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想
(2009-02-27 22:54:26)
标签:
杂谈 |
在沪,偶遇毛卫宁导演,在忙于一部40集大戏《上海,上海》的前期紧张筹备。
曾经与毛导合作过,岁月如梭,想想,也已是读大学时的事情。却不曾想到,毛导给与不低的评价,甚对各场次的台词记忆犹新,诵背如流,感动至此。
从02年《誓言无声》一季,到08年二季,到《梅花档案》、《谁为梦想买单》,再到刚刚在沪结束播出的《身份证明》,至今,毛导七次获飞天奖,已是一位身价不菲,名声大噪的导演。
上海投巨资拍摄40集大戏《上海,上海》,慎重选导。请北方导演或许不通上海历史,请上海导演或许不客观,最终,请到毛导,这位太太是本地人的“半个上海人”,毛导欣然接受。允诺已久,静心家中,博览历年来表现上海,跟上海关联的所有影片、剧目,《花样年华》、《色戒》、《上海往事》……知己知彼,其用心不得而知。
对于一个导演来说,他用磁带或是胶片来打草稿,用同样的方式择选,否定或者淘汰一个个不满的方案。如果没有在不经意的背后经历过摩拳擦掌,又奈何去体验真正意义的创作过程,去寻求艺术表现的方案。世事万物,皆无无缘无故,今天,我仍看到他那种实在无法用准确字眼去表达的认真,看到他对艺术的那种崇拜,对所有追求的那一股执著劲头。如此敬业,令人钦佩。

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