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又见五台山

(2016-06-10 21:26:20)
标签:

又见五台山

文化

旅游

                               又见五台山

   五台山作为中国四大佛山之首,是文殊菩萨的道场,也是佛山中著名的清凉之境。五台山是中国四大佛教名山之首,传说是佛教中文殊菩萨的修行地。作为中国佛教寺庙建筑最早的建造地之一,五台山据传拥有寺庙128座,现存寺院共47处,是中国唯一的青庙(汉传佛教)黄庙(藏传佛教)共存的佛教道场。作为佛教文化圣地之首,五台山风景区携手观印象艺术发展有限公司共同打造的《又见五台山》情境演出,以创新形式深度演绎佛教文化精神内涵。《又见五台山》是王潮歌继首部“又见”系列作品《又见平遥》以后,全新打造的又一力作。早在2014年9月就已经推出了,我因各种原因未能前往观看,直至上月好友张冬赠票,我才得以有机会看了《又见五台山》的演出,感谢帅哥大钧,伤脚开车前往。

http://s9/mw690/001n7IPZgy72nf89i7618&690               这天下雨,五台山群峰之间雾气昭昭的,这种景象在北方的山中也不多见。
http://s6/mw690/001n7IPZgy72nfaitHT05&690  “又见五台山”大型情景体验剧场,位于五台山风景名胜区新旅游服务基地,占地约228亩,剧场建筑面积152660平方米,可容纳观众1720人。总投资4.96亿元。工程包括演艺中心、附属设施、票务及商业区、景观区、专用停车场等。
http://s15/mw690/001n7IPZgy72nfeiZxI4e&690

   进入主体剧场之前,观众首先要经过长达730米的经卷,经卷上刻《华严经》经文,由高到低排列形成渐开序列,形成七个“经折”空间,观众在进入的过程中已经亦梦亦幻了。

http://s4/mw690/001n7IPZgy72nfbHu6L53&690

http://s7/mw690/001n7IPZgy72nfdk5Tw96&690                                 在入口的每个折拐处,都有真人扮演的僧人在安静的行禅。
http://s13/mw690/001n7IPZgy72nfcipqIec&690                            进口~净口,“进口”后需“净口”。
http://s4/mw690/001n7IPZgy72nffNxuz33&690 不像“又见平遥”观众要在剧场随着场景来回走动。这个剧场1720个坐席,观众只在坐席上观看即可。
http://s10/mw690/001n7IPZgy72nfgCKFj69&690
http://s10/mw690/001n7IPZgy72nhFz2BP49&690             一如既往的场面宏大,舞台效果震撼是张艺谋,王潮歌等一贯的风格追求。
http://s4/mw690/001n7IPZgy72nfkmQwz23&690                   我也很喜欢大屏幕的佛经展示,并且有声音很好的法师领诵。
http://s14/mw690/001n7IPZgy72nflRdsFad&690        演出环节也掺入了演员到达观众席边,貌似对观众有一种带入感,但是也能产生干扰。
http://s11/mw690/001n7IPZgy72nfoNA382a&690
             还有一个很宏大也很震撼的场面,就是礼佛。这一天我们也恰逢浴佛节。
                      僧人再将佛像端着绕场一周,让观众也沐浴到佛的光芒。 

http://s9/mw690/001n7IPZgy72nfrqEcw68&690

http://s15/mw690/001n7IPZgy72nfqkDKKce&690                写满了经文的黄纱绢从观众的头顶拂过,在圣洁的佛教音乐中结束演出。
http://s7/mw690/001n7IPZgy72nfrSX7Ub6&690                           观众需要从台上演员们摆好的通道里退场。
http://s15/mw690/001n7IPZgy72nfslZtY2e&690           通道里的演员一直抖动着手中木杆上的风铃,观众在清脆的风铃中走出剧场。

http://s15/mw690/001n7IPZgy72nft0ovsae&690   《又见五台山》以五台山的佛教典故、仪规为创作基点,打碎形式打破空间,向无尽的时间发出探问,通过丰富和无穷变换的场景,用舞台语汇解构一天、一年、一生、一念。导演王潮歌表示,“五台山有两千五百年的历史,对佛家文化的传承、对佛教经卷的解读,过去的人们做了非常多。但对于今天的人来说,我们的观点在哪里?我们的解读在哪里?我们的贡献又在哪里?《又见五台山》正是完成这样一个使命”。创作《又见五台山》,是基于对时间、对生命、对他人和对自己的尊敬。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