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关注儿童的生活:以儿童为中心的反思性课程设计》读书笔记一

(2018-12-03 11:16:44)
标签:

杂谈

file:///var/mobile/Containers/Data/Application/A3C8FB9A-A4E5-4DF8-8DA3-83D5D217CEA1/Documents/picture/F655250B-3F08-48BB-8530-870C606E9660.jpg

最近在学习《关注儿童的生活:以儿童为中心的反思性课程设计》这本书。

看到 “有效的行为管理策略”一部分,幼儿常常用不良的行为方式来学习自我调节及与他人交往的技能,对我来说就是孩子常常有的挑战行为,我们如何为孩子提供支持和理解,让我们更从容。书中以教师的角度,我觉得下面的方法适用于任何人际交往中。

1.了解自身的情绪的“敏感点”

明确幼儿/他人哪些行为和情境会让自己动怒,有利于调节应对幼儿/他人的不良行为方式,反思自己幼年经历,自己在问题中的气急败坏可能缘于其它原因,而不是幼儿/他人的行为本身。(他人可能指夫妻关系,朋友之间,婆媳关系等等)

file:///var/mobile/Containers/Data/Application/A3C8FB9A-A4E5-4DF8-8DA3-83D5D217CEA1/Documents/picture/336DCECB-E19A-4C08-935A-3E1797430BC4.jpg

2.分析幼儿/他人的不同视角

当我们对幼儿/他人以更积极的态度看待他的不良行为,就不会带幼儿/他人有负面的看法或情绪。例如,某天我们在机场等机时在公共儿童玩耍的地方,两个孩子在玩,姐姐坐在摇摇马上玩,一个小男孩踩到姐姐的摇摇马上,姐姐很不高兴看他一下,他还是不下去,他总是时不时的来烦一下姐妹俩,如果我们用消极观点看待他,会觉得这个男孩很调皮,他的行为让人讨厌。积极观点看待他,这个男孩很想和姐姐一起玩,还不知道用什么方式。准备离开时,姐姐打不开门,小男孩过来帮助她,其实小男孩还是善意的,我更相信他是想来找姐姐一起玩的,这样会消除那些负面的看法。

http://s8/middle/001n7xZrzy7pFRxYEbwba

3.关注幼儿的想法与需要,而不是行为。

http://s8/middle/001n7xZrzy7pFRx8uA626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后一篇:总结我的2019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