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梅竹马(二)

标签:
文化戏说春秋 |
分类: 小说故事 |
http://s2/middle/4af974f7g733f0fef1781&690
(二)
“嗨!靖铭。”
高高瘦瘦的靖铭惊奇地看着她。
“你叫我?”他不可置信地指着自己的鼻子说。
“是呀!”
“我还以为你是哑巴呢,从没见你说过话。”
“你才是哑巴。没有事,我干吗找你说话?”
“那你现在是有事了?”
“当然!”
映映递过他写的那首小诗。靖铭一眼认出这纸条是自己写的,不由得满面通红。
“这首诗是你写的吗?”
“……”
“你不知道‘B公主’最怕蜜蜂?什么不好化,想化蜜蜂。嘻嘻。”映映忍不住笑。
“这……这不过是比喻。”靖铭臊得恨不得地上有个洞,好钻进去。
“她叫你以后不要烦她,她妈妈知道会骂她的。”映映受人之托,忠人之事。
“‘B公主’叫你说的?”靖铭更不好意思了。
“是呀。不是她求我,我才懒得管呢。”
真是不打不相识。因为此事,他们算是正式成了朋友。
上了初中,原来的小学同学,很多是同一间中学。与小晶更是同校同班。
小晶总是要求映映去她家里做作业,好顺便问功课。
经常出出入入,映映在小晶家就像在自己家一样自在。与靖铭也更进一步熟悉。
“映映,在看什么书,这么沉迷。见人都不理。”靖铭回家看到映映,也像见到自己妹妹一样熟络亲切。
映映这才抬起头来:“哦,我在看《静静的顿河》。”
“哗,你不是吧,看这样的大部头。能理解吗?”靖铭从她手上拿过这书。
“有些好像不太明白,只是看看,只找到这本嘛。”
“嗯,从学校借的?”靖铭打开包在书外面的牛皮纸,翻看里面,封底内页,有学校图书馆贴着的小小纸袋,里面插着借书卡。“刚刚读初一,就能借书拿回家看了?”
“不是。初中学生里面,只有我才能借回家看。”映映有点得意。
“哦。为什么?图书馆管理员是你亲戚?”
“我那有亲戚在学校图书馆。”映映放低声音。“我告诉你,你可不能再与其他人说啊,反正你不是我学校的。”
“我保证。快说呀。”靖铭觉得好奇,也随着压低声音。
映映说:“我的教室,在图书馆对面。而我的座位在窗口,刚好看见图书馆的情况。”
“哦。那又怎么样?”
“我常常看见管理图书的梁姨,吃力地把从书店购买回来的书籍搬进图书馆,先盖学校图书馆的印章,然后,分门别类写目录,写贴标,还要把贴标粘贴在书脊上,最后摆放到书架,工作很多,她好像老也做不完。”
“只有梁姨一个管理员?”
“是呀。有时我们放学了,她还在图书馆里工作。所以,我有空或者放学后看见她还在那儿忙碌,就去帮她的忙,写目录,粘贴书标,帮着整理借出还回来的书和新买的图书,把这些书摆放和上架。”
“小孩子倒挺勤快的。呵呵。”靖铭笑起来。
“你笑什么呀。真是的。”映映有点不高兴。
“好!好!我不笑了。你说吧。”
“梁姨很喜欢我,让我喜欢什么书就拿回家看。看完还给她就可以。条件有一个,就是不能让同学知道,她说,若同学知道了也要她让借回家,她会为难。”
“所以,你就有看不完的大部头,呵呵。”
“是呀。羡慕吧?哈哈。”映映也觉得开心。
“觉得你比与你跟一块玩的女孩子都懂得多,都早熟些,大概就是因为你经常看这些大部头。”
“不会吧,那有这样的事。我早熟?”映映有点奇怪。
“借过侦探小说看吗?我比较喜欢看侦探小说。”靖铭避开话题,说另外的事。
“看得不多,只看了一套福尔摩斯探案集和几本波洛探案的。”
“福尔摩斯探案集一套?”
“是呀。梁姨特别推荐我看的,她说看完这套书,提高观察和分析事物的能力,人都会变得聪明些。”
“那你都看完一套了,觉得变聪明了吗?”靖铭其实有点揶揄她。
“好像是聪明一点点哦。”映映笑起来。
“真的?你说说,怎么聪明了?”
“我会察言观色从小处着手破案。”
“什么?破案?哈哈。说说看。”靖铭不禁哈哈大笑。
映映口齿伶俐地叙述“破案”经过。原来是发生在映映班里的事。
上一天,映映看见她们班李小昌从外面走进来,班长气愤地问他,为什么不上体育课?
李小昌说肚子疼,回家拿药去了。
班长走开后,映映问他:你到学校后面的池塘了吧?
李小昌大吃一惊,小声说:说什么呢?我明明回家了。你要是乱说话,你就死定了。
映映说,你要是威胁我,我就告诉老师去。看你脚上的鞋子沾满泥巴,这种泥巴只有学校后面的池塘边才有,因为前几天干塘捉鱼,塘泥堆在池塘边。你敢说不是?
他说:你还在乱说,信不信我揍你。
映映作势要去告诉老师。他害怕了,求映映不要告诉老师。说以后都不再骗她。
还悄悄告诉她说,池塘边的草丛可多蛐蛐了,他捉了好大一只锦头,很好斗的。
原来,李小昌喜欢斗蟋蟀。
他说最喜欢观赏盆内蟋蟀打斗,用两根细长的“逗弄棒”,“挑逗”它们拼搏撕咬。可以什么事都不做,蹲在蟋蟀盆旁边看蟋蟀打斗,半天不动窝。
映映说完“破案”,最后说:“他下午还带了两块糖来,偷偷塞给我了。”
“呵呵,被人家的糖衣炮弹打中了。”靖铭很愉快地开玩笑。
映映却叮嘱他:“你可别乱说哦。我后来答应不告诉别人的。”
“好!好!我保密。行了吧。”
“这还差不多。你也不认识他,其实我也不怕的。”
他俩笑了一会。
“看过红楼梦吗?”靖铭问她。
“当然看过。还是梁姨让我看的呢,她说是中国古代名著。水浒和三国西游,她都介绍我看过了。”
“梁姨对你可真好。”
“是的。不过,她让我在同学面前要叫她梁老师。”
“嗯,叫老师比较好一些。你喜欢贾宝玉吗?”
“不喜欢。他太花心了。”
“那有花心,他对黛玉很好呀,黛玉死了他不知多伤心。”
“就是花心嘛。一会跟玉钏金钏,一会跟妙玉,一会跟晴雯,一会对宝钗很关心。”
“公子哥儿嘛,他算不错了。那你喜欢黛玉?”
“也不怎么喜欢黛玉。太小气了,老是喜欢哭。不过,很可怜她,小小年纪就死掉。而且,她很聪明,诗写得好,这点倒是很喜欢的。我还会背葬花词呢。觉得葬花词句子很美,读了几次,就会背了。”
“哦,还会背葬花词了?”靖铭有点惊奇。想不到这小女孩记性这么好。
映映默想一会,背了起来:
花落花飞飞满天,红消香断有谁怜?游丝软系飘春榭,落絮轻沾扑绣帘。闺中女儿惜春暮,愁绪满怀无着处;手把花锄出绣帘,忍踏落花来复去?柳丝榆荚自芳菲,不管桃飘与李飞;桃李明年能再发,明年闺中知有谁?三月香巢初垒成,梁间燕子太无情!明年花发虽可啄,却不道人去梁空巢已倾……
“靖铭,这句:游丝软系飘春榭,落絮轻沾扑绣帘。写得真美,对吧。”
“是的,词句是优美。不过,你小孩子家家的背这个干嘛呀,悲悲切切。”
“所以,我也是比较喜欢前面几段,后面的太悲了。”映映表示同意。“特别这几句:‘尔今死去侬收葬,未卜侬身何日丧,侬今葬花人笑痴,他年葬侬知是谁?试看春残花渐落,便是红颜老死时,——一朝春尽红颜老,花落人亡两不知!’读了心情不大好。”
“红楼梦里没有喜欢的人?”
“喜欢的人?”映映思索着。“我比较喜欢史湘云,她性格豪爽。”
“你不简单啊。”靖铭赞她。对这聪明的小女孩有点刮目相看。“看过巴尔扎克的书吗?”
“当然看过。他写的书看起来不怎么吃力。名字也好记。”
靖铭有同感。因为他也比较喜欢看巴尔扎克的书。觉得他刻划的葛朗台入木三分。
然而,这小女孩现在看的是《静静的顿河》。靖铭问:“还喜欢看苏联小说?”
“其实,我最怕苏联小说了,名字一大堆,一会父名,一会本名,一会爱称,还有什么昵称,真复杂。不拿着夹在书里写了书中人物名字的书签对着看,简直头晕。就像这本《静静的顿河》,如果不是想看最后到底怎么样,都看不下去了。”
“我上次看你拿一本《战争与和平》在那儿啃,都暗暗惊奇,你怎么搞的?小小年纪看这些书干嘛。”
“没看过的都想看看。因为不是所有同学都可以从学校图书馆拿书看的呀。我当然要好好利用。”
映映觉得跟靖铭很谈得来。因为班里的同学,没一个能与自己这样聊天的。
共同的爱好,十三岁的小女孩映映和这位高中生大男孩成了莫逆之交。
他们经常聊天,谈小说,谈诗歌。有时讨论书中情节和分析书中人物性格。
小晶见他们聊得不亦乐乎,有时想插进去,却又不知说些什么,有时竟有些微妒忌。(待续)
===============
国内旅游趣事
澳洲系列(2)杂谈篇-在墨尔本
澳洲系列(1)-墨尔本/堪培拉/悉尼
|
http://s12/bmiddle/4af974f7g728ddae563fb&690
敏思主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