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麦湾琐憶散文】
汪志杰/《华严庵》
华严庵 汪志杰 华严庵位于甘肃省武山县四门镇周咀村潘家湾村东面。 始建于民国二十八年(1939)由慕老法师(人称潘爷)主持修建,因法师闭关百日诵念华严经,故取名华严庵。慕老法师法号常静,武山县洛门镇潘家庄人。别称雪庵和尚,1884年诞生,一九五八年圆寂,世寿75岁。大师一生酷爱佛学,十五岁出家拜陕西清凉寺上真下祥长老为师。18岁于四川成都文殊院受足戒,深参数年,30岁独行出游。朝拜名山古刹,先后到五台山,普陀山,九华山,峨眉山和西藏等佛教圣地参学。抗日战争期间,有缘印光大师晤面共研佛学。遂归静土,法门大师一生热爱祖国。足迹遍及大江南北,长城内外,历经数十年,跋涉几万里。观南海碧波,赏赛北风光。寻正教于圣地,求奇景于异方,访善知识,咨参宗匠。艰辛备当,奥业精进。晚年集禅宗,华严净土三门之长于一炉。遂成法华一乘之佛知佛见大师一生建庵立会。
1932年大师发愿建武山慈云庵,1931年建武山华严庵。此后闭关六年,遍阅大藏,禅净圆通,法化山川,后于1947年成立武山陇西佛教会。公推大师为会长,再建甘谷金仙寺莲社。1957年兼任甘肃省佛教协会理事,开创陇西武山甘谷三县念佛法门。僧俗弟子后者如流,大弘法化。大师晚年曾遭迫害,1958年大师蒙冤受屈,同年12月在甘谷批判大会住所坐化。由潘氏族人迎葬于潘家庄墓地,后迁葬于武山华严庵。1998年建灵骨塔于庵内,以慰大师之灵于西方。遂了众弟子之心愿于东土。
华严庵选址是潘家湾孙老的地,此人不信佛,不让建佛堂。是三衙下正元居士用一块好地兑换的,在慕老大师主持和当地僧众打墼子修建佛堂和僧房,就地取土打围墙,才修建了华严庵。
在法师善心感召下收徒弘法,从武山,陇西,甘谷等县招收广字辈僧俗弟子数百人,崇字辈,妙字辈弟子,都是二十岁以下青年。我们在法师座下同时皈依四个小孩,排名分别是:妙通,妙达,妙乐,妙喜。四六年在华严庵作佛事法会,僧俗弟子达千人之多。四方八面群众闻讯赶来,一时成为天水地区弘法圣地,我亲眼看见慕老法师就坐的照片,有印光法师手稿笔记等收藏物,都在五八年被烧毁。
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后,落实党的宗教政策。华严庵重见光明,当地只有以武山,甘谷,陇西周边各县的善男信女,都到华严庵皈依出家。妙达收普字辈僧尼。普正在中国佛学院任外事办主任,居士有千余人。妙达法师大兴土木,又修建殿阁十余座。为纪念慕老法师功德。一九八八年修建九米九高的灵俗塔,庄严肃穆,巍伟壮观。 现在的华严庵苍松翠柏,绿树成荫,环境优美,清静优雅,成为古貆道著名胜古迹之一,佛教圣地。吸引不少全国各地僧尼修行,每年四月初八是华严庵一年一度的法会,是旅游休闲的好地方。有诗云“佛教圣地华严庵,苍松翠柏白云间。晨钟暮鼓经卷诵,众生修度法无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