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原双塔寺~牡丹节
太原双塔寺内的牡丹花,不见经传,无论从种植历史,还是种植的数量和品种,别说与洛阳,就是与彭县、毫县、淮阳、菏泽相比,也难以同日而语。可是,太原也有种植牡丹的历史,并且如今尚有明代中叶种植的牡丹花盛开于世,历经三百五、六十个春秋而不衰,被世人称作“明代牡丹”。近来来,双塔寺文管所又在“明代牡丹”的基础上,引进和培植了近千株牡丹,就品种而言大约有30余种,从颜色来看,红、粉、黄、白、紫、绿、墨,可谓九色齐全。如今,每逢春夏之交,立夏前后的20多天中,古刹双塔寺,古技挺拔,竞放新花,整个梵寺绮丽绚烂,嫣红姹紫,争芳斗妍,清香飘溢。中外游人世间接踵摩肩,争相观赏,置身于缤纷斑斓的牡丹花间,构成一幅花海人潮的春游赏花风俗画。
http://s9/middle/4af8f35ft7986718e6188&690
位于太原东部的永祚寺双塔是太原的地标,双塔是太原市市徽的组成元素。
http://s7/middle/4af8f35ftbf40c73afae6&690
二十多年来,每当四月底五月初都是太原市的小规模牡丹节。
http://s1/middle/4af8f35ftbf40ef687cd0&690 我估计此刻人们想到的词汇也只能是“国色天香”“雍容华贵”“姹紫嫣红”等等了。
http://s16/middle/4af8f35ftbf40f1e25eef&690
这便是那棵穿越三百多年一直怒放的明代牡丹~紫霞仙。http://s11/middle/4af8f35ftbf40ee651caa&690
金代诗人元好问看到此株牡丹后留下了一首咏牡丹的诗《紫牡丹》:金粉轻占蝶翅匀,丹砂浓抹鹤翎新。尽饶姚魏知名早,未放徐黄下笔亲。映日定应珠有泪,凌波长恐袜生尘。如何借得司花手,偏与人间作好春。http://s1/middle/4af8f35ftbf40f538c550&690
这座寺内的大雄殿也是一座无梁殿,顶部的藻井都是用砖砌成的。
http://s15/middle/4af8f35ftbf4154411fee&690
上下两张照片历经了二十五年的时空,从拍照选择的地点上就能看出内心的变化。
http://s5/middle/4af8f35ftbf40dd42a0d4&690
太原双塔是三晋名刹,位于太原市城区东南方向,距市中心四公里左右的郝庄村南之向山脚畔。这里,绿树红墙,宝塔梵殿,龛阁玲珑,碑碣栉比,花卉溢香,松柏凝翠,肃穆幽静,古香古色。太原双塔寺始建于明代万历中叶,大约在万历二十五年至三十年之间(公元1597~1602年),距今38O余年。初创之时,还不是我们今天看到的这所寺院,也没有达到现在这样的规模。那时,仅建了一座补辅太原“文运”不足的文峰塔,取名“宣文塔”,即如今偏于东南隅的那座旧塔。至于那紧靠塔而建的几间简陋寺舍,而今早已荡然无存。当时,寺名也不叫“永祚寺”,而是叫做“永明寺”。
http://s3/middle/4af8f35ftbf408a4f51e2&690
http://s15/middle/4af8f35ftbf4160818ede&690
2006年为中国文化遗产拍摄纪录片《历史的遗迹》时,双塔打亮的景象。
http://s9/middle/4af8f35ftbf4161f0d848&690
1949年4月解放军攻打太原时,战火中的太原双塔。
http://s10/middle/4af8f35ftbf416269df19&690
战后恢复中的太原双塔。太原双塔是每一个太原人的内心圣地。
加载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