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今天早晨乘车来到大明湖东3门。首先看到的是《众泉汇流坊》,此坊造型为“四柱三间冲天挑担式”。颜额磨光花岗石上刻有“众泉汇流”、背面刻有“鹊华烟雨”八个凹形绿色大字。

2、沿鹊华路向北,过鹊华桥。

3、来到江北第一楼超然楼。

4、超然楼是一座拥有几百年历史的名楼,始建于元代。

5、超然楼建筑面积5673平方米,坐落在宽大的汉白玉基上,顶覆铜瓦,楼高51.7米,上下共分七层,气势非常宏伟。

6、看过超然楼,老汉来到钟楼寺钟楼台基。

7、钟楼台基遗址是济南市目前少有的明代建筑,2007年济南市公布的第三批文保单位之一,台座为正方形,遗址的建筑方式是表皮包砖,内部由夯土夯打而成。2008年10月,济南市考古研究所的考古人员对大明湖路北侧钟楼寺钟楼台基遗址进行清理,发现了柱础、碑座和阶梯等。

8

9

10、刘鹗(1857年10月18日—1909年8月23日),清末小说家。谱名震远,原名孟鹏,字云抟、公约。后更名鹗,字铁云,又字公约,号老残。署名“鸿都百炼生”。汉族,江苏丹徒(今镇江市)人,寄籍山阳(今江苏淮安区)。刘鹗自青年时期拜从太谷学派南宗李光炘(龙川)之后,终生主张以“教养”为大纲,发展经济生产,富而后教,养民为本的太谷学说。代表作品《老残游记》。

11

12

13

14

15、再向西走来到司家码头,司家码头在过去曾是大明湖南岸一处较繁华的游湖乘船码头,国学大师胡适先生1922年10月12日来济南开会,游大明湖就是从司家码头雇船的。

16

17

18、大明湖南门,为一民族形式的牌坊。1952年由济南府学文庙迁此。原为木结构,1984年改为混凝土木结构,样式依旧。五间七彩重昂单檐,饰有吻兽。

19、坊顶黄色琉璃瓦覆盖,檐下云头斗拱承托,额枋彩绘“旭日云鹤”、“金龙戏珠”、“西番莲”等图案。匾额上书“大明湖”三个鎏金大字。12根斜柱支撑着三阶式错落的坊顶,柱础由石鼓夹抱。

20、整个建筑金碧辉煌,宏伟壮观,被视作大明湖的标志。

21、牌坊西侧,立有清嘉庆十六年(1811年)《大明湖》石碑,为登州(今蓬莱)于书佃手笔。牌坊匾额“大明湖”三字,即依该碑字迹刻成。

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