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即墨旅游景点选

(2021-09-10 05:01:17)
标签:

旅游

分类: 山东省内
即墨旅游景点选
一、即墨古城

即墨旅游景点选
即墨古城高九米,宽六米即墨古城景区有东西南北四个城门,高高的灰砖古城墙将古城围起来。东西、南北两条主街道以县衙门为中心,向四方扩展开来。

即墨旅游景点选
主街道矗立着一一座座牌坊,不同的造型、精美的石雕图案,立柱上的题刻都在讲述着这里曾经发生的一切,透露着悠久的历史。

即墨旅游景点选
十数座功名及贞节牌坊。所有的石雕都非常精巧。

即墨旅游景点选
牌坊

即墨旅游景点选
牌坊

即墨旅游景点选

街道两侧的店铺鳞次栉比,没有熙攘的人群,仿清的建筑,古色古香。

即墨旅游景点选
漫步清净的街道,各色茶楼酒店,咖啡酒吧,文化艺术,地方特色的店铺从眼前划过。

即墨旅游景点选
古城里有,县衙门,城隍庙,财神庙,文庙,学宫,基督教堂等。

即墨旅游景点选
即墨城的古建筑,论“古”当数即墨古县衙。它坐落在即墨市博物馆内,确切地说,是博物馆建在县衙建筑群的遗址上。县衙起始于秦代设立郡县制,是分布于全国的地方行政管理机构。一堂,即正堂,是诉讼、审判的场所。即墨县衙的正堂为三建三进式,东西两侧开耳房门,屏风后开门通二堂。二进上方悬挂“明镜高悬”与“忠爱”横匾,其两侧略低悬挂“清正廉洁”与“执法如山”横匾;“正大光明”匾下安置案桌,骄子、执事、堂鼓等列排案桌前两侧壁下。正堂立柱上“堂外四时春和风甘雨;案头三尺法烈日严霜”的楹联。正堂后面是二堂,配两厢。是议事办公和会客的处所。二堂后为三堂,亦配两厢,是县令与眷属的内宅寝室。

即墨旅游景点选
城隍庙

即墨旅游景点选
财神庙

即墨旅游景点选
文庙,学宫

即墨旅游景点选
基督教堂

即墨旅游景点选

广场中央戏台

即墨旅游景点选
古城是用来怀旧和追忆过往的。在这里一种穿越感总在伴随着自己,恍惚间好像身在旧时的时光里。


二、即墨龙山风景区
即墨旅游景点选
即墨市龙山风景区包括龙山、干池山等。干池山位于龙山东二里处,为古岩石形成,海拔120米,山顶有一浅坑,名曰“干池”。龙山海拔81米,山顶有一深井,又名“天井山”。龙池又称“天井”,深14.8米,是远古年代火山爆发导致地壳变动而形成的自然景观,井内常年水旺不涸,清澈甘润。龙山有悠久的历史文化,“没尾巴老李”传说源远流长,每年农历6月13日的龙山庙会成为当地一道亮丽的风景线。属即墨市城区重要民俗旅游景点。

即墨旅游景点选
即墨龙山,又名天井山,系崂山余脉,位于即墨城区东5公里的龙山街道办事处大村村南,海拔81米,因山顶有一深井,据传井中栖龙,故名龙山。龙山山容端庄,山势舒缓,林木葱茏,曲径清幽。此山虽不高,却古今闻名,它不仅有神奇的传说和兴盛已久的庙会,古代的地理志中也多有记载。在北宋乐史编著的《太平环宇记》中,即墨诸山峰,天井山列在首位:“天井山在县东十三里,周回二里,顶上有井,水味甘美,因名天井。”《崂山续志》载:“四隅廉峻方似削,若人工修剔而无斧凿痕,故曰天井。”

即墨旅游景点选
龙王庙又名“龙神祠”,传说始建于南宋初年,明嘉靖六年重修。后屡经战火和人为破坏,毁损较为严重。1993 年重修龙王庙,面积达1300余平方米。庙门是一高两低、中间为正门,贴有篆体对联,上联是“天眷有德”,下联为“井养不穷”,横批为“风调雨顺”。正门东西各有一侧门。

即墨旅游景点选
龙王殿进门迎面是斗拱飞檐的大牌坊式照壁,正中雕蟠龙二,神态如飞,两侧及背面书有名人诗文。照壁东西分别为钟楼和鼓楼。院中央便是天井。井北正中是龙王殿,塑有黑龙王神像,两旁为风伯、雨师、雷公、闪娘神像,姿态各异,栩栩如生。殿上方塑有两条蟠龙,体态雄健,绕梁如生。殿门正中上悬慈禧太后亲书“泽周壮武”字匾,两侧挂御赐宫灯一对。另建有东、西两偏殿,东殿为财神殿,西殿为菩萨殿。东厢为文物厅,陈列龙牌、名人诗文,西厢为迎客厅,可供游客啜茗小憩。

即墨旅游景点选
天井,又称“龙池”,非人工凿成,也不是传说中小龙抓出的,而是远古火山爆发导致地壳变动而形成的自然景观。天井纵9─12米,横4.5─6米,深14.8米,看似深不可测,颇为惊险壮观。井中之水清澈甘润,常年不枯,以石击水,声若宏钟,为历代游人称奇。明万历《即墨县志》有“天井龙霖”的记载:“山巅有泽峻直下,百仞浒水深不涸。”清代康熙二年癸卯科举人、被称为“邑诗人之冠”的黄垍有记曰:“山之巅有石井......其水清冽注,以物投之锵然有声,佥曰此海窍也,下通蛟龙宫。”井口边沿有崂山花岗岩建成的石雕围栏,高1.5米,周长40米,其状大有“龙宫”之势。

三、双塔民俗文化园

即墨旅游景点选
即墨七级双塔

即墨旅游景点选
七级双塔坐落于即墨市七级镇中间埠村(民间传称神仙庄)南,两塔东西相距约20米,均为密檐式墓葬塔,距今已有一百多年历史。

 即墨旅游景点选

大塔为陈处女塔,始建于1866年(清同治五年),塔高15.4米,连同基座共九层。基座系八角台体,周长17米,高2米,砖石结构,平台八边均略伸出如檐状的石板,正面嵌有额为“大清圆寂陈处女塔铭”的石碑。台四周密闭,内葬陈处女轿式坐棺。自第二层以上都是八角锥体,每层的高度与周长依次递减。第二层高2.5米,正面嵌有篆书“法传圣山”的矩形石额,左右两边各嵌一石碑,上镌捐资修塔者名录,其余五面均嵌有花卉鸟兽形浮雕。正面石额下有一拱券门,内有空心精舍,设有神龛供桌,曾塑有陈处女坐像。自第三层以上均有筒状空心,上下相通。自第二层至第七层塔周都挑出涩砖密檐,上承砖刻瓦楞卷棚状装饰。八角有刻石柱头,柱头外端呈兽面型,三至六层柱头兽面下悬一铜铃,共三十二个。第八层为塔刹的石质平座,塔刹为莲柄仰蓬,上承葫芦状石雕。塔体最大直径为5.5米。

 即墨旅游景点选

陈处女塔西有一小塔为马师傅塔,建于1886年(清光绪十二年)。塔为七层,塔式格局结构均仿照陈处女塔,其中第二层正面石额上镌“一心普渡”四字。塔高约13米,最大直径约3.3米。

 即墨旅游景点选

两座砖塔设计新颖,比例匀称,精工细雕,造型美观,古朴幽雅,别具一格,是青岛地区至今保存较完整的古代砖塔建筑,为山东省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每年正月二十一日、三月二十一日、四月十五日、六月二十五日、九月二十四日,善男信女竞相朝拜,使双砖塔更具盛名。

注:本篇资料来源网络,谢谢原作者。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