说实话,学生时代对大理没有更多的印象。
学地理,对我印象最深的地方有两个:一个是江南的鱼米之乡,泛指长江下游的富庶之地;另一个是昆明,一个遥远的有些不可思议的四季如春的城市。
后来上了鱼米之乡的南京读大学,看到了真实的鱼米之乡,但是对西南那个春城还是很感到神秘神往。问过同宿舍的同学,一个广西的,一个贵州的,一个广东的,他们也说不出一个一二三来,也难怪,都是学生,都没去过云南。
学的是地质专业,对大理石这个名字很感到微妙,知道了昆明以西有个风景优美的城市叫做大理市,当时不知道大理石是否因大理市而得名?就像太湖石因产于太湖而得名?
看金庸的武侠小说,我知道了一个大理国、一个风流皇帝段王爷,一个性格好运气好桃花运好时有时无一阳指武功的段誉公子。呵呵。
前两年还珠格格热播时,看到了小燕子、紫薇格格、皇子王孙们对大理的念念不忘,看到了电视剧里对大理田园风光的热炒,一时间非常神往。
前年在老家盖房子,从正定买了一幅大大的车库墙壁用的瓷砖壁画,贴好了才发现是大理三塔的旖旎风光,没事了自己看看感觉很是优美。
这次,我看到了真正的大理-----
一个历史悠久的高原古城:城市海拔很高,离太阳特别近,阳光没遮没拦,如同水银泻地,照耀着烘烤着每一棵树每一片瓦每一个人;
这里几乎没有任何现代工业,没有任何污染,天色蓝得透明,蓝得可爱,让你不忍心呼吸,唯恐污染了这一片澄明的干净的天地;
古城墙高耸着,砖缝里任意长着不知名的植物,砖墙斑斑驳驳,很沧桑的感觉,城内的街道很繁华,人流涌动着,把古建筑的间隙填充的满满的;
街道上最吸引人的地方是,几乎每条街都有一条河流,清澈见底,河底的水草也是碧绿的,顺着水流方向舒展着,河水来自附近雪山的溶化,很凉很清亮;
远处的雪山像玉龙横卧,是这座城市巍峨的背景,脚下盛开的鲜花,铺满每一个可能的角落。
我相信:跨越1000年以后,我看到的和当年大理国的段世家族看到的是同一个风景,只是把当年骑马赶牛的游客换成了坐着大小汽车我们。
前天晚上等着上火车回家时,在昆明的候车室,我看到了对大理的一个宣传的广告------大理!一生不能不去的地方!!
忙里偷闲去大理,不亏!!
呵呵,谁说看景不如听景,还是看过大理才知道大理的美好啊!!
加载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