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签:
我记录我的校园校园生活文学/原创感悟随笔推荐 |
分类: 亲情、友情、爱情 |
吉林五中的历史
1907年(清光绪33年),“经将军达桂遵照学部奏定各省兴办学校章程,经由本省学务处”在吉林省农业实验声附设中等农业学堂一所(农业预科),招收预科学生160名,有教员9人,职员7人,隶属“提学司”管理。
1909年,吉林省官立中等农业学堂由建校初期的预科转为正科。
1913年2月,将“吉林省官立中等农业学堂”改为“吉林省省立甲种农业学校”。
1914年,在“吉林省省立甲种农业学校”开始筹办“甲种工业学校”。
1915年,“甲种工业学校”并入“吉林省省立甲种农业学校”,改为“吉林省省立甲种农工业学校”。
1916年,“吉林省立甲种农工业学校”开始招收林业预科和工业预科插班生。
1921年,“吉林省立甲种农工业学校”有农业科学生160名,工业科学生37名。
1923年7月有,根据《吉林省中等学校施行新制标准》将办了16年之久的“吉林省省立甲种农工业学校”改制为“吉林省省立第五中学校”,开始招收省城(吉林市)、吉林省所属423县及黑龙江省、奉天省(辽宁省)中学生。
1932年3月,“吉林省省立第五中学校”和“吉林省第一师范学校”从东局子旧校址迁移到西关八百垅吉林大学旧校址(现东北电力大学),“实为两校并为一校办法”。
1935年,“吉林省省立第五中学校”搬迁到北大街。省立、市立初级中学合并。2月,“吉林省省立第五中学校”改名为“吉林省省立吉林初级中学校”。 6月15日,“吉林省省立吉林初级中学校”改名为“吉林省省立吉林第二两级中学校”。
1944年,“吉林省省立吉林第二两级中学校”改名为“吉林省省立吉林第四国民第三高等学校(高科)”。
1948年3月26日,原吉林省省立第一、第二两级中学及吉林省省立第一师范学校之高级部联合组建“吉林省立吉林联合高级中学校”(后随吉林省委、省政府迁移到长春市,改名为“吉林省实验中学”)。原吉林省第一、第二、第三初级中学校及原吉林省省立第一师范学校之初级部联合组建“吉林省省立联合初级中学校”。
1954年,吉林五中在再起(朝阳街敦化胡同)复校。
1959年3月3日,吉林市教育局下发第10号文件,决定变更吉林市公办普通中学的校名。公办普通中学,包括初、高、完中,一律列为中学,“吉林市第五中学”校名延用至今。
我此时此刻的心情
我是在1994年进入吉林五中,成为一名吉林五中的高中生的。
我印象尤为深刻的是登校的那一天。那一天,可以说是班主任在讲台上给我们上的第一堂课。
老师不是按常规给我们讲学校的规章制度,而是要我们把握好高中的每一天。因为,在我们这批学生中有很大部分不是通过考试进入的学校,而是通过各种关系来到学校的。班主任对我们这批学生的学习水平、素质很担忧。而且,她告诉我们,如果我们不好好学习,她会直接跟校长说,她随时都会不当我们的班主任的。
虽然,老师说话很严厉,让我们这些刚刚踏入五中校门的学生,首先的感觉这个老师很可怕。不过,当老师进一步向我们讲道理的时候。我们终于感觉到,这个老师是一个非常认真负责的老师,是一个让人敬畏的老师。看得出,老师的学问也是很高的。我为我能来到这个集体而感到荣幸。
我们入学的时候,五中只有一座三层楼房。五中高中三个年级加起来也只有五个班。我们的教室是在一个平房内。那个教室夏天漏雨、冬天漏风。惟一不用担心是取暖,因为取暖是烧的暖气。
条件虽然简陋了些,不过来到这个新的学校,来到这个新的班级,我们都很高兴。这样的生活很快就过去了,当我们上到高二时,我们就进入到那座三层楼房内学习。除了班主任,其他的科任老师也与班主任的水平不相上下。班主任和其他科任老师对我也也是很好的,不管是学习上,还是生活上。而且在三年的学习生活中也亲眼目睹了学校的发展变化。学校操场的北侧又建起了一座教学楼。之后,我们原来高一时当教室的那座平房也拆了,准备建一座体育馆。
转瞬之间,我从五中毕业到现在已经十年了。今年9月28日,吉林五中刚刚过完它的百年华诞。我为我曾是五中的一员而自豪。我会永远把吉林五中,把老师对我的教诲记在心意间。愿我的母校—吉林五中,更加辉煌!
吉林五中百年校庆标志
吉林五中标志
教育家谢雨天
吉林五中原校长刘迪康同志
吉林五中1954年复校后第一任校长李文彬
第二任校长袁永葆
第三任校长郭洪年
第四任校长玄昌国
第五任校长倪丙衡
第六任校长僕庆生
第七任校长宫凤英
第八任校长苏仁—我上五中时的校长
现任校长宋子英
吉林五中旧址
吉林五三十年代校址旁的军械所(1932年张作相改为吉林军械所)
吉林五中六十年代离队证明
吉林五中六十年代入团通知书
吉林五中校徽

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