泉城旅拍(大明湖景区-2)
标签:
晏公庙辛稼轩九曲亭遐园一杆亭 |
昨天老汉从大明湖西南门进入,沿明湖岸东行,过玉涵桥、玉函亭,先去晏公庙,再去辛稼轩。然后来到九曲亭、扇面亭赏荷看舫。再向前便来到遐园浩然亭稍座,便去了奎虚、尼山书院。出大明湖南门,坐了一站公交车,市立一院下车,过马路到玉斌府看四合院,向南路过超然楼,去一杆亭享受清凉,然后到大明湖东门乘车返回。
玉涵桥位于晏公庙西侧,是一座半圆形石拱桥,名称是由老玉函桥演化而来。老玉函桥的南面有个小南湖,人称小明湖。小明湖与大明湖相连,老玉函桥就建在二者的相连处。
原来站在老玉函桥上南望,可以看到风景秀美的玉函山,玉函桥因此得名。为了方便与玉函立交桥相区分,改“函”为“涵”,于是有了玉涵桥。
玉函亭
晏公庙
晏公庙是一座小巧院落。这座小院原本是清代遗留下来的一座民居。





晏子,名婴,字平仲,春秋战国时期齐国夷维(今山东莱州)人。事齐五十馀载,歷任齐灵公、齐庄公、齐景公三朝卿相。
他一生廉洁奉公,忧国忧民,内辅国政,外图霸业,是歷史上赫赫有名的政治家、思想家、外交家。
稼轩祠,在大明湖南岸遐园西侧。为纪念南宋爱国英雄、豪放派词人辛弃疾而建。祠院坐北朝南,南北向三进院落,建在一条中轴线上。大门悬匾额"辛弃疾纪念祠",为当代陈毅元帅题书。门两侧雌雄石狮各一只。门南为照壁。

门内太湖石矗立作障景。左右厢房各三间,北侧为过厅,面阔三间,分别陈列当代名人赞颂辛弃疾的诗词、字画。
穿过过厅为第二院落,两侧是抄手半壁游廊,北为正厅三间,卷棚顶式,上悬匾额"辛弃疾纪念祠"。
楹柱挂对联:"铁板铜琶继东坡高唱大江东去,美芹悲黍冀南宋莫随鸿雁南飞。"匾额与楹联皆为当代著名作家郭沫若1959年撰书。

稼轩祠西墙有门,门内是一小院,院中植竹。
院内北屋三间门上悬“停云堂”匾额。

九曲亭对面是集山楼,两建筑以曲石桥相接。
遐园
遐园坐落在大明湖南岸,为清宣统元年(公元1909年)山东提学使罗王钧创办山东图书馆时所建,原为山东图书馆的一部分,后分开划归大明湖公园。遐园布局设计均仿照浙江宁波著名藏书楼天一阁的格式,四周曲廊相连。建成后因景致清雅,藏书丰富,在当时颇负盛名,有“南阁(天一阁)北园(遐园)”之誉。国内假山突兀,花木扶疏,山石嶙峋,游廊迂回,亭台巧置,有读书堂、明漪舫、浩然亭等建筑,均造型巧妙,古朴典雅,被誉为“济南第一标准庭院”。
浩然亭

奎虚书藏,北临大明湖,东临遐园,为原山东省立图书馆藏书楼,建于1935-1936年,为现代建筑风格。
建筑坐西面东,平面呈山字形,楼后使用回廊相连,钢筋混凝土结构。建筑分为两层,上层最初为书库,下层为阅览室。
山东省图书馆尼山书院
大明湖南门,耸立着一座民族形式的牌坊,被誉为大明湖的标志。牌坊高8.38米,阔14.7米,立于石砌台阶之上。为五间七踩重昂单檐式,坊顶呈“三阶错落”式,上覆金黄色琉璃瓦,飞檐起脊,造型优美,富丽堂皇。牌坊匾额上有“大明湖”三个鎏金大字,为清代嘉庆年间山东登州人于书佃所书。整个建筑在阳光映照下,金碧辉煌,熠熠生辉,人们称它为“丹坊耀日”。
玉斌府
大明湖新景区保留修复的建筑,原为东玉斌府街6号,为清末民初的建筑。《续修历城县志》标有“东西玉斌府街”。恢复后的“玉斌府”建筑面积495平方米,是目前济南古城区石砌四合院中最大、建筑质量最好、砖石木雕最精美的院落。明代宗室诸王女婿的称谓是仪宾。据传,曾有陈姓仪宾世居此处,其所在街巷也以仪宾的谐音“玉斌”而名之。






玉茗堂
玉茗堂
儿子房
女儿房
学堂
膳房
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