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温儒敏:古诗文教学少朗读多吟诵

(2018-09-08 20:04:20)
标签:

情感

教育

健康

诗人龙飞的博客
http://blog.sina.com.longfei2828
希望北京大学中文系教授温儒敏的讲话:“古诗文教学少朗读多吟诵”能带给中小学老师的启迪!
非遗吟诵传人张爱莲

温儒敏
现为山东大学特聘人文社科一级教授,北京大学中文系教授,博士生导师,北大语文教育研究所所长,教育部授予国家级高校教学名师 ,教育部聘中小学语文教科书总主编,人教版高中语文教科书主编。曾任北大中文系主任(1999-2008)、北大出版社总编辑(1997-1999)、中国现代文学研究会会长(2006-2014)、《中国现代文学研究丛刊》主编(2004-2016)、国务院学位委员会学科评议组成员,教育部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修订专家组召集人,人教版新课标《高中语文》教材执行主编及人教版部编本《义务教育教科书语文》的总主编
温儒敏:古诗文教学少朗读多吟诵

                                             温儒敏:古诗文教学少朗读多吟诵                                 
       随着央视节目《朗读者》热播,几乎是一夜间,国内掀起一股朗读热。很多中小学课堂的朗读热情也在持续升温。在本届江苏书展重点活动 "《中小学古诗文分级读本》新书发布会 " 上,北京大学中文系教授温儒敏却表示,中小学校在开展古诗文教学时,应该少一些朗读,多一些吟诵。

     温儒敏解释,吟诵与朗读不同,朗读是把文字作品转化为有声语言的创作活动,强调结合各种语言手段来完善地表达作品思想感情,带有明显的表演性质,是展现给别人看的,而吟诵是依字行腔,有节奏地诵读诗文,偏重的是情通古人,反复琢磨作者的原意,体会诗文的涵义。因此,它更多是向内的,过程中能够增强学生对文本的主观感受。

     鉴于此,温儒敏建议,古诗文教学以诵读为主,少作串讲、主题阐释以及举办活动,在吟诵过程中,将古诗文的韵味读出来,旨在通过感动自己,增加对诗文的感觉,而不是想尽办法感动别人。

     " 小孩子的想象力相当丰富,‘诗无达诂’,不应对诗文分析作标准化,以教授分析代替他们的个性化读解。" 温儒敏特别指出,古诗文教学重在激发学生兴趣,不宜要求过高,更不可照搬文学史,过分强调字词、主旨理解,最好可以多讲掌故,当堂吟诵。具体而言,针对低年级学生,大致明白大意即可,不可要求字斟句酌,了解逐个词句的释义,甚至可以不求甚解;针对中高年级,要引导他们会意、感悟,而不要给予过多限定,提供 " 标准答案 "。

     另外,温儒敏提醒,古诗词教学应尽量少用多媒体,由于诗歌的语言经过变异、陌生化,超越日常用语,每个人的理解各不相同,过多使用多媒体会定格学生的思维,限制他们的想象力;相反地,毋宁让其沉浸在诗文营造的情景中,体会作者孤独、悲凉、渺小等心境,提高他们的情商。譬如讲解李白的 " 飞流直下三千尺 " 时,图片、视频等多媒体教案无法将恰如其分表现出来,这时候更多需要学生发挥天马行空的想象力。

     " 现在的语文教学很浮躁,动不动情景教学,任务式驱赶,缺乏真正沉浸式阅读," 温儒敏认为,学校不要布置太多任务和讨论,特别是小学中高年级、初中,应该让学生 " 静 " 下来,自主阅读,自由感受,领略汉语语言之美,培养对精炼、多义语言风格的感性理解,打好汉语学习基础。
温儒敏:古诗文教学少朗读多吟诵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