德惠设县时间考
(2010-01-11 16:22:34)
标签:
杂谈 |
德惠设县时间考
曲祥仁
德惠县设于清朝末年,到现在有近百年历史。对德惠设县的具体时间,有不同说法:有说宣统元年的,也有说宣统二年的,还有说宣统三年的。
伪满康德四年(1937年)编的《长春县乡土志》上载:“宣统元年,又将怀惠乡全部及沐德乡之四、五、六、七等甲划出设德惠县”;伪满康德八年(1941年)修的《长春县志》上写:“宣统元年将(怀惠)乡全部划出另设德惠县”;高阁元1982年4月写的《德惠县自然屯名称剖析》一文说:“德惠是在1909年(清宣统元年)从长春府分出怀惠乡全部、沐德乡八个甲中的四、五、六、七甲,以及‘东夹荒之地’组成的。”此为宣统元年说。
伪德惠县内务局1937年4月编的《德惠县乡土志》中载:“……怀惠沐德二乡,宣统二年,即以该二乡由长春府划出设治于大房身,曰德惠县。”吉林人民出版社1984年版《吉林省概况》(稿本由德惠县提供)上说:“1910年(清宣统二年)将沐德、怀惠二乡由长春府划出设县治……名为德惠县。”此为宣统二年说。
中华民国20年(1931年)编的《东北年鉴》,在“德惠县”这个条目下写道:“清宣统三年设县,治大房身。”此为宣统三年说。
德惠县究竟设于何年?经考证,既不是设于清宣统元年(1909年),也不是设于清宣统三年(1911年),而是设于清宣统二年,即公元1910年。
有档案记载:清宣统二年三月初九(1910年4月18日),吉林巡抚(清朝省级行政长官,相当于今天的省长)陈昭常《为吉省添改民官各缺体察情形酌量更易并请添设双阳德惠两县折》(折、奏折,古代臣下向皇帝奏事的专用公文,相当于今天的请示,此件存于吉林省档案馆)上奏清政府,折曰:“……又,长春一府之区域,其广虽逊于吉林府,而繁盛过之。光绪十六年(1890年)间,已有分防朱家城(今德惠市朱城子街)照么(清朝官衙名称。朱家城照么分防怀惠、沐德两乡民人事务)之设,迄今生聚教养又二十年,人民富庶,较昔为倍;且其地形狭长,东西四百六七十里,府治偏于西南,宜于东面分沐德、怀惠两乡(当时长春府辖沐德、怀惠、抚安、恒裕四乡)与东夹荒之地,以为县治,即名曰德惠县。”宣统二年四月二十七日(1910年5月24日),清政府内阁会议政务处议复(复,清朝公文文种之一,相当于今天的批复)吉林巡抚陈昭常:“贵府奏酌易吉省添设民官各缺并请添设双阳德惠两县折于本年四月十六日具奏,钦奉谕旨:‘著依议。钦此。’”(“著依议。钦此。”为宣统皇帝的御笔朱批,原件存于吉林省档案馆)。宣统二年五月二十一日(公元1910年7月4日),吉林民政使司(清朝的省级民政主管衙门,相当于今天的民政厅)将以上批文移(移,清朝公文文种之一,相当于今天的通知)知西路道(当时吉林省设四个路道,长春府归西路道管辖),并札饬(札、饬皆为清朝公文文种。相当于今天的指示、命令、令):“查照施行。”同时,吉林民政使司还移知西路道:“新设双阳、德惠两县业经奏奉议准,自应分别遴员试署,以资治理……德惠知县一缺,拟委留吉(吉林省)补用(候补)知县管尚勋试署。”宣统二年五月三十日(公元19l0年7月6日),吉林民政使司又移文委任候补知县由升堂(中华民国二年即1913年2月6日——7月22日任德惠县知事)为新设德惠县的勘界委员。“知县尚勋于七月十三日(1910年8月17日)由省赴任,知县升堂遂会同驰至长春,与知府厚琦会商分界事宜。”八月初七(公元19l0年9月9日),勘界委员由升堂、长春知府何厚琦、农安知县茹临元,在长春府财务处开议府县分界,并经电请吉林民政使司同意后,“知县升堂遂同知府厚琦、知县尚勋驰赴德惠县界,亲行察勘……八月二十三日(1910年9月26日)商勘完竣”、“立定界址”,“即以大房身为县城基址。知县尚勋即在大房身镇暂借歇业商铺(广裕泉烧锅)设立衙署(衙署.清朝官府名称,也叫正堂,县衙,相当于今天的县政府)。”德惠县首任知县管尚勋于宣统二年“七月二十一日(1910年8月25日)到任启用关防。”(关防,印、印章、公章。当时德惠县印的印文是“德惠县之关防”)
档案中的这些记载足以说明,从奏请设县,到清政府批准,从知县赴任、县界勘竣,到县衙选定、知县上任,都是在宣统二年完成的,并不涉及宣统元年和宣统三年,德惠县设于清宣统二年(公元1910年)无疑。(注:引号内文字来源于书刊、档案原文;奏折原文无标点,标点符号为作者所加;括号中文字是作者为便于理解所加)。
随文附上德惠火车站水塔照片一帧,是1932年拍的,用以支持《德惠党史文汇》第二期作者含义《关于<德惠党史文汇>第一辑中几个问题的看法》中关于德惠站水塔的观点,这种积极辩驳谬误,申明真相,还历史本来面目的精神,可赞,可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