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句有哲理的话

标签:
闲情偶寄随想杂谈 |
分类: 闲情偶寄 |
一句有哲理的话
有次,晨运结束收拾匕首剑扇时,不知为什么说起学问这两字。
一个拳友说:“有学问好,日间不怕人来借,夜晚不怕人来偷。”
我一听这富有哲理的话,顿时对这个看模样老实到有点木枘的拳友,刮目相看。哈哈。
她讲得真好。这话我还没听人说过呢。民间谚语的丰富,远非我们所能想象,值得我们去挖掘。
是呀,学问藏在自己的肚子里,别人借不去,偷不走,永远是自己的。
如曹子建才高八斗,七步成诗,甚至不假思索地应声吟出的以兄弟为题的诗:
他的才学,试问,日间有谁可以从他的脑袋中借去,夜晚又有谁可从他肚子里偷走?
这个拳友说出的这句话,实在是生活的总结。高!
写到这儿,顺便说说“学富五车”“才高八斗”这两个典故。
“学富五车”“才高八斗”,是人们常用来称誉或形容他人的知识渊博、才学高深。
古时的书都是用竹简(片)刻字的,把刻好字的竹片用绳串起来,就成了书。
竹简始于公元前十一世纪的周代,流行至公元三世纪的东晋。是中国最早的真正意义上的图书。
在春秋战国时代,出现了学术上百家争鸣的局面。竹简成为各家著书立说的主要形式,得到了极大的发展。出现诸子百家的盛况。
成语“学富五车”其实就指五车竹简书。
“五车”出自《庄子.天下》篇:“惠施有方,其书五车,其道舛驳,其言也不中。”说的是战国人惠施方术甚多,却杂乱不纯,而言多不当。所谓“其书五车”是指他的藏书丰富可装五车。
当然,古代的车与我们现在的车不同——肯定没有现在的车这么大,呵呵。但拥有五车藏书也真够了不起,人们称之为饱学之士了。
“八斗”是南朝诗人谢灵运称颂三国时曹操之子曹植时用的比喻。他说:“天下才有一石,曹子建独占八斗,我得一斗,天下共分一斗。”从这句,我们可以知道,谢灵运虽然称赞了曹植(曹子建),而谢灵运对自己的才学,也是颇为自负的,我甚至觉得,他有点夜郎自大。呵呵。
后来,人们便把“才高八斗”,比喻高智商的才学超群的人了。
唐代著名诗人李商隐在《可叹》诗中写道:“宓妃愁坐芝田馆,用尽陈王(即曹植)八斗才。”诗中就借用了“才高八斗”这个典故。
我这纯属闲说。
==============
敏思主页 同程博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