走进济南气象科普馆

标签:
济南气象科普 |
分类: 科普 |

展览从远古气象开始讲起,带我们进入气象学历经千百年发展的历史。代表天气现象的甲骨文告诉大家,古代仅用一个形象的符号,就能表示雨夹雪,让我们不由感叹古人的智慧。他还告诉我们,关于“霾”的最早记录,要追溯到殷商时期,但当时霾主要由扬尘引起,现代的霾则伴随着工业污染,成分上古今有很大差别。
从最原始的黄帝内经到今天的诸多高科技,这门古老学科已经发生翻天覆地的变化。随着气象史走进当下,大家可以观摩人工影响天气的模拟展示,还在光电模拟天气灾害的效果现场,观摩了解了气象灾害的发生和预防知识。
在气象科普馆中心位置,立着一个方方正正的“大家伙”。这是馆里的“镇馆之宝”——“cray-el98”型超级计算机。别看它和家中的冰箱有颇为相似,但其价格比整个科普馆造价还要高,当时的售价是980万美元。为提高我国中级数值天气预报的水平,我国早在1985年就开始和美国克雷公司接触,希望引进这台超级计算机。由于国外对这种高精尖技术严格管控,从那时起,国家气象局、中国仪器进出口总公司与克雷公司经历了近10年共48次谈判,终于在1994年把这个“大家伙”请回国。当年把这台计算机购置回来时,美国还专程派了2个专家24小时跟踪防止我们用于军事方面的使用。
从一楼大厅到达二楼展室过程颇为有趣。被设计成“时空隧道”的电梯两侧安装了全景电子屏设备,仿佛来到“人造大自然”之中,短短几十秒的穿越过程有着移步换景、环环相扣的美妙。不知不觉中就到达了目的地。这样的设置,在表现形式上融入交互式的互动展品,体现了在“乐”中“学”的科普教育理念和现代科普思路。通过电子触屏,观众可自行了解科普知识。让人觉得有意思的是,不仅有手触电子屏,地面还设计用脚可以控制的电子屏幕。在气象体验区,设计了这种电子屏幕,可以自行选择“暴雨、雪、闪电……”等9个气象选项,在里面感受当暴雨、雪、闪电……等气象降临时的声音与图像。展馆的二楼有不少气象互动游戏,如人工降雨、击掌喷泉等,可以让观众亲手操作。骑行游戏、知识抢答,让大家可以了解到平时容易忽略的气象知识。而在天气预报大厅里,每一位到场的观众都可以充当天气预报主持人,体验从电视上看到的天气预报主持人工作环境和工作过程。我也饶有兴趣地体验了一把当气象主播的乐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