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签:
文化 |
5月18日晚7点左右,匆忙赶往北京火车站与沈阳挚友詹洪阁话别,刚到和平门,在车上接到新京报编辑于平的电话。他告诉我,国务院决定5月19日至21日为全国哀悼日,下半旗致哀,全国默哀3分钟,鸣笛、鸣警报。与此同时,奥运圣火传递也将暂停三天。他让我写篇评论,务必在晚上九点前完稿!我于是向好友詹洪阁道歉,急忙赶回家写稿。
我心情特别复杂交加。悲痛的是此次强震带来如此大的苦难,欣慰的是国家本着“执政为民的理念”,追悼死难者的决心和魄力如此之大。面对惨重的四川震灾,五星红旗第一次为普通死难者降下,警报第一次为普通死难者响起,全国人民第一次为普通死难者共同哀悼。不到两个小时,我完成了《国旗降下,人性的旗帜高扬》这篇文章。
19日,发表在新京报第二版上,许多媒体纷纷转载。
多年来,我一直大力呼吁国家级抗战纪念,希望降半旗、全国哀悼、全国鸣警报。在9月18日鸣警报的城市也越来越多,抗战纪念活动取得重大进展,但是其他倡议内容还有待于实施和开展。毫无疑问,国家对这次四川地震设立全国哀悼日,纪念内容和方式也和我多年倡导的抗战纪念内容有所类似,显然加大了国家级抗战纪念成功的可能性,但是以后还要继续努力。
19日下午14点18分,我在北京通州区等候到了警报声和汽车喇叭声的响起.是时,我静静在站在街边,承受着内心的撞击和洗礼,这一刻,全国人民同在,我与全国人民同在!
《国旗降下,人性的旗帜高扬》稿费总数应该是500多元,我捐出512元给灾区同胞最为合适。因为地震之日是“5·12”,谐音“吾要爱”,可谓天作之合,应做永远的牢记。我也希望这一天成为“关爱节”,每年关心受难者和弱势群体,展现中华民族良好的道德风尚和礼仪水准。倘如此,这是逝者最大的离去价值。
后一篇:1923年中国援助日本震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