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袁行霈本中国文学史习题集2

(2008-11-29 21:34:11)
标签:

杂谈

第五章 东汉文人诗

一、背诵默写篇目:《行行重行行》、《西北有高楼》、《涉江采芙蓉》、《迢迢牵牛星》。

二、解释:1、《古诗十九首》2、“苏李诗”

三、填空

1、东汉文人最早的完整五言诗是的《》,他的其他五言诗则收录在(《    》)和的(《    》)篇中。另外,他的(《    》)今存残篇,是一首完整的诗,原来当是系于赋尾。赋末附诗,当始见于(    )。

2、张衡的五言诗(《    》)描写了一新婚女子,它明显借鉴了(    )的表现手法。张衡的(《    》)是整齐化之后而形成的七言诗,另外,附于(《    》)结尾的也是一首七言诗。

3、班固、张衡对(    )诗都有所继承,不过班固诗继承了(    )的风格,而张衡诗则继承了(    )的特点。二人诗班固长于,张衡则长于。从张衡起,东汉文人五、七言诗形成了以为主的基本走势,的(《    》)三首,成为汉代文人五言抒情诗的成熟之作。

4、汉桓帝以前,东汉文人诗歌经历了由向、由(    )到(    )的转折,但诗歌的基调没有太大变化。诗人们表现的是(    )的之美。

5、时期(    )、(    )、(    )的五言诗具有典型乱世文学的特征。他们的代表诗歌分别是(《    》)二首、(《    》)二首和(《    》),其中后者又是一篇诗歌。

6、《古诗十九首》作为一个整体被收录在(《    》)之中,它代表了(    )的最高成就,产生的年代大约不晚于时期。

7、《古诗十九首》的语言达到炉火纯青的程度,钟嵘《诗品》称它“(    ),(    )”,刘勰《文心雕龙》也称东汉“古诗”实“(    )”。

四、简答

1、简述班固五、七言诗及其艺术特点。

2、简述张衡五、七言诗及其艺术特点。

3、简述东汉灵帝时期诗坛的新变及其表现。

4、简说《古诗十九首》及其作者。

五、论述

1、试述《古诗十九首》的思想内容。

2、试述《古诗十九首》的艺术成就及其影响。

 

第三编 魏晋南北朝文学

绪论

一、解释:1、文学的自觉2、文笔之分3、生死主题4、游仙主题5、隐逸主题6、文学家族

二、填空

1、魏晋南北朝文学是从汉末开始的,其终结应以隋文帝统一中国为标志。其时间断限是公元年到公元年,它共经历了年。

2、魏晋南北朝文学可以分为三个时期,第一期是(    );第二期是(    );第三期是(    )。魏晋南北朝诗歌经历了(    )、(    )、(    )的变化过程。

3、魏晋南北朝是“文学的自觉时期”。文学自觉有3个标志:第一,(    )。第二,(    )。第三,(    )。

4、魏晋南北朝的文学理论和文学批评出现了一大批著作,自曹丕的(《    》)始,有陆机的(《    》)、刘勰的(《    》)、钟嵘的(《    》)等,再加上肖统的(《    》)、徐陵的(《    》)等文学总集的出现,形成了文学理论和文学批评的高峰。

5、魏晋南北朝是典型的乱世文学,文人多遭杀戮的命运,使文学创作形成了一些共同主题,它们是(    )、(    )、(    )。

6、魏晋南北朝时期,由于儒学禁锢的崩溃,形成了新的世界观和人生观,其理论形态就是魏晋(    )。

三、简答

1、简述魏晋南北朝文学理论和文学批评的繁荣情况。

2、魏晋南北朝的新的文学思潮是怎样产生的?它的意义何在?

3、简述魏晋南北朝文学的发展历程。

四、论述

1、动乱的社会对文学的主题产生了什么样的影响?谈谈你对当时文人风尚的理解与认识。

2、门阀制度与门阀观念是如何影响魏晋南北朝的文学创作的?

3、试述佛学对文学的影响。

 

第一章  从建安风骨到正始之音

一、背诵默写篇目:《蒿里行》、《短歌行》、《燕歌行》、《白马篇》、《美女篇》、《咏怀诗》(夜中不能寐)。

二、解释:1、三曹2、七子3、建安风骨4、正始风力5、嵇阮6、《咏怀诗》

三、填空

1、建安时期的重要作家有“三曹”、“七子”和女诗人,“三曹”是指、和;“七子”是指、、、、、和。

2、建安文学的倡导者是杰出的政治家、军事家和杰出的诗人(    )。

3、曹操的诗歌其中一部分诗反映了汉末战乱和人民遭受的苦难,如(《    》)写“白骨露于野。千里无鸡鸣”。另一部分描写他本人的政治主张和统一天下的雄心壮志,如(《    》)(“对酒当歌”)和《步出夏门行》的(《    》)。曹操的诗学习汉乐府,他采用(    )写时事。

4、(《    》)是我国第一首完整的山水诗。(《    》)是我国现存第一首成熟的七言诗。

5、曹植的创作以年为界,分为前后两个时期。其前期诗歌主要是歌唱(    ),代表作有(《    》)。其后期诗歌主要是表达(    )的矛盾,其代表作有对自己和朋友遭受迫害的愤懑,如表现朋友无辜被害而自己无能为力的(《    》),对任城王暴卒而表示悼念的(《    》)。还有用思妇、弃妇托寓身世,表白心迹的(《    》)、(《    》)。前者以美女盛年未嫁寄托自己的怀才不遇,后者以“沉浮异势”自述无辜被弃。

6、“七子”中成就最突出,被《诗品》列为上品的诗人是(    )和(    )。前者被称为“七子之冠冕”,后者“仗气爱奇”,他们的代表作一是写战乱中饥妇弃子的(《    》),另一首是个人的抱负和遭遇的(《    》)3首。

7、现存题为蔡琰的作品有篇,其中较为可信的是五言体的(《    》)。

8、正始文学的代表作家是(    )和(    )。

9、嵇康的四言诗的代表作是(《    》)。阮籍的代表作是(《    》)82首,他开创了中国文学上中(    )的先河。

10、阮籍《咏怀诗》风格隐约曲折,《诗品》评为“言在耳目之内,(    )。”

四、简答

1、简述曹操诗歌的主要内容。

2、简述曹操在建安文坛上的地位和作用。

3、曹丕的《燕歌行》在诗歌发展上有什么地位?

4、简述曹植在文学史上的地位。

5、略论曹植诗歌创作前后期的变化及其原因。

6、简述王粲、刘桢诗歌的艺术成就。

7、试述蔡琰《悲愤诗》的成就。

8、简述阮籍《咏怀诗》的影响。

五、论述

1、试论三曹诗歌的风格差异。

2、试论曹操用古题乐府写时事的成就和影响。

3、曹植诗歌的艺术成就和影响。

4、谈谈建安诗歌的时代特征。

5、试述阮籍《咏怀诗》的内容和艺术特色。

 

第二章 两晋诗坛

一、背诵默写篇目:《赴洛道中作》二首、《咏史》(“郁郁涧底松”、(“弱冠弄柔翰”)

二、解释:1、太康诗风2、咏史诗3、玄言诗4、兰亭诗5、潘陆6、游仙诗

三、填空

1、西晋太康时代最著名的作家有、,所谓“太康诗风”就是指的以他们为代表的诗风。太康诗风的特征是(    )。与他们同时,号称“三张二陆两潘一左”的“左”是指(    )。

2、西晋诗人多以才华自负,陆机、潘岳等人的努力主要表现在两个方面,一是,二是追求的进步。陆机的代表作有摹拟《古诗十九首》的《》十二首和被召入洛阳留恋家乡之情的《》二首。潘岳的代表作是《》三首。

3、左思的代表作有《》八首,其内容主要是及对士族的蔑视与抗争。它开创了咏史诗借的新路。

4、刘琨的代表作是,郭璞的代表作是十四首。兰亭诗的内容,表现出山水的情趣和由山水直接抒发。

5、东晋玄言诗的代表人物是和。

四、简答

1、什么叫“繁缛”?太康诗风“繁缛”的特征表现在哪几个方面?

2、简述左思诗歌的艺术特色有影响。

五、论述

试举例说明左思《咏史》的主要思想内容。

 

第三章 陶渊明

一、默写:《归园田居》(少无适俗韵)(种豆南山下)、《饮酒》(结庐在人境)、《读山海经》(精卫衔微木)。

二、解释:1、田园诗2、魏晋诗风3、《五柳先生传》4、《桃花源记》

三、填空

1、陶渊明,又名,字,号,(今江西九江西南)人。谥号为。

2、陶渊明的作品,今存诗首,赋、文、赞、述等篇。其诗可分为五类:(    )、、、、。其散文辞赋的名篇是(《    》)、(《    》)和(《    》)。

3、陶渊明的田园诗按其内容可以分为三个方面:有的是通过描写田园景物的恬美,表现自己悠然自得的心情,其代表作品有(《    》)其一(少无适俗韵);有的是写自己躬耕生活的体念,如(《    》)其三(种田南山下);有的是写自己的穷困和农村生活的凋敝,如(《    》)(天道幽且远)。

4、陶渊明的咏怀诗和咏史诗,继承了、的传统,它围绕着诗人(    )这个中心,表现了自己不与统治阶级同流合污的品格。其代表作有(《    》)其二(白日沦西阿)、(《    》)其十(精卫衔微木)等。

5、陶渊明诗歌的艺术特色,可以归纳为主要两点:一是、、、的浑融,二是平淡中见,朴素中见。苏轼概括为“、”。

四、简答

1、简述陶渊明的生平和思想。谈谈陶“崇尚自然”的含义。

2、试述陶渊明诗歌的主要内容。

3、为什么说陶渊明的咏史、咏怀诗继承了阮籍与左思的传统。

五、论述

1、试举例说明陶诗的艺术特色。

2、论述陶渊明的典型意义。

 

第四章 南北朝民歌

一、默写:《西洲曲》、《木兰诗》、《敕勒歌》

二、解释:1、“吴歌”2、“西曲”3、《西洲曲》4、《木兰诗》5、《敕勒歌》6、“梁鼓角横吹曲”

三、填空

1、南朝乐府民歌约500首,大部分属于《乐府诗集》,其中(    )326首,(    )142首,(    )18首。

2、吴歌产生的地点在下游,而以当时的首都为中心,产生的时代以(    )和(    )居多。

3、西曲歌产生的地点在(今湖北江陵)、(今江陵县附近)、(    )(今湖北襄樊市)、(    )(今河南省邓县之间),这些城市在中游和两岸,以江陵为中心。产生的时代以(    )、(    )、(    )、(    )的居多。

4、南朝民歌喜用双关语,其大致可分为两类:一类是用同音异字的,如“莲”双关“(    )”、“丝”双关“(    )”;另一类是同音同字的,如布匹之“匹”双关匹偶之“(    )”,以黄连之“苦”双关相思之“苦”等。

5、北朝民歌主要见于《乐府诗集·(    )》中,在《杂曲歌辞》和《杂歌谣辞》中也有一小部分,共(    )余首。

6、所谓“横吹曲”,是马上演奏的一种军乐,因乐器有鼓有号角,所以叫“(    )”。它是由梁代的乐府机关保存下来的,故又叫“(    )”。

7、北朝民歌是北方各民族共同创造的文化硕果,其中又以(    )语的歌辞居多,这些歌辞后来被翻译成汉语,如(《    》)。

四、简答

1、为什么说现存的南朝乐府民歌的内容比较狭窄,而绝大多数是情歌?

2、南朝民歌在形式和内容上的特点是什么?

3、北朝民歌在内容和形式上的特点是什么?

五、论述

1、分别概述南北朝乐府民歌的思想内容。

2、比较南北民歌在题材内容、艺术风格和体裁形式上的特点。

3、讲析《西洲曲》。

4、分析《木兰诗》的思想内容和艺术成就。

 

第五章 谢灵运、鲍照与诗风的转变

一、默写:《登池上楼》、《拟行路难》(对案不能食)

二、解释:1、山水诗2、元嘉三大家

三、填空

1、谢灵运所开创的(    )诗,把自然界的美景引进诗中,使山水成为独立的审美对象。

2、山水诗如同游仙诗和玄言诗一样,与魏晋之后的之风有着十分密切的关系。

3、谢灵运山水诗的佳句,如“(    ),绿筱媚清涟”(《过始宁墅》);“林壑敛暝色,(    )”(《石壁精舍还湖中作》);“(    ),岩高白云屯”(《入彭蠡湖口》);“池塘生春草,(    )”(《登池上楼》)等。

4、鲍照诗歌的代表作有充满对门阀制度不满情绪的(    )其六(对案不能食)、有描写边塞战争,表现诗人建功立业愿望的(《    》)(羽檄起边亭)等,其风格继承了(    )文学的传统。

四、简答

1、简叙谢灵运山水诗的特点。

2、试述鲍照诗歌的主要内容。

3、简述鲍照在七言诗发展中的贡献。

五、论述

1、试述从陶渊明到谢灵运诗歌艺术转变所表现的两个方面。

2、试述鲍照诗歌的艺术的风格。

 

第六章 永明体与齐梁诗坛

一、背诵默写篇目:《晚登三山还望京邑》、《玉阶怨》

二、解释:1、二谢2、永明体3、宫体诗

三、填空

1、齐永明期间,由于汉字四声的发现和声律论的提出,于是形成了具有格律的(    )体诗。这种诗体由于是在永明年间形成的,所以又叫(    )体。

2、新诗体的作家,除提出“八病”说的沈约外,还有以山水诗见长的南齐诗人(    ),积极参与创制新体诗的(    ),梁诗人(    )和陈诗人(    )等。

3、文学史上把谢灵运和谢朓称为“(    )”或“(    )”,谢灵运因袭封康乐公,故又叫(    ),谢朓因做过宣城太守,所以又称(    ),他们都是南朝最著名的山水诗诗人。

4、谢朓山水诗有一首写春江日暮景色的名诗为李白所激赏,题为(    )(灞涘望长安)。它的一些五言四句的小诗,富有南朝民歌气息,如(    )(夕殿下珠帘)和(    )(绿草蔓如丝)等。

四、简答

1、什么是新体诗?新体诗有哪些代表作家?新体诗在诗歌发展史上有何意义?

2、什么是宫体诗?简述宫体诗的内容和特色。

五、论述

1、比较二谢山水诗的异同。

2、分析《晚登三山还望京邑》的艺术特色。

 

第七章 庾信与南朝诗风的北渐

一、背诵默写:《渡河北》、《寄王琳》

二、解释:1、《拟咏怀》2、温邢3、邢卫4、《哀江南赋》

三、填空

1、北朝文学的本土作家,有北魏的,由魏入齐,与温子昇并称的(    )和有“邢魏”之称的(    )。还有由南入北,著有《颜氏家训》的(    ),被强留西魏和北周,写有《渡河北》的(    )和“暮年诗赋动乡关”的(    )。

2、“穷南北之胜”的南北朝最大诗人是,他早年是南朝有名的诗人,后羁留北朝,写下其代表作《》27首。其五言小诗的名作是(    )和(    )。

四、简答

1、简述北朝文学中具有代表性的作家作品。

2、根据庾信的生平经历简说其前后期诗风的变化。

五、论述

1、试论述庾信“乡关之思”的内容与表现。

2、试述庾信在文学史上承前启后的地位。

 

第八章 魏晋南北朝的律赋、骈文与散文

一、背诵默写:《登楼赋》、《归去来辞》。

二、解释:1、骈文2、诗体赋3、《别赋》4、《水经注》5、《洛阳伽蓝记》

三、填空

1、魏晋散文刘勰以“气爽才丽”一语评价“三曹”。在建安各体文章中,曹操的(    )甚具异彩,有(    )之风。在应用文体中显露文学魅力的,是曹丕、曹植的(    )。在曹植传世的文章中,与书体相近的(    )文,如《求白试表》等也是情文并茂。

2、抒情小赋在魏晋时涌现出一批佳作:如曹植的《》、王粲的(《    》)、陶渊明的(《    》)等。

3、南朝的骈文中,有代表性的名作有鲍照凭吊广陵的(《    》),孔稚圭讽刺伪隐士周颙的(《    》),江淹抒写各种离情别景的(《    》)和各种人的遗憾的(《    》)。

4、南朝的山水写景文的代表作有丘迟的《》、吴均的《》和陶宏景的《》。其中丘迟描写江南暮春三月景色的有三句话,它们是:(    ),(    ),(    )。

5、北朝散文的代表作有北魏郦道元的(《    》)和杨衒之的(《    》)。

四、简答

1、试述“三曹”散文的内容和风格。

2、试述魏晋抒情小赋的代表作家和作品。

五、论述

1、试述南朝美文衍化所表现的各个方面,你对它们有何评价?

2、齐梁时期,文学的“新变”有哪三个方面?试作简要说明与论述。

 

第九章 魏晋南北朝小说

一、解释:1、志怪小说2、志人小说3、《搜神记》4、《世说新语》

二、填空

1、追寻中国小说的起源,有以下几个方面:首先是(    ),其次是(    ),第三是(    )。

2、魏晋南北朝小说可分为(    )和两类,代表前者的是干宝的《》。代表后者的是刘义庆的《》。

3、《世说新语》共分门,其内容主要记录了魏晋名士的(    )和玄虚清谈,可以说是一部的故事集。为《世说新语》作注的是梁代(    )。

三、简答

1、简述中国小说的渊源。

2、简述魏晋南北朝小说的特点和影响。

四、论述

1、以《三王墓》、《韩凭妻》为例,试论述《搜神记》的批判性和现实性。

2、试论述《世说新语》的文学成就。

 

第四编 隋唐五代文学

绪论

一、解释:1、华夷如一2、士人3、漫游4、入幕5、读书山林6、贬谪7、文以明道8、传奇9、词10、《全唐诗》

二、填空

1、唐代(    )的强大,为文化的发展创造了极为有利的环境。

2、唐代的思想领域,是(    )并存,三者思想的交融,是唐代思想的基本特点。

3、唐代文学的繁荣,表现在(    )的全面发展和作者众多上。

4、以(    )为分水岭,唐代文学可以分为前后两期。

5、唐散文的发展,主要出于(    )动机。

6、唐传奇的出现,标志着我国(    )小说作为一种文体的成熟。

7、词的出现,主要因为(    )的需要。词随燕乐起,选词配乐,依调填词,都为了(    )。

三、简答

1、唐代士人的人生态度怎样?

2、唐代文化的繁荣对文学有什么影响?

3、佛教对唐文学有什么影响?

4、道家、道教对唐文学有什么影响?

5、唐代文学繁荣的自身原因是什么?

6、唐代散文文体文风革新经过了哪几个阶段?

7、词的出现与兴起有哪些原因?

四、论述:论述唐诗的发展轨迹。

 

第一章 南北文学的合流与初唐诗坛

一、背诵默写篇目:《送杜少府之任蜀川》、《野望》、《从军行》(杨炯)、《度大庾岭》、《渡汉江》、《感遇》其三十五、《登幽州台歌》。

二、名词解释:1、贞观诗风2、上官体3、初唐四杰4、文章四友5、沈宋6、王绩

三、填空

1、隋代的建立,结束了年南北分裂的局面。终隋一朝,南北诗风相互影响,呈现出明显的(    )的过渡性质。

2、初唐四杰从宫廷诗人的写诗倾向,转向了(    )。

3、“文章四友”和“沈、宋”,属“台阁体”诗人,为唐代诗的定型作出了贡献。

4、陈子昂对唐诗发展有重大影响,(    )是陈子昂振起一代诗风的起点。

5、隋、唐统一后,融合南北文学之长,创造新文学,经历了隋、初唐年的探索过程。

6、.沈、宋之称,成为(    )定型的标志。

四、简答

1、卢思道的《从军行》如何体现了北方诗人重气质的特长?

2、贞观诗坛对南北文学的认识是什么?

3、初唐四杰对文风的自觉追求是什么?

4、陈子昂诗歌复古倾向有何得失?

五、论述

1、陈子昂诗歌主张与唐诗风骨的关系是什么?

2、试述张若虚、刘希夷所创造的诗歌意境美。

 

第二章 盛唐的诗人群体

一、背诵篇目:《使至塞上》、《山居秋暝》、《临洞庭湖赠张丞相》、《春晓》、《宿建德江》、《钓鱼湾》、《题破山寺后禅院》、《江上琴兴》、《鹿柴》、《竹里馆》、《辛夷坞》、《凉州词二首》其一、《出塞二首》其一、《从军行七首》其一、其二、其四、其五、《芙蓉楼送辛渐二首》其一、《采莲曲二首》其二、《黄鹤楼》、《长干曲四首》其一、《古从军行》、《逢入京使》、《走马川行奉送出师西征》、《凉州词二首》其一。

二、解释:1、山水田园诗人2、王孟3、诗家夫子4、崔颢5、王翰6、李颀7、祖咏8、高、岑9、边塞诗

三、填空

1、王维在描写自然山水的诗里,创造出(    )的静逸明秀诗境。

2、盛唐山水田园诗的大量出现,与(    )之风的盛行有直接关系。

3、王维等山水田园诗人作诗深受禅风重染,作品多带有(    )。

4、盛唐诗人中,有一群具有北方阳刚气质的豪侠型才士,他们的诗歌创作具有豪爽俊丽而风骨凛然的共同风貌,创造出了之美。这一些诗人有(    )、祖咏等。

5、边塞诗人高岑共同的人生经历是都曾(    )边塞。

四、简答

1、王维早年的诗有什么特点?

2、王维的山水田园诗创造了什么样的诗境?

3、裴迪、储光羲、刘昚虚、张子容、常建等诗风简介。

4、王翰及其作品简介。

5、崔颢及其作品简介。

6、李颀及其作品简介。

7、祖咏及其作品简介。

8、陶翰及其作品简介。

9、王之涣及其作品简介。

五、论述

1、孟浩然的山水田园诗有什么特点?

2、隐逸情结与山水情怀对诗境创造有什么意义?

3、禅宗思想对诗歌感情格调有什么影响?

4、王昌龄及其创作评论。

5、高适及其创作评论。

6、岑参及其创作评论。

 

第三章 李白

一、背诵默写篇目:《峨眉山月歌》、《古风》其二十四、《将进酒》、《行路难》、《陪侍御叔华登楼歌》、《独坐敬亭山》、《劳劳亭》、《陪族叔游洞庭五首》其二、其五、《望庐山瀑布》、《望天门山》、《早发白帝城》、《黄鹤楼送孟浩然之广陵》、《山中问答》、《静夜思》、《秋浦歌》其十五、《越女词》其三。

二、解释:1、乐府2、歌行3、紫云山4、大匡山5、平交王侯6、一匡天下

三、填空

1、李白,字太白,号青莲居士,祖籍(    )。大约在李白五岁时,随家迁居蜀之 (    )。开元十三年(725年)李白东出(    ),“仗剑去国,辞亲远游”。

2、李白是个功名心很强的人,有着强烈的(    )的儒家思想。建立盖世功业之后,功成身退(    )。

3、(    )信仰在李白思想中占有重要地位,这给了他一种极强的自我解脱能力。

4、唐文宗曾下诏:“以(李)(    ),裴旻剑舞,张旭草书称为三绝”。

5、明人胡应麟说:“太白(    ),字字神境,篇篇神物。”

四、简答

1、李白生平简述。

2、李白的思想,人格有哪些特点?

3、简述李白对古题乐府的创新及其个性特点。

4、简述李白乐府诗的抒情方式。

5、简述李白的地位。

6、简述李白对后世的影响。

五、论述

1、论述李白歌行的价值。

2、李白绝句述论。

3、李白诗歌艺术个性述论。

 

第四章 杜甫

一、背诵默写篇目:《春望》、《秋兴八首》其一、其二、《闻官军收河南河北》、《登高》、《江村》、《春夜喜雨》、《水槛遣心二首》其一、《江畔独步寻花七绝句》其三、其五。

二、解释:1、《箧中集》2、安史之乱3、元结4、组诗“三吏”、“三别”5、诗史6、夔州时期

三、填空

1、从盛唐到中唐,是一个巨大的转变。(    )就是衔接这个转变的伟大诗人。

2、还在天宝年间,元结《箧中集》诗以悲愤写人生疾苦,(    )。

3、杜甫,(    ),生于巩县。青年时期是在盛唐社会中度过的,过了一段南北漫游,(    )的生活。

4、安史之乱给中国社会带来了无数灾难,也给诗歌创作带来了变化,(    )题材很自然地进入诗歌创作中。

5、杜甫诗风格多样,沉郁顿挫之外,(    )是又一重要特点,当他生活稍为安定时,就写一些萧散自然的诗。(    )的一段时间,就有不少这类作品。

6、南宋爱国将领文天祥兵败被俘,有(《    》)二百首。

四、简答

1、杜甫生平简介。

2、杜甫诗为什么被称为“诗史”?

3、什么是“沉郁顿挫”的风格?

4、萧散自然风格与杜甫处境心境关系简述。

五、论述题

1、试论杜甫诗高度成熟的叙事技巧。

2、杜甫律诗成就述论。

3、杜诗的地位与影响述论。

第五章 大历诗风

一、背诵篇目:《滁州西涧》、《逢雪宿芙蓉山主人》、《江上》、《夜上受降城闻笛》

二、解释:1、大历诗风2、“十才子”

三、填空

1、大历诗歌的产生,主要出于两大诗人群体,一是以长安和洛阳为中心的钱起等“(    )”诗人,作品多为(    )之作;再就是长期在江南任职的(    )诗人,如刘长卿、韦应物、李嘉祐、戴叔伦等,作品大多描写(    )。就题材内容而言,他们的诗歌并没有比前人提供更多的新东西,其清雅闲谈的艺术追求,则深受盛唐(    )诗风的影响,有一脉相存的关系。

2、向往隐逸的宁静,有意效法(    )的冲和平淡,成为(    )诗歌创作的主导倾向,往往能“发纤秾于简古,寄至味于淡泊”。

3、刘长卿的五言诗写的最好,曾自许为“(    )”,早年爱写篇幅较大的叙事性的(    ),但意脉似不甚连贯。后来他用较短的五古和(    )、(    )写离别与山水景物,颇多意象省净而极富韵味的优秀之作。

4、所谓“十才子”有钱起、卢纶、李端等十人,其中(    )被公认为十才子之冠。

5、顾况、李益的诗,与大历诗风(    )的主流情调有着不同的风貌,显示出异于同辈的艺术个性。

三、简答

1、大历诗风是怎样形成的?

2、为什么说韦应物诗歌创作风格的变化代表了大历诗风的变化?

3、为什么说刘长卿诗歌的情调,典型地反映了大历士人的孤独冷漠心态?

4、“十才子”和韦应物、刘长卿等诗人,在诗歌创作技巧上有些什么探索?

四、论述

简述顾况、李益诗歌风格特色。

 

第六章 韩孟诗派与刘禹锡、柳宗元等诗人

一、背诵篇目:《早春呈水部张十八员外二首》其一、《山石》、《左迁至兰关示姪孙湘》、《游子吟》、《秋怀》其二、《南园》、《雁门太守行》、《西塞山怀古》、《酬乐天扬州初逢席上见赠》、《竹枝二首》其一、《登柳州城楼寄漳汀封连四州》、《江雪》。

二、解释:1、韩孟诗派2、不平则鸣3、笔补造化4、郊寒岛瘦5、孟诗韩笔

三、填空

1、韩孟诗派的代表人物是(    )、(    ),此外还有(    )、(    )、(    )等人。这个诗派的主要风格是(    )。

2、(    )与(    )为诗皆以苦呤著称。《寒地百姓吟》是的作品,“鸟宿池边树,僧敲月下门”是的佳句。

3、(    )既是朴素唯物主义思想家,又是善于摹仿民间俚歌俗调作诗的诗人。他的《竹枝词》等是具有浓厚地方色彩的诗歌,都是诗人在(    )之间生活时写成的。

4、“旧时王谢堂前燕,(    )”出自(《    》)诗;“沉舟侧畔千帆过,(    )”出自(《    》)诗。它们都是刘禹锡的脍炙人口的佳句。

5、《江雪》和《渔翁》都是(    )著名的(    )诗。

6、韩孟诗派里的重要诗人(    )是从中唐到晚唐诗风转变的一个代表者。其诗歌的中心内容是(    )。其独特的诗风是(    )。

四、问答

1、韩孟诗派是怎样形成的?

2、韩孟诗派的主要贡献是什么?

五、论述

1、比较论述韩愈、孟郊、李贺的诗风。

2、比较论述刘禹锡、柳宗元的诗风。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