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滇西往事》在央视的播出今晚结束了。
这些天来,连续接到很多朋友的来电祝贺,其中不乏有赞美之词。尤其是在看了今晚《影视同期声》播出我的专访以后。大家觉得这部反映抗日的电视剧虽以男性角色为主,但素心这个角色很有激情,印象深刻,特别是前半部吸食鸦片的戏“很是那么回事”……
感谢大家的关注!
我每一集都认真看过了,是随着央视的播出一起看的。这也是我第一次看这部戏。其实,在开新闻发布会、接受《影视同期声》和《影视俱乐部》的访问那天,我就已经从制片人那里拿到给我们留做纪念的《滇西往事》的整套碟片了。但是到今天,我仍然没有打开过——
我是这样想的,从去云南腾冲紧张拍摄八天结束后到现在已近一年多的时间,终于在央视播出了,未免有些兴奋。但是,我希望自己平静地在看,象观众随着播出在看一样,客观的,公证的。
演员需要总结——
中央戏剧学院毕业后,有人曾经问过我,你觉得学到什么了?
“取舍”。我回答说。
当一种好的表演观念形成以后,接下来,就要在实践中做进一步“选择”了。确定哪些是好的,对塑造人物有帮助的,是要的;哪些是不好的,对塑造人物起不到好作用的,是不要的。
比如,大家说我吸食鸦片的戏很真实,关于这个说法我比较听从长者的意见。导演的、我的老师的,和妈妈的。因为,这种状态离我的生活实在实在太遥远了,我除了看些相关的片子,找些资料外,只能是听听他们拼命搜索记忆后的描述,毕竟,那样的记忆离他们更近、更清晰一点。
但是,我总结,如果把整个吸鸦片的过程分解为三部分(赌瘾发作——迫不及待地接过来吸——吸进去后鸦片起了作用)的话,前两部分比较完整。后一部分,我当时的逻辑是:深深地吸进一口,缓缓的,——留足了吸到身体深处,让“烟”味充分吸收的空间,然后放下气来,整个身体松懈下来,满足了,踏实……
看过片子,我觉得有些遗憾,问题出在最后部分。等于从表象上看,伴随着“我吸进鸦片后的满足”,我呼出了一口气以释重负。恰恰,问题出在呼出的这口气上,因为,我吸进去的“烟”随着气息会呼出,对于吸毒的人,简直太奢侈了!(吸烟的人懂得这个道理)这是我在有了相对正确的表演观念后,在这一步实践的“取舍”上出的错。(如果我会吸烟就好了!我恨不得在想)
……
艺术是遗憾的。这样的问题会有,真的还会有。
——尽量避免。尽量、尽量……

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