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鲁豫有约》——在现场

(2007-04-27 18:26:55)
标签:

鲁豫有约

分类: 非体育闲谈
 鲁豫真的是骨感地没话说。虽然我不想说她太平面的利害。
 
昨天北京一天,幸好没有上演one night in beijing。
《鲁豫有约》的吸引力在于对于我们这些新闻学专业的人来说,鲁豫有足够的吸引力。
 
前面我还与别人争论到底是李咏还是鲁豫有名,最后我认同于前者。事实是最有说服力,我们同学宿舍的人没有一个知道鲁豫是谁。而在现场那些跟我一样的观众,在背后偷偷地议论:这档节目在哪里播出?顿时无语。唯一能有所安慰的是:他们是理科的。
 
总共两期节目录制。一下午的时间皆奉献出去,一下午的坐着不动,很受伤。
感觉很累,可能与当天早上睡得比较迟有关。
 
没开始前,意想中的现场导演会将作出某些说明,那个叫毛毛的导演,很搞笑,很会调动现场气氛,自娱自乐的手段话语层出不穷。身边的工作人员和观众都成为他活跃冷场气氛的关键。这是个成功的现场导演。因为就像他自己所说:它不会像某些现场导演一样要求观众傻笑,傻鼓掌,即使不知道为什么要笑,不知道有什么好鼓掌。他的“tmd”的公众前对此的愤慨的 公开的应用使人感到诧异,但又使人感受到他的率直,他以前当过同样的观众,所以他痛恨那种装腔作势的导演,所以他会选择更加有效更加人性的手段。
 
回到鲁豫的出场:
 鲁豫真的是骨感地没话说。虽然我不想说她太平面的利害。
 
她真的很瘦,她的腿就像麻秆一样纤细瘦弱,她的身体甚至没有什么凹凸。她的头真的是太有特色。
 
我在想她要是这样走达大街上,可能没有人会注意她甚至会看不起她,太过平淡无奇。
 
但是这种独特却成就了她荧幕上的光辉形象,纤弱的身体却蕴含着巨大的力量。
因为她的名字叫鲁豫,所以她注定会为世人瞩目。
 
在那样一个拍摄环境里,在那其实只是一个仓库地摄影棚里,在那一个郊区周围是荒芜的地方,鲁豫跟着她尽职的工作人员却用自己的汗水和辛勤浇铸着凤凰卫视的收视奇迹。
最经济的手段,最有效的节目效果和受众欢迎,用最少的钱创造最大的经济效应,这是凤凰的理念,这是最好的说明。
 
第一场录的节目是关于中国恢复高考的第一届大学生,有三个清华的嘉宾,他们有的是中国原子能方面的专家,有雪铁龙的环境专家,他们在回忆着如歌的青春生活,他们火红的大学生活,他们作为新中国文革恢复高考后的第一批清华学子,从农村来到清华这个得风气之先的学府,他们对知识的如饥似渴足以使现在的大学生汗颜,他们对知识的渴求足以使我们这些习惯睡懒觉的大学生撞死南墙。
 
学习过完,经历过教育后,那时候的大学恋爱开始成为鲁豫的重点,这三个过分专注于学习的清华前辈们对于这种事无疑缺乏过往的浪漫。
 
接下来两个中山大学的一对诗人夫妻便为我们带来了他们那个时代的惊世骇俗。
在78那个年代里。他们是诗人。
男的长发飘飘,女的漂亮,诗人般的气质。
两个喜欢诗歌喜欢文学的人走到了一块,他们肆无忌惮的牵手约会,他们关于恋爱的高调,成为学校沉闷年代后的一丝靓丽也成为某些人的眼中钉,他们的狂放不羁和唯美沉醉似乎不属于那个年代,他们活在诗的意境里,似乎不染尘世的一丝灰埃。
他们会在学校的小礼堂里放《婚礼进行曲》,他们跳着舞,唱着歌,然后第二天全校的人以为他们结婚了,校领导谈话,逼他们承认错误,写检讨,他们抗争过,但无法成功,所以承认了错误,也因此被写进档案里的检讨,直到现在依然在那个女诗人的档案里伴随她走到现在。
 
男诗人用他的诗歌去获得他的花仙子的芳心,炽热而浓烈,现场的朗诵他写的甜蜜诗歌,虽然已经过去了10多年,他依然饱含深情,仿佛那一刻,又回到了他们浪漫的岁月。
 
曾经我不相信浪漫,但在这两个诗人身上,我却感觉到了传说中的浪漫,虽然直到现在的我对发生在他们身上的事依然感觉到太过惊世骇俗。
但他们却能一路走下来,并且依然甜蜜幸福,那是多么童话般的故事。
 
NO2:
这次换成了一个著名的摄影家,他拍了很多世界名人的肖像,并且在几个小时前刚刚结束在中国美术馆的个人展览,现场有他拍摄的福特,拉宾,老布什,里根这些风云人物,他然后讲述了这些背后的故事,甚至是他的死亡经历。
 
他很容易感动,仅仅是鲁豫给他的纸巾,他都呢概说出一大堆感动的道理,教化的令人害怕,因为他一直在宣扬自己回味很细小的事儿感动,我感到麻木。
 
而鲁豫在这里面则被完全压制住,没有什么表现甚至没有插嘴的机会。因为那个人实在太能说,经管不停地冒着汗。
 
很累,这是连续录完2期节目的感觉,没想到据说我们之后来还会有一场,我真的很佩服鲁豫的连续作战能力,不同的人物,相隔的时间又极其短暂。至少这种敬业精神肃然起敬。
 
如果你问以后有这样的节目还会去看吗?
我的回答是跟现场看完泰达比赛后的回答一样:一生一次足以。
 
不是《鲁豫有约》不够好,只是没有想象中的好。
不是《鲁豫有约》不够好,只是也许经过剪辑的电视更加完美罢了。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