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庆期间天安门广场有些脏

标签:
杂谈 |
请不要弄脏天安门广场!王锦思国庆六十周年的天安门广场游人如织,大家喜气洋洋地欢庆祖国的生日。在这种神圣庄严的场合,需要我们倍加爱护和珍惜,这也是体现爱国主义精神的一种形式。但是不和谐的是,许多垃圾被遗弃在天安门广场,甚至国旗被扔在地上任人踩踏。就在10月1日庆典当天,天安门广场有来自全中国和全世界的数万观礼嘉宾,他们无疑热爱祖国、能力杰出、素质超群、道德高尚,是各行各业的楷模和精英,但是当他们退场后,有一些嘉宾却不合时宜地留下了白花花的报纸、矿泉水瓶和塑料盒等各种垃圾。据悉仅仅15分钟,环卫部门就把8.6万吨垃圾收集清理完毕。其实除了鸽子粪,其他垃圾都应该由观礼人员主动带走,甚至捡拾带走,8.6万吨本该可以避免。但是我们在欢庆国庆六十周年喜悦幸福之余,还是留下了遗憾。而在游人进入天安门广场后,垃圾更是体现了“井喷”态势,根本无法遏制。王锦思
据悉,国庆六十周年黄金周在天安门广场遗留的垃圾有四大类:广告纸、报纸、饮料瓶和包装纸,小孩还乱拉乱尿,口香糖和痰迹更是随处可见。每天上百人散发几十万张各种小广告,其中以旅游广告为主。清洁工前面扫过去,发小广告的在后面发,扫的还没有发的快。随手丢弃垃圾的人认为清理垃圾“那是清洁工干的事”。每天几十吨的垃圾让环卫部门有些不堪重负。环卫工人为此感慨,“扫一遍不一会儿就又是一地,所以总停不下来。”他们必须从早干到晚,没有轮换,没有休息,甚至没有固定的作息时间。
早在1994年10月1日国庆节的天安门广场就有上百吨的垃圾,口香糖残迹随外可见。但同一天,日本广岛举行亚运会开幕式,5万人的体育场没有一点垃圾。国外媒体惊叹:“可怕又可敬的大和民族。”该带走的被扔下,不该带走的被哄抢。2000年10月18日,人民大会堂旁边的上千盆鲜花被洗劫一空,大都是居住在附近的平常热情好客的大爷大妈蹬着三轮车拉跑的。据说天安门广场清理垃圾每年都较过去一年国庆节减少,但是时隔多年以后垃圾还是如此之多,不堪入目不堪入心,无疑值得我们反思和警醒。
最让人不能容忍的也许不是乱扔垃圾,而是游客在天安门广场对于国旗的亵渎和玷污。国旗是一个主权国家的标志,代表着一国的地位和尊严,每当举行重大的国事活动,或者运动员取得了优异成绩,看着国旗徐徐升起、高高飘扬,由衷的欣喜和自豪会在心中久久激荡,天安门广场升国旗更是引人入胜。《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旗法》第十九条明确规定:“在公共场合故意以焚烧、毁损、涂划、玷污、践踏等方式侮辱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旗的,依法追究刑事责任;情节较轻的,参照治安管理处罚条例的处罚规定,由公安机关处以十五日以下拘留。”在美国等国看升旗,观者全体肃立,向国旗行注目礼,声情并茂地哼唱国歌,让人受到强烈感染和震撼。但是在天安门广场的一些人把看升国旗当成“看热闹”,相互拥挤,甚至在买来的国旗上涂抹乱划,或坐在屁股下面,乱扔在地上,任人践踏,有的国旗最终成为残片。殊不知我们民族的脸面、祖国的尊严就在这小小的国旗上面,如此对待岂不自损人格和国格。王锦思
自古以来,中国就是“礼仪之邦”,首都更以“首善之区”引领全国。礼仪一个重要的表现方式是对社会公德的遵守。中国游客的素质在海外,甚至在港台地区屡遭诟病,就是因为缺乏公德、行为低俗,难以让人尊重,这也是近些年来中国从国家总体实力上排名位居前列而国民素质考评落后的主要原因。为此国家旅游局公布的当下网民最为诟病的旅游不文明行为中,“随地吐痰、随地乱扔垃圾”居于首位,并推出了旨在提升我国公民旅游文明素质的《中国公民出境旅游文明行为指南》和《中国公民国内旅游文明行为公约》。王锦思
中国的现代化与和谐社会的建设目标异常宏伟,但是却任重而道远。我们不仅要在现代化建设的硬件上和世界先进水平同步,更要在国民素质方面向世界先进水平学习。如果每一个中国人都能有环境保护意识、公共道德意识,自觉维护公共环境的清洁,不仅可以大大减轻清洁工的劳动量和劳动强度,也可以培养自身良好的卫生生活习惯,这样中国离真正的现代化国家与和谐社会的目标为期不远,也能全方位获得世界其他国家的尊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