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明湖随拍杂记

标签:
大明湖 |
分类: 济南市区 |
大明湖南门为一民族形式的牌坊。1952年,由济南府学(文庙)迁此。原为木结构,1984年改建。牌坊高8.38米,宽14.7米,通体为钢筋混凝土结构,样式依旧。牌坊5间七彩重昂单檐,饰有吻兽。坊顶黄色琉璃瓦覆盖,檐下云头斗拱承托,额枋彩绘“旭日云鹤”,“金龙戏珠”、“西番莲”等图案。匾额上书“大明湖”3个镏金大字。12根斜柱支撑着三阶式错落的坊顶,柱础由石鼓夹抱。整个建筑金碧辉煌,宏伟,壮观,被视作大明湖的标志。

遐园在大明湖南岸、南门迤西,占地9600平方米,历有“历下风物,以此为盛”的赞语。清宣统元年(1909年),山东提学使罗正钧倡议兴建,取《诗经·小雅·白驹》章“毋金玉尔音,而以遐心”之意命名,并在园内创办山东省图事书馆。
明湖集山楼

1964年陈毅在大明湖亲题“辛稼轩纪念祠”匾额。1922年9月16日,在中央代表陈为人的主持下,中国社会主义青团济南地方团在稼轩祠正式成立。1995年被济南市政府定为爱国主义教育基地。稼轩祠坐北朝南,现有东西两个跨院,东跨院是传统的官署型三进院落,建在一个中轴线上。

辛弃疾是济南历史上的著名词人,有“人中之杰、词中之龙”之美誉。辛弃疾(公元1140--1207年)字幼安,号稼轩,是山东济南历城四风闸人,历任南宋地方行政长官,为主张抗金曾多次上书朝廷,著有《美芹十论》、《九议》等文章,力主北伐,恢复中原。后被贬谪。离职后,他将一腔爱国热忱寄托在词作之中,一生留有词作六百多首,他的词不只是词人的词,而是一名爱志士的心声,抒写了强烈的爱国主义和战斗精神。词风豪迈奔放、雄奇跌宕、内容精深、思想博大,后世评他与苏轼齐名,并称“苏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