆的声响和那汽笛发出的鸣叫声、都令我感到兴奋!真有种让我说不清的悠悠回味。
由于南票地处山区,这些年发展的不景气;但这里的民风相对纯朴,对我这个外来人大多都表现的热情和友好;尽管当地人收入水平不是很高,但人们对国家的热爱(特别是中老年人)却是很高的。他们很多人对我拍摄这些老式蒸汽机车表示不理解,总是叮嘱千万别发在网上,让外国人看了会笑话我们落后;更有一位仁兄在我苦苦等待光线最好且蒸汽机车出现在最佳拍摄位置时,死活挡在我镜头前不让我拍摄;非要我出示什么公安局、文化局的批件;搞得我哭笑不得,仿佛他们还生活在七十年代全国上下批判意大利电影大师米开朗基罗"安东尼奥尼拍摄的纪录片《中国》的时代里;我曾到距南票十几公里的一个蒸汽机车修理厂探访,厂长强调保密不让看,据我所知他们曾经公开接待过外国摄影团,对外国人开放,对一个中国老兵到保起密,真的很无奈,这就是南票!
加载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