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秦始皇统一天下,到末代皇帝溥仪退位,在这长达2131的历史中,我国先后共出现了422位“正统”皇帝。
这些皇帝来自中国各地,涵盖了绝大多数的省份,可偏偏就有这样一个大省,两千多年来愣是没有出过一位皇帝。
这就是有着“齐鲁大地”之称的山东省。
山东历史悠久,大禹将天下分为九州时,就有对山东管理的记载。商朝时,王廷因水患而多次迁徙,其中两次迁到了山东。
西周时期,著名的姜子牙“姜太公”就被封在此地,国号为“齐”;周武王的弟弟周公则被封在了鲁国。因为山东包括了齐、鲁两国的大部分疆域,这便有了后来“齐鲁大地”的美誉。
千百年来,山东省在我国一直具有举足轻重的地位,只可惜未能诞生一位帝皇。这是为何?
历史上,出自于山东的政治家、军事家数不胜数,大家熟知的有:诸葛亮、戚继光等。这从侧面反映了一点:并不是山东没有能力出皇帝,而是因为山东人选择了另外一条道路——辅政。
这一思想或许是受到了当地大家族“孔子家族”的影响。
从刘邦将孔藂封为蓼侯算起,众多皇帝都为孔子的后裔加官晋爵,孔子本人的地位更是水涨船高。
汉武帝时,国家决定官方祭拜孔子,后来演变为皇帝亲自祭奠,孔子的封号也渐渐变多。后来的历朝历代在盛世时期,一度每个县都要“立孔庙”。
山东是儒学思想的发源地,儒家对于“忠君爱国”是十分看重的,所以任何谋逆、叛乱的行为,在这片大地上很难发生,如果真有人做出忤逆的事情来,必定会受到万人的唾弃。
由此,我们也能知道,为何历代帝皇们如此尊敬孔子以及其后人,并且在民间设立“孔庙”了。
加载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