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签:
杂谈 |
最近在学习《关注儿童的生活:以儿童为中心的反思性课程设计》这本书。
看到 “有效的行为管理策略”一部分,幼儿常常用不良的行为方式来学习自我调节及与他人交往的技能,对我来说就是孩子常常有的挑战行为,我们如何为孩子提供支持和理解,让我们更从容。书中以教师的角度,我觉得下面的方法适用于任何人际交往中。
1.了解自身的情绪的“敏感点”
明确幼儿/他人哪些行为和情境会让自己动怒,有利于调节应对幼儿/他人的不良行为方式,反思自己幼年经历,自己在问题中的气急败坏可能缘于其它原因,而不是幼儿/他人的行为本身。(他人可能指夫妻关系,朋友之间,婆媳关系等等)
2.分析幼儿/他人的不同视角
当我们对幼儿/他人以更积极的态度看待他的不良行为,就不会带幼儿/他人有负面的看法或情绪。例如,某天我们在机场等机时在公共儿童玩耍的地方,两个孩子在玩,姐姐坐在摇摇马上玩,一个小男孩踩到姐姐的摇摇马上,姐姐很不高兴看他一下,他还是不下去,他总是时不时的来烦一下姐妹俩,如果我们用消极观点看待他,会觉得这个男孩很调皮,他的行为让人讨厌。积极观点看待他,这个男孩很想和姐姐一起玩,还不知道用什么方式。准备离开时,姐姐打不开门,小男孩过来帮助她,其实小男孩还是善意的,我更相信他是想来找姐姐一起玩的,这样会消除那些负面的看法。
3.关注幼儿的想法与需要,而不是行为。

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