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转载

(2007-09-20 18:13:52)
标签:

知识/探索

 心里的贫穷无药可救
文:布袋

    关于贫穷我一直认为它是一种福份,尤其对于青少年来说,那是神的恩赐,自从我耳目太多“脆弱的宝贝”之后,更加相信金子是打磨出来的。嘿嘿,我这样说或者有人认为我是那只吃不到葡萄的狐狸化身,阿Q式的自我解嘲,就像娶不到老婆的光棍盛赞单身的自由。算了,我没有那么好的中气扯长脖子去解释贫穷的主治病症,当这些病症病入盲膏的时候人才会清醒,人需要身体素质健康的同时,更加需要心理素质的健康,这就是对贫穷最简短的总结,对于没有经历过贫穷的人,我没必要去争辩什么。

但凡穷人,都有强烈的脱贫意识,有这种潜意识的人,妈妈说:这叫做志气!穷也罢,富也罢,无非也是一宿三餐,只是怎么个宿法怎么个餐法罢了。我记得我在乡下的时候,家里没有专门的洗手间和厕所,每当大便的时候,就跑到屋外的丛林里或海边的拗子里,在大自然的无限美景之中,脱了裤子找个掩体蹲着,诚惶诚恐的拼尽全力去憋,越快越好,趁没人走过的时候完成功课,让它化作青草的土壤,狼狈得很。不管刮风下雨、夏热冬寒,象战士一样战斗去,有时在乌漆嘛黑、月高风寒的夜晚,也是这样打着手电筒冒着寒风出发,凛冽的寒风把屁股吹得麻痹,我却憋出一身温暖……在这个时候,我就极渴望家里像城市的家里那样有一个家里的“专用”厕所,这个渴望就是我的志气之一,脱贫,为厕所而奋斗!当然还有志气之二、之三、之四……我的童年都在不断的渴望之中度过,渴望一双象样的鞋子,渴望一幅好看的年历,渴望晚上的电视连续剧没有雪花,渴望煤油灯点得久一些,渴望一顿有肉的饭,基本上都是类似于这样的例子,因为贫穷,渴望是无止境的,在别人看来,这样的童年似乎很惨,其实,现在我可以骄傲地说,那是一种快乐!至于“惨”字,只是大人们用他们利害的辩证强加上来的,孩子们的世界没有“惨”字,孩子们的世界,什么时候都是纯真的,是快乐的!可是,现在的家长都在一厢情愿拼命的满足孩子的种种欲望。

渴望与欲望似乎是同样的词汇,但细细想想又有很大本质上差别:在极度的匮乏之中才产生渴望;当渴望的东西都具备了,才产生欲望。不知道是不是这样,本文的目的不在于咬文嚼字去研究文学。
我知道,欲望是无止境的!印象中,渴望比欲望来得幸福多了,为什么我能够把童年的所有过程都深深的铭记在脑海?是因为贫穷的渴望。当年那个青春骚动的少年,因为对女孩的渴望,夜夜春梦到天亮。渴望呀,你确实是入心入肺呀!渴望呀渴望,我有一件事觉得幸福无比,那时全村只有几台黑白电视,那时的电视都是自己在家门口架起天线架接收,那时的天线架五花八门,有的用铝片,有的用烂锅,有的用很多易拉罐,总之,耸在家门口只要能接收到台就觉得它分外美丽,那时的电视很多雪花,那时正热播西游记,但是,天线架好了,也未必能看到,因为那时的农村供电常常不足,问题多多。可是,如此恶劣的条件却没法冲淡我们看西游记的热火,更加没法冲淡我们内心的激情,我们很穷,快乐很多。
因为电视经常有雪花,我常常听到在外面摆动天线架的人扯高喉咙冲着屋里大叫:“好些了吗?好些了吗?”屋面的人就朝外面咆哮:“就这样,就这样,过一点,再扭,好!好!别动!别动!行啦!”此情此景,所有赶到看电视的人都拿大家开玩笑,笑得村民前俯后仰,笑得妇女花枝乱颤,笑得儿童欣喜若狂,在现在看来,那是十分幸福的事,如果能够完整的看完孙悟空打死妖精,幸福感就更浓了,我后来才体会到,幸福并不在于西游记多么好看,不在于有多少影片可供选择,而是心底的那份逼切的渴望,因为渴望,穷人的脚步才能够坚持地走下去,因为渴望,再穷,也不能穷了开心和歌声。至今回忆起来,我现在给父母的赡养费远远比不上我与爸爸曾经一起乘风破浪去打渔时收获的快乐。

多年以后我毕业出来工作,真的第一件事就是装修家里,重点工程就是筑好了一个小小的但保护屁股不再让风吹日晒的厕所,兴奋得象小孩子收到了过年的红包。我现在也有条件跟潮流去变换手中的手机,但这当中的幸福感远远比不上当时毫无预期地收到一封远方的来信。为什么?因为有渴望。贫穷的渴望很多,为了收一封信,往往是望眼欲穿,吃过晚饭便早早守候在家门口等待邮递员走过,等待邮递员叫着自己的名字,那种激动的心情呀,真是无法言喻。所以说,由于贫穷而产生的渴望得到满足时,确实是一种无以伦比的幸福。

渴望归渴望,满足归满足,不是所有的渴望都能够满足,贫穷时的渴望需要满足,就得少不了前面妈妈说的志气,贫穷分为两种,一种是金钱匮乏的贫穷,一种是心理的贫穷。贫穷并不固定的,任何人都有机会摆脱贫穷,从此做一个“经历贫穷”的人,经历过贫穷的童年走向富裕的生活,是健全的,这个道理人人都懂,我就不必在这里放屁要去说什么励志的话,希望有人能够真正地意识到贫穷并不可耻,也不可怕,但是,如果你连心理都贫穷了,就很可悲。

贫穷具有周期性,“经历过”是一种福份,但“长期持有”就不好说了,也许真的有人“穷并快乐着”也说不准。但凡那些能够脱贫的人,除了极极极个别是投机取巧或中了狗屎运开了什么奖之外的,基本上都是靠自身的志气,我见过的实例很多,就不再繁冗的举例取证。很多人做了一辈子穷鬼,却依然象堆烂泥糊不上壁,终日不安现状又不思进取,注定无药救。心理的贫穷也有很多类型,千万别以为好吃懒做就是心理的贫穷。例如,在中国,有很多很出名的旅游景区,但景区里面的村民有些却很贫穷,因为他们常常去骗游客一点小利益结果坏了名声,谁也不愿意去投资与购物,结果贫穷由自己的错误行为与错误的意识一直延续着;例如某条专门盛产棉花的村庄,那些村民在卖棉花的时候偷偷地往里面湿一些水让棉花的重量变重去糊弄收购商,结果没有人信任他们的质量与诚信,始终打不开销路与品牌效应……肤浅的意识导致错误的行为,这些都是人们心理贫穷典型的象征,他们没法跳出贫穷去理解贫穷,一叶障目,停滞不前,心理的贫穷才是真正的贫穷,心理的贫穷没有个人立场和原则,没有个人的尊严与人格,没有个人的眼光与胆魄,只剩下贫念,自欺欺人地弄些雕虫小伎来糊弄他人为自己求得一点皮毛蒜皮的眼前得益,注定是无果而终,贫念与欺诈,只是自己为自己掘的坟。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前一篇:转载
后一篇:明月来相照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