切莫邯郸学步,俞敏洪董宇辉口误在山西

没人说,我来说。
5月20日前后,“东方甄选”俞敏洪和董宇辉来到山西宣传卖货,引起各界热捧。事先,他们肯定做了大量功课,写了后来被大加赞誉的宣传语,确认无误之后,就自信满满地披挂上阵。
图片
一进入云冈石窟院内,俞敏洪、董宇辉连声云冈,“冈”字发音是三声。不仅如此,云冈石窟研究院院长、硕士张焯,也读成了三声“gang ”。
董宇辉录制视频也先秀了一把引用余秋雨的诗句:“万卷阅尽尊北魏,此生只为拜云冈”,再次将冈读成了三声。
实际上,无论是当地方言还是普通话,云冈的“冈”都不读三声“gang ”,而是读(gng)刚)。
请关注
俞敏洪英语没的说,北京大学毕业,还纠错了五台山的英文指示牌。董宇辉初中才开始学英语,经过勤学苦练,“懂得了英语的光辉”,成为全国有名的新东方英语老师,被俞敏洪赏识重用,一下光辉四射。他们的英语可能都很标准,朗朗上口不会读错,或许是全国的顶级标准,但是,但是,不该对母语汉语存在主要误读,甚至就在云冈当地把最重要的汉语词汇“云冈”读错了。云冈,云游在冈上的名人不该出错,产生误导,失去了更好地传播云冈文化和自身素养的机会。
图片
我在2008年5月去过一次云冈,感受到这里的历史底蕴无比深厚,得到心灵的震撼。也和张焯院长有过简单的交流,觉得他是学者型的人士。不过其他个别工作人员文化素质一般。
董宇辉文章和视频又说:“北魏鲜卑族在距离今1500多年前,就在如此狭小的时空内,修建出一尊又一尊的高大挺拔的佛像。”这段描述再次得到国人的赞美和追逐。
图片
如果这样说,唯独凸显甚至夸大了鲜卑族的作用,作为鲜卑族的东北老乡——吉林德惠鳇鱼岛人的笔者王锦思,不知是否该高兴还是不高兴。
但是,董宇辉这样说,低估和忽略了其他民族的作用和贡献。事实上,不是只有鲜卑族“修建出一尊又一尊的高大挺拔的佛像”。
鲜卑族来自东北大兴安岭,首领拓跋珪,公元398年建立北魏,都城平城(今山西大同市),是中国历史上第一个统一北方的少数民族王朝,彼时学习中原文化,吸收儒家礼仪律令,崇信佛教,革除旧习,这是促进我国各民族交往融合的重要时期。汉族大儒之女冯燕深明大义,深深地影响了文成皇帝拓跋濬。他聪明敏达,风仪异常,平定内乱,休养生息,亲民减负,改革官制,恢复佛教。在吉林省鳇鱼岛附近的榆树市曾经出土过鲜卑黄金图腾,现在被作为锡伯族的徽章。图片
这时,不少佛教信徒从华北、关中及河西等地而来,如侍奉道武帝和明元帝的道人统法果出生于河北赵郡,提出“皇帝即当今如来”的思想。沙门统昙曜等来自凉州,为西域克什米尔人,形象当是“西相东魂”。文成帝拓跋濬令昙曜开凿佛教传入中国后第一处大型石窟、皇家寺院——云冈石窟,历时40年,参加开凿人数多达4万余人,就连当时狮子国(今斯里兰卡)的佛教徒也参与了这一伟大工程。云冈石窟,气势宏大、雕饰瑰丽,促进了佛教的兴盛,不愧为艺术宝库。
图片
综上所述,鲜卑族只是来自东北建立北魏王朝的少数民族统治者,其时建设的许多文化古迹,是鲜卑族主导、各民族共同完成的。最主要的五尊大佛据认为是代表北魏鲜卑族的五个皇帝,是为昙曜五窟。不管是不是独立建设的云冈石窟,鲜卑族都是这座宝库的最大主角。
董宇辉说“在距离今1500多年前”,也有些拗口,“距今”或许更好。
他又说“在如此狭小的时空内”。狭小空间尚可,时间岂能狭小?
“修建出一尊又一尊的高大挺拔的佛像”,也不甚贴切。如果“修建”石窟可以,佛像更适合“雕刻”等词汇。
图片
如果这样修改,也许更为完善:“北魏鲜卑等各个民族在距今1500多年前,就在如此狭小的空间内,雕刻出一尊又一尊高大挺拔的佛像。”
当然“东方甄选”这次为山西的贡献巨大,有目共睹,如果锦上添花好上加好岂不更好!在此向俞敏洪董宇辉问候,相信新东方的目标也是------------英语好,汉语也要更好!
王锦思,吉林德惠鳇鱼岛女神岛人,北京锦标堂主、中国收藏家协会分会副会长、文庙书院建设者、收藏山西东北等地等主题文物史料,著作十余部,举行各种展览,倡议九一八全国鸣警报,追讨流失国宝,呼吁建立汾河博物馆、孟母文化博物馆、儒商博物馆。微信:jinbiaotang4979 ,wjinsi@sina.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