黑龙江记游(2)地下森林

标签:
旅游承德黑龙江 |
分类: 我的旅游 |
黑龙江记游(2)地下森林
会议组织游览地下森林。从镜泊湖外经疗养院到国家森林管理局镜泊湖管理区的森林公园,刚好一个小时。
地下森林是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又称“火山口原始森林”,位于镜泊湖西北约50公里处,坐落在张广才岭东南坡的深山内,海拔1000米左右。从东南向西北排列着七个火山口,里面长满了林木,这就是“地下森林”。
据科学家考察得知,这些火山口由东北向西南分布,在长40公里、宽5公里的狭长形地带上,是一处20公里长的条带状地区。它们的直径在400米至550米之间,深在100米至200米之间。
我们的专车驶进镜泊湖管理区的森林公园后,在里面泊好车,看见一些村民在做生意。有东北特产松子和木耳出售。松子有生的有炒熟的两种。还有小松鼠,每只8元至10元不等。
跟着黑龙江会议接待的同志,沿山路上行。见识了地地道道的东北松——很大很直,青翠苍劲。
还有白桦树。但这儿的白桦树没有象我在书上看到的高大挺拔的雄姿,却都是细细小小的。
白桦树皮也不是一块一块的,却是一小条一小条的。大概不像书上说的那么神──可以作书写用的纸。
转上更高一层石阶,远看山腰处有一层淡淡的紫雾,心里正惊奇。走近了,却原来是一片淡紫色的山花,间中点缀几枝深紫的笤条,浓淡相间,似一层淡紫轻雾,却又幽香扑鼻。
大自然的鬼斧神工使人惊叹,美不胜收的自然景致使人流连,几忘今夕何夕。
我们是沿人工砌筑的不很规则的石阶一直往山上走的,一直走了一个多小时,累得够呛。
登上火山顶时,眼前出现一个个硕大的火山口。我们站定了,欣赏这尚未受到污染的自然景色。
我们围拢来,站在山顶俯瞰三号火山口。三号火山口是这座火山口中最大的,直径达500多米,深达200米,地下森林所构成的奇观在这座火山口表现得最充分。
向下望去,只见陡峭的内壁上,举世闻名的“地下森林”,林木郁郁葱葱,青翠欲滴。
据说,地下森林中蕴藏着丰富资源,有红松、黄花落叶松、紫椴、水曲柳、黄菠萝等名贵木材;有人参、黄芪、三七、五味子等名贵药材;有木耳、榛蘑、蕨菜等名贵山珍。
关于地下森林的成因,众说纷纭。我觉得,如下的说法比较可信:就是认为地下森林是火山爆发后,火山口的内壁岩石,经过长期风化剥蚀,与熔岩底铺着的因年深日久浮土积淀及火山灰积聚,形成了很肥沃的土层。而衔着各种植物种子飞越火山口的群鸟,则成为天然播种者,年深日久,火山口的内壁上,终于长满了树,形成了森林。
几百年来,树木生长在坑底下,并沿火山口一直生长,一层一层的生上来。
变成上层林木的树根就长在下层林木树梢上的奇异景象,尉为壮观。
我们在山顶看到一棵大松树,向火山口里面伸去的枝干很光滑。大概曾有不少人坐在那儿摄影留念过吧。我提议每人照一张,便作为第一位,坐在伸出的枝干照了相。大家都轮流照了。
看了一会火山口的地下森林,便下山。下山好像比较舒服些,不那么累。
下到半山腰,看到一个大岩洞。洞口有块约40CM×40CM的铁牌,白漆底红漆字:熔岩隧道。
我们顺着人工刚开出的正在施工有些还未砌好的石级走下去。石级极陡,我们小心翼翼地向下走到已经砌筑好的低处。
因最下面还未砌筑石块,没法下到最底层。便站定看看底下及顶上的树木,议论了一会。
向下望着林木森森的火山口底,隐约看见火山口底比较平坦,似乎无奇可赏。
只是发现这暗藏的火山熔洞内气温反常,酷夏天气下来,却觉得十分清凉。
我们站在这里,可以尽情想象万年前炽热的岩浆从此处喷出的壮观景色,感受大自然巨大无比的威力。
大家都惊叹地下森林树木的奇异,深觉大开了眼界。
特别难得的是这儿刚开发,没有受到污染,原始森林的空气非常非常清新,大家都说,若长年住在这种地方,肯定延年益寿。
全国各省及部属高校有关代表参加的研讨会,其实开得很辛苦,因为安排白天去游览参观,所以,常常中午吃完饭不休息宣读或阅读论文,晚上饭后立即开会讨论,常常弄到很晚。
然而,大家都想白天多游览些地方,毫无怨言地捱更抵夜。呵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