贬损中国足球不符合体育精神
(2008-08-20 13:00:26)
标签:
杂谈 |
贬损中国足球不符合体育精神 | |
2008年08月18日 |
|
8月15日,中国女足0比2败给日本,结束了奥运会的征程。几天前享受无限赞美,主帅甚至笑言把女足前锋借给男足,转而落到同样被挖苦的境地。而在8月13日,国奥队0比3负于巴西队,成为中国第一支告别奥运会的集体球类项目,于是,社会舆论,甚至著名的体育泰斗和新闻人士也竭尽谩骂、挖苦,甚至主张取消足球运动,网上和民间各种诋毁虚构的段子比比皆是。何以胜利了就无限风光,失败后就墙倒众人推,背后的原由在于,我们还缺乏真正宽容的体育精神。以失败论英雄的心理注定承受不了失败,也无法真正领略胜利后的体育之美。做人要厚道,做球迷 无论从足协管理体制还是领导者的能力上如何去分析中国足球的失败,不能忽略其他体育项目也都是中国人管理,却千差万别新旧两重天,难道这是中国足球命定的劫数? 足球作为世界第一运动,欧洲和南美洲得到广泛开展,在许多国家充分重视。而亚洲人确实在体质上存在问题,足球运动短时期难以实现突破。奥运会前中国国家足球队的世界排名在亚洲已经退到第10位。而在世界范围内的大赛上,不仅中国,亚洲近邻韩国和日本也没有实现成绩的重大成功,足以证明足球运动的残酷性。 任何体育运动初期,中国都是从世界落后状态走向世界前列乃至世界巅峰。如果急功近利,取得稍微好一点的成绩,就欣喜若狂,就赞美为民族英雄,失利了就人人喊打骂为败类,这种心态和心理决不成熟,不符合体育运动精神。而取消足球运动更不合时宜显得荒诞,一个体育大国或强国离不开足球运动的健康成熟发展。 当然我们也注意到在本届奥运会上,中国国奥输球又输人,两人被红牌罚下。而中国国奥和中国篮球多少有些类似,无论多么努力,面对世界顶级强队只有挨输的份,可是人们把男篮失败说成血性国奥失败就是窝囊,固然表明球迷和热心人士爱之深才责之切,也未免有失公允。 足球运动的低水平需要我们清醒认识自身存在的问题。中国男女足球无论成败如何,但是实现了体育本身的内涵,那就是“重要的是参与而不是获胜”。一个体育运动的发展离不开广泛的群众基础和热爱。无论其他项目如何风光,没有足球运动的普及和进步,多少金牌也避免不了尴尬和窘境。 |
|
来源:红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