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同古城(下载)
标签:
大同古城杂谈 |
分类: 资料 |
大同古城堪称中国古建筑的博物馆,既是历代兵家必争之地,又是首批24个国家历史文化名城之一。大同有“三代京华、两朝重镇”之美誉,有“北方锁钥”之称,北魏、辽金、明清三大时期,平城、边塞、佛教三大文化均在此呈现,构成了鲜明的地域文化特色,而全市346处文物保护单位更充分表明了大同这座10万年历史古城的无限魅力。
大同城筑邑历史悠久,早在作为北魏拓跋氏的都城的时候,就已经修筑有规模宏大的城池。古城墙的总周长为7270.7米,形制为东西略长的矩形城池,是我国古代军事建筑史上颇具特色的重镇名城。城墙上有62座门搂、角楼、望楼。城门楼四座,其中南门城楼最雄壮。城墙四角雄峙着四座角楼,尤以西北角楼最杰,呈八角形,称为乾楼。54座望楼中以洪字楼为望楼之最,为其他古城墙中少有。
华严寺始建于辽重熙七年(1038年),是我国现存年代较早、保存较完整的一座辽金寺庙建筑群。寺内殿宇巍峨,气势雄浑,古朴的建筑与古木花簇交相辉映,构成了一幅古色古香的秀美画卷,独具禅意。
善化寺始建于唐朝,是我国现存规模最大、最为完整的辽金时期建筑。全寺占地面积约20000平方米,整个布局唐风犹存,寺内还保存着泥塑,壁画,碑记等到珍贵文物,其中金代泥塑造型优美,个性突出,特别是二十四天王像,生活气息浓郁,极富感染力,堪为国之瑰宝。
平城遗址即北魏中期都城遗址,由城墙及城内遗址(宫殿群、明堂)、白登山遗址、房山永固陵遗址三部分组成。遗址发掘出砚侧云龙、朱雀、水禽、衔鱼的纹饰和下部壶门保存方形样等,为北魏石雕艺术的孤品;还出土八曲银流、刻花银碗和鎏金高足钢杯等文物,具有伊朗萨桑王朝金银器特征,是北魏时与西域交往的实物见证。
大同九龙壁建于洪武二十五年(1392)至二十九年(1396),是我国现存最享盛名的三座九龙壁中,建筑年代最早、最高、最大、最巍峨壮观、最富艺术魅力的一座。九龙壁东西长45.5米,高8米,厚2.02米,使用孔雀蓝、绿、正黄、中黄、浅黄、紫等色,由426块特制烧造琉璃构件拼砌而成。壁上图案色彩绚丽,栩栩如生,蔚为壮观。
佛教艺术在大同乃至整个山西都是极为重要的一部分,从石窟到寺庙内的佛像,充分展现中国古代文化的灿烂辉煌。
凤临阁酒楼位于华严寺东侧,是大同的历史餐饮名店,迄今已有近500年的发展历史。凤临阁始创于明朝正德年间,因明代1518年“游龙戏凤”的故事和清朝“百花烧麦”的佳话而闻名于世,是历代名人雅士云集、美食家乐聚的地方。
凤临阁既是一家餐饮酒楼,又是一处建筑艺术的典范。主楼总建筑面积6000平方米,建筑飞檐斗拱、雕梁画栋,内部曲栏回廊、移步异景,汇聚了中国古代建筑的诸多样式和风格,同时精选了大同历史名胜景点和故事传说,精美绝伦的雕刻和雕塑展现在各个建筑和环境内,将历史文化、建筑文化、旅游文化、民间民俗文化与饮食文化完美融合为一体,形成独具风貌的“凤临阁文化”,与气韵典雅的古城风貌交映生辉。

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