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青铜大地-敏彦文
青铜大地-敏彦文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0
  • 博客访问:21,580
  • 关注人气:350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明城墙和南京大屠杀纪念馆

(2014-02-25 16:24:17)
标签:

精神

历史教训

安全区

孕妇

南京大屠杀

分类: 散文随笔

明城墙和南京大屠杀纪念馆
明城墙和南京大屠杀纪念馆

 

敏彦文

 

说到南京的城墙,小薛滔滔而言:“南京城墙是公元1366年由时为吴王的明太祖朱元璋始建,历时21年,于公元1386年(明洪武十五年)建成,至今已有600余年的历史。600余年来,它承载过荣光,也遭逢了耻辱,但它却坚韧地穿过岁月的沧桑,作为一道独特的人文景观,屹立在我们面前。它一方面是中华民族勤劳、智慧和凝聚力的一个象征,另一方面又是封建统治者奴役和压榨广大劳动人民的一个物质见证。据载,朱元璋为了建造南京城墙,曾下令5省、20州、118县烧制城砖。城砖由近200个府、州、县的几十万民工烧制提供,砖上印有地名、年月以及提调官、造砖人、窑匠姓名等。征收的城砖都有严格的尺寸和重量。为了保证质量,每块砖上都要打上烧制的州、府、县及工匠和监造官员的姓名,如不合格一律退回重做,再不合格就要治罪,甚至杀头。城砖或条石之间用石灰浆、糯米汁、桐油等混合物粘合。”

一座庞大的城墙建成竣工,不知花费了多少糯米汁、桐油?而这都要从广大人民群众身上榨取。为建造城墙,从官府大臣到草民百姓谁不小心翼翼、如履薄冰?可以说,南京城墙是用数十万老百姓的血汗和泪水打造成的。而这样昂贵和坚固的城墙,却未能挡住皇室权位之争中燕王朱棣的“靖难”之师,也未能挡住日本侵略者野蛮的攻击和杀戮。历史的经验告诉我们,如果自己不励精图治,不富国强民,即便拥有天下第一城墙,也免不了像南唐后主李煜那样“仓皇辞庙”,“归为臣虏”,国仇家恨化作“一江春水向东流”,更何况在蒋家王朝的腐朽统治下,30万同胞被城墙庇护,免遭日寇疯狂而血腥地屠杀。

据说,62年前,时任南京卫戍司令长官的唐生智表示“誓与南京共存亡”,为此他还下令将长江上的所有大小船只全部拘至并焚毁,作势破釜沉舟,据城死战。然而,当战争景况不妙时,他却偷偷地乘着给自己预留的一只汽艇逃跑了,将数万将士和数十万老百姓丢弃在了无路可逃的城墙之内。就这样,南京的城墙没有成为保卫这座历史名城和无辜人民的铜墙铁壁,却使残暴和耻辱随着鲜血在城墙内外横流,给中华民族的心灵上深深地烙了一个耻辱的印痕,至今无法消弭。

如果说南京的明城墙在现代物质文明的繁华似锦中,让人感受到的是沉重、沧桑、冰冷和历史的无奈与梦幻的话,那么,南京大屠杀纪念馆给人的却是震惊、愤怒、悲怆、疑惑、天问、感叹等热辣的激愤和历史的沧海桑田、战争的狰狞残酷、人性的丑恶疯狂等冰冷的凝固。

明城墙和南京大屠杀纪念馆
   18
日上午,早餐后,我们乘车去参观“侵华日军南京大屠杀遇难同胞纪念馆”。据解说人员介绍,纪念馆于19858月正式建成开放,后经两次扩建,占地面积约7.4万平方米,建筑面积达2.5万平方米,展陈面积达9800平方米,新馆于 20071213日南京大屠杀30万同胞遇难70周年之际建成开放,分展览集会区、遗址悼念区、和平公园区和馆藏交流区等4个功能性区域,是一座纪念性的遗址型历史博物馆,也是全国爱国主义教育基地、全国国防教育示范基地和全国文物保护单位。参观纪念馆是免费,但里面有相关商品服务区,价格都很高,质量却参差不齐。

穿行在纪念馆的各个展厅间,仿佛穿行在历史的洪流和灾难的废墟中,各种展品背后的历史浪涛对灵魂地一次又一次强烈冲撞和击打,令人窒息,使人沉淀,试图穿过展品的表层,进入事件的本质和原初。

19371213,日军进占南京城,在松井石根和谷寿夫等法西斯分子的直接指挥下,对我手无寸铁的同胞进行了长达一个多月惨绝人寰的大屠杀。据19462月中国南京军事法庭查证:日军集体大屠杀28案,19万人,零散屠杀858案,15万人,共计30余万中国军民被枪杀和活埋。也就是说,在大屠杀的6个星期中每隔12秒就有一个生命消逝。我们注意到,在展厅的一角开辟了一个小空间,墙上设计了几个版块——每隔12秒,一颗水珠从高空落下,墙上遇难者遗像的灯闪亮而后熄灭,象征一个生命的消亡。

后来发表的《远东国际法庭判决书》中写道:“日本兵完全像一群被放纵的野蛮人似的来污辱这个城市”,他们“单独的或者二、三人为一小集团在全市游荡,实行杀人、强奸、抢劫、放火”,致使大街小巷都横陈着被害者的尸体。“江边流水尽为之赤,城内外所有河渠、沟壑无不填满尸体”。

这是一场在日本政府、军部及日本战地最高指挥官……主使、怂恿和指挥下进行的有预谋、有组织的大屠杀。其目的正如当时任日本首相的近卫文麿所说,是要“把中国人民打得屈膝投降”、“摧毁他们的战斗意志”。据有关资料记载,攻占南京前夕,上海派遣军司令官香宫鸠彦曾下达“杀死全部俘虏”的命令,并在命令后附注“阅后销毁”。参与指挥南京大屠杀的日军第十六师团长中岛今朝吾日记中也有“基本上不实行俘虏政策,决定采取全部彻底消灭的方针”的记载。日军攻占南京后,松井石根再次下达了对城内进行“扫荡”的屠杀令,日军各级指挥官也纷纷下达了屠杀令。诚如当时德国驻南京大使馆对国内的报告所言:“犯罪的不是这个或那个日本人,而是整个日本皇军。……它是一架正在开动的兽性机器”。

明城墙和南京大屠杀纪念馆
   日军的兽性还表现在奸淫烧掠,无所不为上。残暴的日本兵在日本当局和军官的纵容下,经常是三五成群在南京城内外四处乱窜,寻觅、抓捕妇女,发泄兽欲。上自七八十岁的老妪,下至八九岁的幼女,甚至孕妇,只要被日军抓住,无一幸免。有的一夜要被强奸数十次。日军强奸妇女,不管是白天还是夜晚,也不管居何处,住宅、校舍、图书馆、办公室、门房、仓库、宗教场所、街头巷尾等等,均成为日军施暴的地方。避入安全区的妇女也不能逃脱。日军在凌辱妇女之后,还灭绝人性地用刺刀将被奸女子的乳房割下,露出惨白的肋骨;或用刺刀戳穿其下部,摔在路旁,任其惨痛呼号;或用木棍、芦管、酒瓶等物塞入其阴户,然后再予杀害。战后,东京军事法庭确认:“全城中无论是幼年的少女或老年的妇人,多数都被奸污了。并且在这类强奸中,还有许多变态的和淫虐狂行为的事例,许多妇女在遭强奸后被杀,还将她们的躯体加以斩断。在日军占领后的一个月中,南京市发生了二万左右的强奸事件。”与此同时,日军遇屋即烧,从中华门到内桥,从太平路到新街口以及夫子庙一带繁华区域,大火连天,几天不息。全市约有三分之一的建筑物和财产化为灰烬。无数住宅、商店、机关、仓库被抢劫一空。“劫后的南京,满目荒凉”。

另外,日军对中国文化珍品也进行了大掠夺。据查,侵略者占领南京以后,派出特工人员330人、士兵367人、苦工830人,从19383月起,花费一个月的时间,每天搬走图书文献十几卡车,共抢去图书文献88万册,超过当时日本最大的图书馆东京上野帝国图书馆85万册的藏书量。

日军在南京的暴行,为现代世界文明史留下最为黑暗的一页。

如今,时间已经过去70余年了,70余年来,关于南京大屠杀的议论从来没有停止过,我们对于那段历史教训的总结也从来没有停止过,而最集中最显著最物化的总结恐怕要数“侵华日军南京大屠杀遇难同胞纪念馆”的建立了。由于时间有限,我们只是走马观花式地参观了一下纪念馆。尽管如此,那丰富翔实的历史资料和文物、遗物,仍然令人感受到巨大的震撼和透心的悲凉与愤慨。

南京明长城和大屠杀纪念馆告诉我们,强权和残暴之下,弱者和受辱者的生命与尊严到底用什么来捍卫?用集体的牺牲或隐忍?用世界各国正义的呐喊与援助?用民族和国家的强大?……

在导游的一再催促下,我们只好放弃没来得及看的展览区,登车告别纪念馆,向黄山进发。我出来的最迟,按约定要受罚出节目,便唱了岳飞的《满江红》:“怒发冲冠,凭阑处、潇潇雨歇。抬望眼、仰天长啸,壮怀激烈。三十功名尘与土,八千里路云和月。莫等闲,白了少年头,空悲切。//靖康耻,犹未雪;臣子恨,何时灭。驾长车,踏破贺兰山缺。壮志饥餐胡虏肉,笑谈渴饮匈奴血。待从头、收拾旧山河,朝天阙。”一曲歌罢,赢得满车掌声。导游小薛机敏的说:“敏先生的《满江红》唱的很纯正、很悲壮,这首歌在此时此地唱很有现实意义,用它来表达我们今天参观大屠杀纪念馆后的心声恰倒好处。下面的旅程中,一个重要的点就是杭州,大家可以亲身感受一下产生这首千古名词的南宋都城,并观看大型歌舞剧——宋城千古情,从现代艺术的角度品位一下岳家军努力抗金,尽忠报国,可歌可泣的精神。”       (华东游记之四。写于2009年9月)

    

     链接: http://blog.sina.com.cn/s/blog_4c3b65fb0102v508.html?tj=hist

           八国联军将金佛插入女体内的惊天暴行

                                                       

明城墙和南京大屠杀纪念馆                    李自健《南京大屠杀》油画

           欢迎各位网友订阅《在羚之洲》,

       搜索微信公众号Myw2003061

       或扫描如下二维码即可明城墙和南京大屠杀纪念馆

      

       1.南京大屠杀死难者公祭仪式(2014年视屏):

       http://video.sina.com.cn/l/pl/globallive/1691909.html

      2.绝无仅有的“奸情报告”——《南京大屠杀全纪实》选载之八

       http://blog.sina.com.cn/s/blog_6378d89a0102vauk.html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