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类: 天马行空 |
“嫉妒”或是“妒忌”是中国汉语中典型的贬义词,他沾染上了太多“小人”“是非”的色彩,君子们常会以此为耻。但是,也就是这样的一种令人憎恶的心态总是隐性地生根和发作在我们身上。
学生时代的我们,这个词出现最多的是在和自己有利益冲突的同学比较时。比相貌、智慧、才气、学习机受老师喜爱的程度------去年刚上大学,期中考试一个进校成绩并不靠前甚至仲夏的同学初露锋芒紧靠了全系第一。很自然,他成为教授口中的宠儿,全系近90人,教授几乎只认识他一个。但是奇怪的事,没有太多的同学喜欢她,在选课代表是他也因票数的劣势败落下来,很奇怪不是吗?我想,大部分是因为有种心态在我们心中油然安生了——嫉妒!
社会圈子中娱乐圈可算是酱缸中的染缸,白得进去但想白着出来难。这里刀光剑影、明争暗斗,正式“杀人不见血”。和这个圈子挂得上的人多少会有“妒忌”的心态。大家相互嫉妒着对方的“红”,今天站出个宋祖德明天跳出个X祖德。刘亦菲红了,就制造噱头说她是人妖;超女来了,说李宇春服壮阳药;投资拍戏非自己作男主角并要求增加吻戏——
有人说炒作有人说是作秀有人说他敢说,我倒觉得这样的一大批人不就是基于“嫉妒”吗?这边尚雯婕刚拿个超女冠军,有人立马就在那边把她从前的登记照拿出来评论“要多丑有多丑”,花儿的“抄袭风”不也是谁谁的大嘴轰出来的吗?他们不过是潜规则中,“嫉妒”的牺牲品,这样大家是不是心里就会平衡呢?
难怪有种说法是想出名向点击率曝光率高,只要多炮轰几个当前最红的人便OK,而且屡试不爽。一石三鸟:一来平衡心理“你红,我还紫呢”,二来提高知名度“看我现在臭名远扬,路人皆知”
,其三锻炼意志力,成就N皮脸“我是煮不烂、蒸不透、压不扁、炒不熟,响当当的大豌豆”
。
何止如此,中国文坛不也这样吗?小北门正享受着文学的阳光,那边已经叫嚣开了,一场口水仗开始啦。
嫉妒之心,人皆有志,但若以此来损人利己,那就真是“狼来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