呵呵!无论到哪里旅游或是工作,都会将各地的口味,地方特色,深挖出来,品尝一遍。
妈妈曾一度为我担忧:主食吃的少,身体?健康?
我的闺中蜜友,挚爱亲朋,则异口同声一句话:“您别为爻爻担心,她,可是会生活、懂享受!”哈!这句话,着实让妈妈放了心,且常忆,常新。
前一段,去了南方,旅游,工作二合一。这里说说美食:
(石耳):生长在山上的石头缝里,难采,稀少,营养比一般人工培植的木耳高得多。
(石鸡):生长在山里石头间、阴凉处的蛙类,口感滑嫩,味道鲜美。
(甲鱼)野生的:裙边很粘,胶质感极强。汤头浓而鲜。想想过去有个曾做厨师的朋友透漏:餐厅的汤为何喝起来不感醇厚,是因为汤头都被厨师给喝掉了,我们喝的那是二道汤。呜呜!。。。
唉! 淋淋散散不知写了些什么。
——
曾经,读过唐鲁孙先生的著作《唐鲁孙谈吃》。唐先生自称:“寡人有疾,自命好啖,别人也称我馋人。所以,把以往吃过的旨海名撰,写点出来,也就足够自娱娱人了。”
赏唐先生“馋人说馋”,记得曾将一盘“重庆凉粉”写得我这位看客是:形象浮及眼前,口水咽了又生。可见功力之大!哦!大师乃大师,自叹不如矣!
加载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