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要针对我们在假期作业布置中存在的问题和学生的学习实际而设计。
二、要结合新的高中语文课程标准对语文教学的要求而设计。
《课标》倡导“注意在生活中学语文、用语文,在学习和运用的过程中提高语言文字应用能力。”为了体现新的课标理念,我们在假期作业的设计和布置上,更要注意作业的个性化、趣味性和开放性。把语文的听说读写更多地和学生的生活结合起来,为学生的成长提供一个更广阔的空间。布置时既注重开拓性、灵活性,引导学生关注生活,积极探索,又注重实效性、操作性,引导学生温故知新,整理归纳。从而设计出一个体现“大语文”观念的,全面培养学生的听说读写能力,培养学生个性,体现语文教学的人文性、综合性、实践性的方案,让学生从教室走入社会:一方面在社会生活中去检验课本所学,另一方面还可以从生活中接触、收集到许多新知识。
三、要结合不断变化着的高考语文考试大纲和高考命题走向来设计。
高考语文命题在高考改革的背景下,从形式到内容,越来越重视对学生积累和整合能力的考察,越来越突出时代感,贴近中学生生活实际。高考命题小到语言基础知识和语言表达题,大到作文题,在选取语言材料时注重“从生活中来”,这些材料有利于引导中学生关注社会,关注人生,开阔知识面,提高文化素质。试题选材的时代性,与社会生活各方面的变化相结合,凸现人文性是高考语文试题发展的重要趋势。不断改进的高考要求,也越来越重视对学生能力的考察和人文素养的提高,假期作业的布置与设计应面向高考。
基于上述考虑,经过近年的教学实践,我得出了一个假期作业布置的计划,在这里姑且形象地称之为语文教学中实行假期计划的五个“一”工程。这只是个基本框架和模式,灵活运用而已,学生在基本要求完成的情况下,可以多做,可以少做,不可贪多,不可速成。
1、练一本好字(要求把练字和识记结合起来,内容在老师规定的范围内,16K的每天一页)。写字不仅能帮助识记,陶冶情操,而且”好字出好成绩”,对学生参加高考很有益(我们的学生中有种不好的现象:从高一到高三,年级越高,越不好好书写,以致有的高三复读生写字更是“龙飞凤舞”,结果在考试中吃了亏)。写好钢笔字,要求做到“三清”:卷面清,字迹清,笔画清;“三不”:不写潦草字,不写繁体字和不规范的简化字,不添减笔画。冰冻三尺,非一日这寒,从高一开始,我们就这样努力去做,会收到好的效果。
2、读一本名著(在新的中学语文教学大纲里规定的中学生必读书目中去选,读后能复述梗概,注意其中重要的人物形象和富有表现力的好词好句)。读名著不仅让学生能丰富视野,很好地识记文学常识,如作品中的人物形象就不会记混,而且可以让学生针对情节、人物、语言、表现手法、反映的社会生活等内容进行鉴赏,从而提高学生的语感能力,这一能力在做一些如病句修改题,语句的扩充题,阅读理解题,作文题时显得尤为重要。而在高考中我们好多同学题答不好,实在是就题论题,阅读的太少,语言积累太少。老师还应针对作品提出相应的具体要求,如阅读《红楼梦》要能写出自己欣赏或厌恶的人物形象各两个;读《水浒传》,能挑出印象深刻的五个场面并用自己的话加以描述。
3、观看一部优秀的影视剧(一个好的电视节目也行,观后能有所收益)。大多数学生爱看影视和电视节目,其中剧情的发展、人物的精彩对白、节目的编排和设计、台词的串联,包括中间插播的广告,都要做个“有心人”留意分析,这样不仅能提高学生的表演能力,而且为做语言表达类题积累了不起素材。如让他们看《新闻联播》节目,记录标题语,学做新闻类语段压缩题;让他们看体育类节目,留意精彩解说词;让他们看经典文艺晚会类节目,留心节目串词等。
4、做一件有意义的事(郊游、参加夏令营,搞社会调查,走亲访友,做好人好事,若在寒假,还可利用中国人的传统节日春节采写对联,收集对联等)。如游一处名胜,办一份报纸,访一位人物,搞一项社区调查等等,通过学生的亲身实践,丰富他们的人生阅历和生活积累,增强他们的见识,写文章时不至于空洞无物。
5、写一篇有价值的文章(可以针对高中阶段对学生研究性学习的要求去做,如对唐诗宋词的鉴赏)。文章取材最好能从从上述三项的实践中来,读名著后写读后感:写出内容梗概,选出典型人物进行评价;观看影视后有观后感,要求就某一点(如剧情、人物、语言、表现手法等)写一篇评论;做事后把见闻心得写成文章等。这样就为学生写文章积累了素材,学生作文时就能言之有据,言之有理了。
每个假日有还可以有选项:
1、记一则名言警句,要能正确默写,并能找出出处,理解意思,分析其“名”在何处。还可温故知新:对学过的课文或读到的名著中的字、词、句,摘抄识记;
2、读一篇精美时文,或背一首古典诗词,并作简要的评析和鉴赏。选材可来自与教材配套的六大本《语文读本》,在这些读本中,收录了一大批毫不逊色于课内选文的优秀作品,其中一些优美散文的词句、精湛论文的片断、经典诗词的意境等等都应成为学生关注的对象。
3、记一则文字(文学或者说文化)常识、小故事。如一字的来龙去脉,某个阶段的文学发展史,古代官职称谓等等。
4、记一篇日记,写一日心得,重在生活感悟和人生随想。
5、进行一道专“题”训练,尤其是高三学生可针对自身实际,选择一类题中的一道精当的题目作相应的巩固练习,力求练有所得。
上述各项可与“练一页字”结合,达到书写与识记同步,任选一项完成,多者不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