奥运番外篇(2)
(2008-08-31 16:51:32)
标签:
体育 |
分类: 非体育闲谈 |
5 眼泪
据说女人天生是眼泪袋子,林黛玉妹妹在这方面算是集大成者,高兴了要哭,伤心了更是眼泪成河。于是,女人需要被保护,女人需要温暖便成为彼时尚弱尚傻的我的天真信条。然后,我在初恋断送的那天像个女人一样战斗的哭泣。从此,我明白眼泪不专属于女人,它只属于内心最真实的心灵感应。
伟大的鲁迅先生曾经义愤填膺地对中国数量无比庞大的看客群体发了飚,这些麻木不仁的“观众”让中国少了一个好医生却多了一个圣斗士。这说明看客是伟大的,他们除了当局者迷外还有强大的感召属性。所以,当亿万观众聚焦的奥运会上演时,那些平凡甚至残缺的个体付出了巨大代价只是为这些看客送上最震撼的演出,在那一个个瞬间,看客眼泪成诗。
当我看见“水”做的女人选择用意志力和坚强对抗身体的缺陷,我为“男儿有泪不轻弹”的古训感到耻辱,更为昔日被爱情打击过后的一片哀鸿感到可耻。波兰独臂女侠帕蒂卡,南非假肢姑娘纳塔莉·杜托伊特同时选择了以残疾人身份参加了北京奥运会,先天的身体不公平已经注定她们是“重在参与者”中的一员,但她们依然以病弱之身向这个世界证明自己顽强的存在。与之相比,素来以骗得mm无数眼泪的韩剧只不过是小儿科的做戏。
在这个时候,我们应该邯郸学步地随着百年前的“奥运之父”顾拜旦高声吟唱奥运颂,去赞美这些把奥运精神诠释得淋漓尽致的女子。
“啊,体育,你就是勇气!
肌肉用力的全部含义是敢于搏击。
若不为此,敏捷、强健有何用?
肌肉发达有何益?
我们所说的勇气,
不是冒险家押上全部赌注似的蛮干,
而是经过慎重的深思熟虑。
爱的篇章总是伴随着延续千年的人类,和平则是人类梦寐以求的化境。但梦想很多时候只能是幻想,深受战乱之苦的人群依然受苦,但没有谁能够阻挡他们追求生命和梦想的权利,正如朝阳东升,用自己的光和热驱散黑夜的寒冷与孤寂。
贫弱的阿富汗因为塔利班闻名于世,招来的却是一场场战争和暴力。顽强生存在那片土地的人民不只会是炮弹的灰尘,他们以自己的方式向世界发出怒吼和不屈。于是,4名阿富汗运动员来到了喧嚣的北京,这个势力和实力最为弱小的群体却在这场最大的盛宴中成为瞩目的焦点。
只能在破烂的训练馆和山路上跑跑跳跳的“战乱之民”就像朝圣的圣徒带着绝对的虔诚来到中国,来到素有“和平使者”之称的奥运会,去感受16天的世界“大同”。这些天对于普通民众而言或许恍然已过,但对于马苏德·阿齐兹们却是一生一世的和平时光。这是沾染着看客泪水的感动,这是沾染着看客泪水的敬佩。
不要再去相信世界只有尔虞我诈的利益,不要再去相信眼泪已廉价得无人想要,不要去相信看客只有麻木不仁。请记住这些绕口而陌生的名字吧,他们来自遥远而贫瘠的阿富汗,却配带着最伟大的奥运精神。
马苏德·阿齐兹(男子100米短跑) 罗比那·穆齐亚娜(女子100米短跑) 内萨尔·艾哈迈德·巴哈夫(男子跆拳道) 鲁胡拉·尼帕伊(男子跆拳道)
6告别
在美好的瞬间也有破灭之时,在大的盛宴最后也会只剩残羹冷灸,在“仙女下凡”的女子也只能忍受丑陋的皱纹爬满双脸……是的,我承认我这个人总会很悲观地想着这些明知的未来,慢慢揣摩自己将带着不甘心的落寞从平凡走向坟墓的终极结果。费尽心思细数这些悲惨只是在告诉自己一定要享受生活,感恩命运。或者,你可以用“学会告别”来形容这一切。
我们应该感谢中国的古人,他们总是能用更富哲理的话解释万物。我坚持认为“尘归尘,土归土”比“告别”矫情万分,但也只不过是其升华版的古文。它囊括了辉煌的写意,落寞的无奈,更有悟透人生悲喜的禅机。但当局者迷,创造这些说话的古人往往深陷其中难以自拔。所以,苏轼,王安石们在“一声叹息”中郁郁而终。但在后世的一场盛宴中,告别却成为狂欢的舞台,这里甚至没有泪水,只有对极短时间的留恋和疯狂记忆。
北京奥运会就这样按照人们早已设置好的时间表开始,高潮,结束。数万名运动员就这样与北京相识,相亲,相别。在这场被完美控制和策划的人类狂欢中,每个人都完美地完成了自己的使命,然后静静等待结束的那一天。
埃蒙斯们为失败而痛苦,马琳们为梦想实现而哭,陈忠和们为艰辛而哭,甚至神话般存在的菲尔普斯也忍不住为前无古人的胜利而哭泣,在每一个哭泣的瞬间,他们都在告别属于自己的奥运会,告别过去4年所有的奋斗与艰苦,磨难与孤独。不管成功还是失败,他们都曾以最严谨的态度完成4年一次的比赛,然后等待另一个四年的轮回开始。
自从2001年北京获得奥运举办权,中国就开始逐渐陷入全民奥运的浪潮。龙的传人终究是要向全世界展示自己,龙的传人也最终要把自己推向所有的焦点之处。在那里,他们不再卑微;在那里,他们不再软弱;在那里,他们依然和平;在那里,他们依然友爱。我不认为这是迎合主旋律的歌功颂德,也不是夸夸其谈的虚无。事实证明这届奥运会除了完美别无其他。
告别完美的方法往往会很难抉择,因为落幕是早已刻定好的机关,定时启动无人能阻。但奥运精神早已把泪水揉进勇气,把失败的伤口融于拼搏的血液当中,所以在全部人群集体告别时,他们华丽地留给了世界一个巨大的身影:博尔特的人类极限,埃蒙斯的绝世悲情,杜丽的失而复得。而电视机前的几十亿观众得到的只有感动,感动,在感动……
华夏民族7年的精心准备让天生喜欢悲观的我有足够的勇气去赞美,去乐观。16天的奥运时间曾让我深受黑白颠倒工作的辛苦,但同一片土地上同时上演的盛宴足够让我发至肺腑地说声伟大。
告别奥运,请允许我用其实很主旋律的“精神”充斥整篇文章,因为往日将永不再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