黑龙江记游(5)在天津
(2009-05-07 10:18:51)
标签:
旅游承德黑龙江 |
分类: 我的旅游 |
在天津
因会务组买不到直达北京的火车票,要先从牡丹江市坐车到天津,再转北京。
下午二时四十分车到天津站。我想找旅馆住下,次日到北京,领取会务组北京工作人员代购好的车票,转车回家。
出了天津站,刚刚站定,还未分清东南西北,便有一个手抱介绍某旅馆住宿条件如何优越硬纸牌的女人主动搭讪,口若悬河,介绍她的旅店。我看她浓墨重彩地化着很浓的妆,心里有点犹豫。那女人看我举棋不定,老催我快走。我说:“我先跟你去看看,若不合意便不住,可以吗?”她说:“行!”我迟迟疑疑地跟着她。她快步前边走,又去兜搭刚刚下火车的另三个男旅客。
我慢慢地走着。走到一个售票亭子边,突然,一个男人走近我身旁,躲在那女人看不到的亭子角旁,小声却清楚地说:“不要跟她去。她的旅馆是个体,被封了两次。”我打量说话的人──穿件不合身且有点脏兮兮的短袖衫,敞着怀,手粗脚大,面色黝黑,体形壮实,成个地头蛇的架步。我有自知之明,很清楚自己欠点斤两,不敢自认强龙,心知压不住这地头蛇,心里先怵三分,怕弄不好被他骗或打。只好小声问:“你有好介绍?”他说:“我们到那边商量去。”他走出来站在街道,指着前边右方。
最先拉我住店那女人没搭上三个男客,回头招呼我。我说:“你先走,我想歇歇再走。”她望望站我身边的大汉,不高兴地说:“没啥,请便吧。”
大汉把我带到不远处**酒店,对门口两个女人说:“瞧!我又带来了一个。”
那口吻甚似拉皮条的,我听了心里着实不舒服。
那俩女人笑着说:“谢谢啦!”又对我说:“您请交10元押金。拿这牌子上六楼。”
我抬头看高高坐在台阶椅子上的俩女人。走的近了,才看到其中一个半老徐娘不知搽了几斤粉,满脸白白的一层。画了两条粗粗的眉,涂了两片红红的唇,胭脂水粉毫不吝惜地往上抹。但下巴、脖子处的肤色黄黄黑黑不敢恭维。跟刚才拉客住宿的女人相比,有过之而无不及。
不知为什么,当时可能有根筋错位吧,站在门口的台阶下,我很不礼貌地好像有点迷糊地盯那跟我说话的女人两片红唇开开合合,只知道说叫我交钱,呵呵。我赶快交出10元钱,接过一个墨绿色的小牌子。
转入门后,是一道楼梯。楼梯旁的墙壁有一行向上斜写的字:楼上国营旅店,代办车船机票。我放心了些。
上到四楼,看到有**旅店字样,我直走进去,一女迎出来。我把手里的小牌子一举,她扫兴地说:“往上走。”
到五楼,***招待所,有人迎出来,我又进去。那人看了牌子,说“有牌子的是六楼。”
交了10元押金,你不想住这么高还不行。六楼是**旅店──他们有高招,派人在门口设摊揽客。
顺利办好手续,进到房间。有两女一男和一个小孩在。
服务员指着左边靠里的床位说:“这床空着,你住吧。”原来是大通铺。
我刚放下东西,那几个问我,准备住多久?才来吗?以前来过没有?
我一一作答。顺便打听有什么地方好玩的。
他们说有个百货大厦,新开张的,可以看看。坐公共汽车或中巴都可以。又告诉我,他们晚上离开,坐车到内蒙齐齐哈尔。
我去冼手冼脸回来,他们说:“若要出去,东西可拿去寄存,免费的。”
我按他们的指点,拿东西去存好,便上街了。
坐公交车到和平路,又坐车从和平路转江滨路回旅店。看看时间,已到晚餐时间。
反正一个人,一人吃饱全家不饿,走到什么地方都可以解决吃饭问题。
看到一间饭馆,上面写《猫不闻面店》。推门进去,叫一碗鸡肉面。肉是冷的,硬硬的一块,上面有层白白的凝固了的脂肪,面条粗粗的一大碗,也是冷的。我吃了不到一半,喝了一点汤。看那碗很大,涮得又不干净,一圈黄色,实在反胃。便不吃了。
北方的碗可没广东的那么秀气,老是很大的碗。一起在那店铺的有一个约莫十岁的小孩,他就津津有味地吃了与我同样的一大碗,一方水土养一方人,我自叹不如。
本想找家正宗的《狗不理包子》尝尝,也没有了胃口。《狗不理包子》已够可以了,还来个《猫不闻面店》(老实说:那店里的烹调手艺,着着实实是名副其实的“猫不闻”)。不明白为什么命名食店和食品,要和猫狗挂钩?也许特别钟情猫猫狗狗吧。呵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