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锦思
今年是七七事变71周年。1937年7月7日夜,日军借口一个士兵失踪,要进入北平西南的宛平县城搜查。中国守军拒绝了这一无理的要求。日军开枪开炮猛轰卢沟桥,向城内的中国守军进攻。中国守军第29军吉星文团奋起还击。掀开了全民族抗战的序幕。
南苑在北平正南,战略位置极其重要,中国守军约两万人。7月28日晨,日军在飞机、炮兵支援下,发动总攻。南苑守军联络中断,指挥失灵,部队各自为战,秩序一片混乱。但许多士兵顽强抵抗。日军回忆中国守军“面对面地死战也不肯退却”。第29军副军长佟麟阁壮烈殉国,132师师长赵登禹突围时在大红门牺牲。
923名军训团学生兵从未上过战场,领到枪支不过几个小时,却以10条命换1条命的代价和日军拼了刺刀,最后全部战死。而日军除了飞机大炮坦克还有骑兵,主力是第20师团加一个步兵联队。
日本军国主义为了美化全面侵略中国战争,开始大量发行有关侵华内容的明信片、画报和画册。种类之多,数量之大,仍然让今天的我们惊叹不已。后抗日人士王锦思收藏许多种类和数量,是揭露日本侵略罪行的证物。
《支那事变画报》初名为《北支那事变画报》,由侵华战争时日本三大报社之一的《每日新闻》出版发行,其中内容全为日军战地记者所摄。其中还穿插着富士、东芝等至今还活跃在中国市场的品牌广告。该画报画面清晰、字迹完整、可读可视性极佳。不过,作为粉饰侵略的工具,其倾向性和片面性也十分明显。
日本这些资料在侵华日军和中国发行。中国由于70年来各种运动频发,因此没能保存如此众多的画报,所以大都是近年来从日本回流国内的。以至于长去日本购买的人认为,由于中国人大量购买,目前日本国内相关画报已经所剩不多。
后抗日人士王锦思现在展示的主要是卢沟桥和南苑一代作战场面,让读者看到历史深处的一角。非经允许,严禁转载,谁转谁是小狗。
北支事变画报临时增刊,朝日新闻出版,1937年7月出版
日本老照片:宛平城外激战,可以看出侵略者的嚣张气焰。
日本彩色明信片,卢沟桥上方有木板,桥下流水滔滔,天上有日军飞机。
http://www.tlgjjjng.com/tlg/edit/UploadFile/2007112784022830.jpg
日本飞机轰炸南苑29军兵营
http://www.tlgjjjng.com/tlg/edit/UploadFile/2007112784135910.jpg
日本战时油画明信片:南苑攻击图,作者宫本三郎,是日本著名画家,有许多战争题材作品。
http://www.tlgjjjng.com/tlg/edit/UploadFile/200711278425651.jpg
日军攻进29军兵营
北京中央广播电台日本随军记者,地点位于现在北京西单附近。

日本不许可写真史,1978年发行。里面是战时不允许发表的侵华照片,历史价值绝伦。
|

最后这张照片是1932年日本关东军侵占笔者王锦思家乡吉林省德惠市拍摄。是2008年春节期间笔者找到,也是目前发现的唯一日军侵占德惠的照片,长春和德惠的文史部门也没有第二张。
加载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