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签:
体育 |
分类: 体坛杂谈 |
这是一场惨烈的比赛,两只球队像是双胞胎,长得很像,甚至某些习惯性动作都那么相似,比如两队紧咬得像亲密的情侣,同时命中率低的吓人,第一节只能得19分。而当你回忆到第三节还剩下2分多钟时的情节,这种感觉将更加强烈:猛龙首先防守三秒,阿尔斯通投中三分,接着一个回合,姚明防守三秒,猛龙接着投中三分。复制变得很时效性。
这是一场忍辱负重的比赛,在前不久那次耻辱的东部之旅中,火箭不仅丢盔卸甲,溃不成军,还因此,麦迪的伤病成为口诛笔伐的对象.大比分惨败给猛龙,使姚明的愤怒畸形,火箭被彻底地定义为只会抽风的堕落。
麦迪缺少一周的彻底休息给了火箭机会,昨天他们惬意地干掉灰熊,今天面对着这个昨日憋死卫冕冠军马刺的客人,他们必须复仇,证明自己昨天不只是昙花一现,证明火箭不再只是间歇性的爆发。
无麦迪回到真正团队篮球的好处是每个人都更有野心,更有欲望,更有激情,坏处是每个人都可能对多出来的出手次数不负责任,竟然没了核心,那么每个人都能自由选择,很随意,攻击出手次数无比多,主动性和侵略性都有了保证,但坏处便是那一个个篮球砸在篮筐高高地弹起,直上云霄,还好,火箭的侵略性防守,主动破坏猛龙的进攻,造猛龙失误也是屡见不鲜。
第二节最后阶段,火箭一度没有得分,但却在最后的30多秒里,突然爆发,巴蒂尔在前场断边线球的上篮是整场火箭防守的缩影,他们的防守令人窒息,而也惟有如此,才能真正救赎命中率低的现实。
火箭的三军用命,可以从海耶斯那个在篮下左扭右扭的顽强,威尔斯的快攻爆扣,姚明的爆扣扣飞,阿尔斯通,海德的三分发炮,显露无疑。每个人都极富表演欲望,当这种欲望爆发而又不失去控制时,他们就变得很恐怖。他们可以失误,他们可以进攻低效,但他们可以防守弥补,他们可以同样限制对手得分。
团队篮球的流畅在于他们没有普林斯顿的华丽,没有普林斯顿的高效,但却有着普林斯顿的进攻内涵,连贯的进攻,即使得分失败;连贯的攻击,即使低效.这应该就是进攻的精髓。
麦迪不在,斯科拉受益,这逐渐成为事实,也许这场比赛,斯科拉无法像上场比赛那么耀眼,但当斯科拉和姚明一起战斗时,才是火箭真正的胜利保证,第四节,火箭依然和猛龙进行着上甘岭的拉锯战,重新替补登场的姚明和斯科拉一起扶正火箭上扬,斯科拉不用再错位中锋,火箭爆发出最强的进攻实力,而这一次没有再给猛龙机会。
当前期我们抱怨莫雷买来的人皆不实用时,弗老大,詹姆斯都成为板凳常客.现在最该抱怨的便是莫雷没买人的失误,比如姚明的真正替补,穆大叔只剩下象征意义,选择大叔只是情感对理智的胜利,但于火箭而言缺乏实际意义.
于是,斯科拉只能勉为其难成为姚明第一替补,高度,力量的下降,造成姚明不在,斯科拉进攻实力大打折扣,防守无法全效,而每场比赛,姚明休息的时间越发的短暂,体能状况在最后攻坚时刻明显无法保持。
这是火箭整体运行良好情况下的败笔,姚明需要真正有效的中锋替补,而不是斯科拉补锅匠的错位,他需要足够的休息,而不是斯科拉替补后进攻能力的消耗,他们两个应该更多时间并肩战斗,而不是只能择其一。这样,火箭才能展现真正实力。
无麦迪不赢球,昨天已成为历史。
但世界最怕的是改变,最不怕的还是改变。
麦迪终究要回来,或许就在下一场,那火箭如今的团队篮球是否会消失?我们知道,一个特权人物的到来终会改变很多良好的态势。麦迪是学会长大和适应?还是改变这种好的变化?拭目以待。
其他精彩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