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教育探讨

(2008-04-23 12:59:29)
标签:

教育

我们的家长在吃喝拉撒方面对孩子们的关照无微不至,却对孩子们的感受与心理需要不闻不问。家长们总是按照上一代对我们的教育方式教育孩子,他们会说:人不打,不成器。我们小时候挨过多少打,才有今天的出息?但是,我们有没有想过我们是怎么熬过来的?想想我们有些父母专横暴戾的教育方式,给我们心灵成长留下了多少创伤?我们的父母的那种传统独裁的传统教育方式,也许的确是给了我们今天的出息,但仔细想想,是否也使我们遍体鳞伤?是否当初的心理屐痕依然清晰?
 
我们有些家长总是拿自己孩子的短处与别人家孩子的长处相比,结果越比越自卑,越比亲子关系越疏远。我想问:别人家的孩子是你自己家的孩子吗?别人家的孩子与你有什么关系?我们要给自己家的孩子以幸福对吧?学习成绩上来了,心理问题却出现了,我们不是依然得不偿失吗?我们总是说:可怜天下父母心!可是想想,父母有没有可怜天下孩子心?孩子的那颗心难道不是更脆弱,更需要来自父母的宽慰、力量与支持吗?
 
当我们看到孩子快乐的眼神的时候,还有什么比这更幸福的事吗?当我们看到孩子健康成长的时候,有什么比这更值得的欣慰的事吗?爱一旦要求有回报,就是一种自爱。不是爱别人,而是爱自己而已,本质上是一种自私。因为你爱孩子,为孩子付出那么多,就要求回报。孩子没有按照你说的路子走,没有达到你的期望,你就不爽抱怨,就愤怒。那么请问:孩子是生下来供你开心的机器还是一笔高额银行存款,抑或一笔投资呢?我要说的是:真爱是不附加任何条件,不计任何报酬的付出。爱了就快乐,付出了就开心,如果说爱有回报的话,那么这就是所有的回报。
 
很多家长们都只顾及一点,不及其余。一旦孩子成绩不好,或者偶尔考差了,激起的就是愤怒的情绪,检索的都是孩子的缺点、毛病与不足。结果往往是比较好的亲子关系和和谐的家庭氛围被破坏,笼罩在家庭中和布满孩子心灵里的,都是压抑与阴郁的情绪阴影,极端不利于孩子身心健康成长。父母们情急之下说的一些刺激的气话,对于心理素质本来就不怎么好的孩子们,每一句都会是不良心理暗示。日后孩子真的没有出息,不是孩子的问题,而是长期、反复不良心理暗示的必然结果。你骂孩子这也不行那也不行,长期说下去他会真的啥都不会,啥都不行。你真的想让孩子没有出息吗?那么你天天对孩子说他没出息吧!
 
作为心理咨询师,安子必须告诉大家的是:我们不是孩子,孩子不是我们。孩子毕竟不是成人,我们不能用成人的标准对待孩子。有时,不是孩子无理取闹,而是我们从来不给孩子有理取闹的机会。我们先入为主地认为只有我们才是对的,孩子总是不成熟。其实,时代不不同了,我们需要的,未必是他们需要的,我们认可的幸福模式,他们未必认可。
 
如果真爱孩子,请一家人好好坐下来推心置腹地谈谈,在制定孩子的成长与行动计划的时候,孩子有权作为参与者。请给我们的孩子平起平坐的机会,请尊重他们在家庭中的话语权,请尊重他们的情绪宣泄方式和个人空间。家长们必须清楚,任何不良暗示与压抑气氛的后果都会在孩子的潜意识中打下烙印,并最终固化在孩子的人格和认知方式中,直接决定他今后为人处事的方式、生活质量与幸福感。
 
同一事件,积极的认知方式与消极的认知方式激起的情绪与效用是完全不同,甚至是截然相反的。积极的认知方式是:咱家的孩子除了学习成绩不咋的,其他哪样都好!学习成绩好难道是人生的全部吗?那么多成绩好的学生后来个个都幸福了吗?当孩子只考了个五十九分的时候,值得庆贺呀!毕竟还是考了五十九分,再加把劲就能及格了!当孩子不幸在某次单元测验中得了个零蛋,天还是没塌下来不是?有什么大不了的,心若在梦就在,只不过是从头再来嘛!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前一篇:根的思考
后一篇:物价高涨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