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晏公庙

(2020-11-12 05:51:13)
标签:

大明湖

晏公庙

分类: 济南市区

晏公庙

晏公庙老汉乘95路公交车,在大明湖站下车,来到大明湖牌坊。导航去晏公廟,步行446
晏公庙途中见一块瘦高的太湖石立于路旁,上面镌刻着绿色的晏公廟三个大字。
晏公庙在太湖石的一侧进入小路,步行约20米便是晏公庙。晏公庙是一座小院,青砖透花窗围墙,紫红色的垂花小门楼,青筒瓦单檐歇山顶,门楣上悬挂着金字黒底的晏公廟牌匾。
晏公庙门两侧有一幅对联,上联是:先贤开霸业,下联是:后学继遗风。这座小院原本是清代遗留下来的民居,在扩建大明湖时,院中出土了刻有晏公庙字迹的石碑,经多方考证,应为纪念古代贤相晏子。民居被恢复为晏公庙。晏公庙晏公廟门前有一对神兽

晏公庙进入晏公庙院内,迎面是影壁。
晏公庙背面篆刻司馬遷《史記,晏子列傳》部分文字:“晏平仲 嬰者,萊之夷維人也。事齊靈公、莊公、景公,以節儉力行重於齊。既相齊,食不重肉,妾不衣帛。其在朝,君語及之,即危言;語不及之,即危行。國有道,即順命;無道,即衡命。以此三世顯名於諸侯。”

晏公庙庙宇的正殿位于院落北边,坐北朝南。
晏公庙殿堂面阔三间,进深两间,粉彩斗拱,青砖硬山墙,青筒瓦单飞檐悬山顶,青石灰瓦,朱漆门窗,彩檐斗兽。
晏公庙门楣上悬挂着金字黒底的行补三君匾额,檐柱上悬楹联一幅:谋于上,不违天,殚思为国;举惟贤,皆有道,尽智导民。

晏公庙厅堂里的神龛,供奉的是晏婴的彩色坐像,端庄威严。神龛上方有齐天贤相四个大字。并配有和顺亲民三朝相,清廉睿智第一臣的楹联。
晏公庙晏子,名婴,字平仲,春秋战国时期齐国夷维(今山东莱州)人。事齐五十余载,历任齐灵公、齐庄公、齐景公三朝卿相。他廉洁奉公,忧国忧民,内辅国政,外图霸业,是历史上赫赫有名的政治家、思想家、外交家。
晏公庙东西北三面内壁皆绘有大型彩绘壁画,都是有关晏子的生平故事。这些壁画故事以晏子的为表现点,生动再现了他足智多谋、廉洁奉公、立身持节的辉煌人生。

晏公庙壁画展现的是《晏子使楚》中晏子和楚王斗智斗勇的三个小故事

《狗国入狗门》

晏婴身着朝衣,乘车来到了楚国都城东门,见城门未开,便命人唤门,守门人早已得了太宰的吩咐。指着旁边的小门说:“相国还是从这狗洞中进出吧!这洞口宽敞有余,足够您出入,又何必费事打开城门从门而入呢?”晏婴听罢,笑了一笑,言道:“这可是狗进出的门,又不是人进出的门,出使狗国的人从狗门出入,出使人国的人从人门出入,我不知道自己是来到了人国呢,还是狗国呢?我想楚国不会是一个狗国吧!”守门之人将晏婴的话传给了楚灵王,楚灵王听罢,沉思了一会儿,才无可奈何的吩咐打开城门,让晏婴堂堂正正地进入了楚都。

《小人使小国》

宴会后,楚灵王接见了晏婴,楚灵王一见到晏婴,马上问:“齐国是不是很缺乏人才?为什么派你这样一个矮子来出使楚国?”“大王,齐国人多着呢。国都临淄人口百万,每人呼一口气,可以呼气为云,每人淌一滴汗,可以挥汗如雨。行人来往川流不息,摩肩接履,又怎么能没有人才?只是敝国有一个规矩,贤明之人出使贤国,不肖之人出使不肖之国,大人出使大国,小人出使小国,而今我无才无德又最不肖,只好来楚国为使,希望大王原谅。”

《南橘而北枳》

楚王一时无言以对,正好一对武士押一名犯人从殿前经过,楚王问道:“这个人是哪一国人?所犯何罪?”“齐国人,犯的是盗窃罪。”“晏相国,齐国人有偷东西的毛病吗?”晏婴知道楚王是以此来取笑自己,报刚才之辱,于是从容不迫地回答说:“小臣我听说:桔子种在淮水以南称为桔子,甜美无比,而将其移至淮水以北,则变成了枳树,枳树之果,小而酸涩,苦不可食,之所以会有这两种截然相反的情况,实在是土地的缘故。现在这个齐国人出生在齐国,并非盗贼,而是一个良民,可是为什么来到楚国,却变成了盗贼呢?这是楚国使他发生了这种变化,齐人之于楚国正如桔子之于淮北,这于齐国又有什么关系呢?”

《二桃杀三士》

春秋时代齐景公帐下有三员大将:公孙接、田开疆、古冶子,他们战功彪炳,但也因此恃功而骄,晏子为避免造成未来可能的祸害,建议齐景公早日消除祸患。晏子设了一个局:让齐景公把三位勇士请来,要赏赐他们三位两颗珍贵的桃子;而三个人无法平分两颗桃子,晏子便提出协调办法——三人比功劳,功劳大的就可以取一颗桃。公孙接与田开疆都先报出他们自己的功绩,分别各拿了一个桃子。这时,古冶子认为自己功劳更大,气得拔剑指责前二者;而公孙接与田开疆听到古冶子报出自己的功劳之后,也自觉不如,羞愧之余便将桃子让出并自尽。尽管如此,古冶子却对先前羞辱别人吹捧自己以及让别人为自己牺牲的丑态感到羞耻,因此也拔剑自刎——就这样,只靠着两颗桃子,兵不血刃地去掉三个威胁。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