叶嘉莹先生给孩子挑选的古诗词有哪些?
(2017-02-13 16:10:33)
标签:
文化育儿健康 |
古典诗词大家、九十三岁的叶嘉莹先生花费近一年时间,亲自为孩子选编、讲解、吟诵218首经典古诗词,推出了《给孩子的古诗词·讲诵版》一书。书中根据诗词内容精心选配了52幅中国古典绘画作品,并附有二维码,扫描即可聆听叶嘉莹先生逐首吟诵及讲解全书所有古诗词。
叶嘉莹先生,号迦陵,一生从事中国古典诗词的教研。她为本书中218首古诗词所作的讲解,包括作者生平的介绍、具体诗句的解释、单字的发音,以及诗词内涵的解读。书中所选52幅中国古典绘画作品,每一幅皆使用局部画面,呈现画面中最意趣盎然的细节,与诗词、讲解、吟诵一起,引领读者真正走进中国古典文学、艺术的审美与精神世界。
《给孩子的古诗词·讲诵版》是叶嘉莹先生为孩子们准备的一份心灵厚礼,文字、声音、画面融为一体,在“诗教”的传承中,带领读者重返中国古典文化的精神源头。
中国古典诗词会灭亡吗?
我是一位九十多岁的老人,从小就喜欢读诗、背诗,从事古典诗词的教学工作也已经七十年了。这本不是出于追求学问知识的用心,而是出于古典诗词中所蕴含的一种感发生命对我的感动和召唤。在这一份感发生命中,蓄积了古代伟大之诗人的所有心灵、智慧、品格、襟抱和修养。所以,中国传统一直有“诗教”之说。
其实我的一生经历了很多苦难和不幸,但是在外人看来,我却一直保持着乐观、平静的态度,这与我热爱古典诗词实在有很大的关系。现在有一些青年人竟因为被一时短浅的功利和物欲所蒙蔽,而不再能认识诗词可以提升人之心灵品质的功能,这自然是一件极为遗憾的事。如何将这遗憾的事加以弥补,这原是我多年来的一大愿望,也是我决意回国教书,而且在讲授诗词时特别重视诗歌中感发之作用的一个主要的原因。
这本《给孩子的古诗词·讲诵版》,共收录作品218首,其中包括177首诗和41首词,唯一的编选原则就是要适合孩子阅读的兴趣和能力。对于只以刻画工巧取胜者不予选录,超出孩子认知水平者亦不选录,所选诸诗对时代、作家、体裁等数量之比例也没有限制。
曾有人问我:中国古典诗词会灭亡吗?我以为不会。中国古人作诗,是带着身世经历、生活体验,融入自己的理想志意而写的;他们把自己内心的感动写了出来,千百年后再读其作品,我们依然能够体会到同样的感动,这就是中国古典诗词的生命。所以说,中国古典诗词绝对不会灭亡。因为,只要是有感觉、有感情、有修养的人,就一定能够读出诗词中所蕴含的真诚的、充满兴发感动之力的生命,这种生命是生生不已的。文|
张旭(675—约750),字伯高,一字季明,唐代诗人、书法家。
杜甫在《饮中八仙歌》里提到过张旭的草书。和杜甫同时代的朋友中,有好几个人都很喜欢饮酒,而且也都很有才华,于是杜甫就写了《饮中八仙歌》这首诗。
“歌”的体裁没有严格的格律,不像律诗、绝句这样有严格的限制,这一首诗不是隔一句押韵,而是整首诗通篇都押韵。《饮中八仙歌》写八个喜欢喝酒并很有才华的人,有的人用两句写,有的人用三句,有的人用四句,但每句都押平声韵。写李白:“李白斗酒诗百篇,长安市上酒家眠,天子呼来不上船,自称臣是酒中仙。”写张旭:“张旭三杯草圣传,脱帽露顶王公前,挥毫落纸如云烟。”就是说,张旭喝了三杯酒,不管有什么高官贵人在座,他一喝酒就不顾形迹,脱帽露顶。艺术家有时有了灵感,需要稍微摆脱理性的约束,才能够更好地发挥他的天才,所以很多艺术家都比较狂放。张旭写草书,而且跟有名的书法家王羲之的《兰亭集序》还不一样。
王羲之写的是行草,而张旭是狂草、大草,若去看他留下来的墨迹,那真是龙飞凤舞。
可是,从这首诗里看不到张旭的狂放,他只是写“山中留客”。
“山光物态弄春晖”,当春天来的时候,随着云影的流动、阳光的闪耀,山光物态有各种变化,出现各种景致。“莫为轻阴便拟归”,现在天有一点阴,怕要下雨了,但你不要被它所约束、所影响。
辛弃疾说:“莫避春阴上马迟,春来未有不阴时。”(《鹧鸪天》)不要因为天气一变,你就不肯出门了。“纵使晴明无雨色,入云深处亦沾衣。”纵然你以为今天天气很好,是不会下雨的,可是你不知道的是,如果真走到那山林最高深的地方,那里也还会有草木所生出的云烟雾气,把你的衣服打湿。所以不要怕阴天下雨会淋湿你的衣服。这里说的是天气的阴晴,人生也有阴晴,而苏东坡就看破了这个阴晴,不管是阴是晴,我“回首向来萧瑟处,也无风雨也无晴”。(《定风波》)
节选自《给孩子的古诗词·讲诵版》
山中留客
张旭
山光物态弄春晖,
莫为轻阴便拟归。
纵使晴明无雨色,
入云深处亦沾衣。
作者:叶嘉莹
出版社:中信出版社
内容简介:
《给孩子的古诗词》是当今中国古典诗词讲坛影响最大、绝无仅有的叶嘉莹先生的心血之作。
中国古典诗词中蓄积了古代伟大之诗人和词人的所有心灵、智慧、品格、襟抱和修养。中国传统一直有“诗教”之说,叶嘉莹先生亲自甄别、挑选,将自己心目中最适合孩子阅读的兴趣和能力的中国古诗词结集成册。
《给孩子的古诗词》共收录作品218首,不同风格的177首中国古代经典诗作、41首经典词作,以古典诗词中所蕴含的一种感发生命,带给孩子感动和召唤,提升孩子的心灵品质,培养他们成长为有感觉、有感情、有修养的人。“给孩子一部好作品”,实现编者长久以来的夙愿。
《给孩子的古诗词》重绘中国古典诗词版图,确立经典标准。作家、篇目、版本的择选,都体现编者一以贯之、别具慧眼的文学理念与美学目光。以“要适合孩子阅读的兴趣和能力”为唯一标准,严格精心编选。
《给孩子的古诗词》因编者叶嘉莹先生的眼光与公信力,这部选本以其品质的优秀和独到,会给孩子留下一部传世经典。
作者简介:
叶嘉莹,号迦陵。蒙古裔满族人,出身叶赫那拉氏。1924年出生于北京,毕业于辅仁大学国文系。1950年代任台湾大学教授,并在淡江与辅仁两大学任兼职教授。1960年代应邀担任美国哈佛大学、密歇根州立大学客座教授。后定居加拿大,任加拿大不列颠哥伦比亚大学终身教授,并曾于1980年代至1990年代再度赴美,在耶鲁大学、印地安那大学讲学,1989年当选为加拿大皇家学会院士。自1970年代末返大陆讲学,先后任南开大学、四川大学、北京师范大学等客座教授,1996年在南开大学创办“中华古典文化研究所”,设立“驼庵”奖学金。2008年,荣获中华诗词学会颁发的首届“中华诗词终身成就奖”。2013年荣获由中央电视台、文化部、国务院新闻办公室、国务院侨务办公室、中国人民对外友好协会、孔子学院总部/国家汉办共同主办的“中华之光”传播中华文化年度人物奖。
叶嘉莹一生从事中国古典诗词的教研,七十余年来,她的足迹遍布全球各地,她教的学生有幼儿园的小朋友,有大学博士,从青年到老年,有教无类。她擅长以深入浅出的文字,把当代西方文学概念融会、应用于中国古典诗词的探讨和诠释。她天资敏慧,才思出众,加上典雅细腻的文笔,以及浮世坎坷的忧患经历,使她在谈诗论词之际,以直悟配合精析,见解独到,卓然成家。
目录
序
诗
诗经·秦风·蒹葭
古诗十九首·迢迢牵牛星
陶渊明
饮酒二十首【其四】
饮酒二十首【其五】
敕勒歌
陆凯
赠范晔
王勃
山中
送杜少府之任蜀州
宋之问
渡汉江
贺知章
回乡偶书【其一】
陈子昂
登幽州台歌
张旭
山中留客
张九龄
感遇
望月怀远
王之涣
凉州词
登鹳雀楼
孟浩然
春晓
宿建德江
过故人庄
王翰
凉州词【其一】
王昌龄
出塞【其一】
从军行【其四】
芙蓉楼送辛渐
王维
山中送别
杂诗三首【其二】
竹里馆
送元二使安西
九月九日忆山东兄弟
使至塞上
裴迪
华子冈
李白
静夜思
独坐敬亭山
夜宿山寺
闻王昌龄左迁龙标遥有此寄
望庐山瀑布
春夜洛城闻笛
赠汪伦
黄鹤楼送孟浩然之广陵
早发白帝城
望天门山
峨眉山月歌
黄鹤楼闻笛
山中答问
送友人
关山月
月下独酌
长干行二首【其一】
崔颢
长干行【其一】
黄鹤楼
高适
别董大【其一】
杜甫
绝句二首【其一】
绝句二首【其二】
绝句四首【其一】
江畔独步寻花【其六】
江南逢李龟年
赠花卿
望岳
房兵曹胡马
春日忆李白
除架
春夜喜雨
春望
月夜
旅夜书怀
月夜忆舍弟
闻官军收河南河北
缚鸡行
缪氏子
赋新月
岑参
逢入京使
韩翃
寒食
张继
枫桥夜泊
刘长卿
送灵澈上人
逢雪宿芙蓉山主人
弹琴
司空曙
江村即事
刘方平
夜月
戎昱
移家别湖上亭
张籍
秋思
王建
十五夜望月寄杜郎中
戴叔伦
过三闾大夫庙
韦应物
秋夜寄邱员外
滁州西涧
早春对雪,寄前殿中元侍御
卢纶
塞下曲
李益
喜见外弟又言别
孟郊
游子吟
杨巨源
城东早春
韩愈
早春呈水部张十八员外
晚春
春雪
崔护
题都城南庄
刘禹锡
秋词
乌衣巷
李绅
悯农二首【其二】
白居易
问刘十九
观游鱼
暮江吟
大林寺桃花
赋得古原草送别
钱塘湖春行
柳宗元
零陵早春
江雪
渔翁
贾岛
寻隐者不遇
刘皂
渡桑干
杜牧
秋夕
山行
清明
江南春
登乐游原
泊秦淮
陈陶
陇西行四首【其二】
李商隐
夜雨寄北
嫦娥
霜月
登乐游原
无题
高骈
山亭夏日
韦庄
台城
王驾
雨晴
郑谷
淮上与友人别
无名氏
杂诗
钱珝
江行无题
以下宋诗
范仲淹
江上渔者
欧阳修
画眉鸟
王安石
题何氏宅园亭
南荡
封舒国公三首【其二】
北陂杏花
北山
书湖阴先生壁二首【其一】
赠外孙
江上
游钟山
松江
泊船瓜洲
苏轼
饮湖上初晴后雨二首【其二】
惠崇《春江晚景》【其一】
题西林壁
望湖楼晚景
李清照
夏日绝句
陆游
秋思三首【其一】
示儿
范成大
四时田园杂兴
杨万里
春日六绝句
二月十一日夜梦作东都早春绝句
道旁竹
宿新市徐公店【其一】
雨后田间杂纪【其二】
舟过安仁【其三】
南溪弄水回望山园梅花
晓出净慈寺送林子方
小池
小雨
闲居初夏午睡起二绝句【其一】
闲居初夏午睡起二绝句【其二】
入常山界二首【其二】
春暖郡圃散策三首【其三】
二月一日晓渡太和江【其一】
万安道中书事【其二】
桂源铺
朱熹
春日
观书有感【其一】
林升
题临安邸
叶绍翁
游园不值
翁卷
乡村四月
戴复古
江村晚眺
赵师秀
约客
文天祥
过零丁洋
王冕
墨梅
张羽
咏兰花
袁枚
十二月十五夜
郑燮
竹石
龚自珍
己亥杂诗【其五】
雨后田间杂纪【其二】
高鼎
村居
词
白居易
忆江南
张志和
温庭筠
李煜
相见欢
相见欢
浪淘沙令
虞美人
晏殊
浣溪沙
浣溪沙
欧阳修
玉楼春
浪淘沙
采桑子
采桑子
采桑子
采桑子
采桑子
苏轼
定风波
水调歌头
秦观
周邦彦
李清照
如梦令
如梦令
南歌子
岳飞
满江红
陆游
卜算子·咏梅
诉衷情
辛弃疾
鹧鸪天
西江月
鹧鸪天·博山寺
清平乐·村居
西江月·遣兴
西江月(示儿曹,以家事付之)
丑奴儿
生查子214
南歌子(新开池,戏作)
破阵子(为陈同甫赋壮词以寄之)
清平乐(独宿博山王氏庵)
菩萨蛮(金陵赏心亭为叶丞相赋)
蒋捷
杨慎
纳兰性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