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汉从大明湖北门下车,沿趵突泉北路南行约200多米,来到周公祠桥。只见:护城河水北流,经水闸成落差,汹涌澎湃;
![泉城旅拍[五龙潭泉群(续)] 泉城旅拍[五龙潭泉群(续)]](//simg.sinajs.cn/blog7style/images/common/sg_trans.gif)
桥上有人垂钓,鱼儿愿者上钩,顺其自然。
周公祠街牌坊
从周公祠街向东再走200米,过牌坊右拐前行不远来到五龙潭西门。
进五龙潭西门顺着向东的路走不远来到秦琼祠
正对秦琼祠大门有影壁墙,影壁墙上雕刻两匹秦琼的坐骑,一匹马为“黄骠马”,另外一匹马则是“忽雷驳”。
殿内秦琼塑像高3.6米,身披戎装,手持令节,腰插军配,威严庄重。塑像上方悬匾额“英风永存”左右挂楹联:“民间传说为朋友插刀两肋忠义搏九天四海皆仰秦叔宝”;“历史记载擒敌酋樱降二百次血出数斛三军皆服胡国公”。
秦琼,字叔宝,齐州历城(今山东济南市)人,唐时随太宗征战,勇武有威名,官至左武卫大将军、翼国公。
正殿壁画选取由“初勋建节尉”、“聚义瓦岗寨”、“黎阳义救主”、“归唐事秦府”等十个事件组成。
正殿壁画
老汉看过正殿来到院内,发现东廊亭前有一眼水井。
这水井俺还是第一次发现,难道也是一泉?
先拍下来回来再查询
出秦琼祠,来到贤清水榭。贤清水榭在贤清泉北侧, 1986年建。水榭紧临水际,起脊、悬山、翘角。东侧设门,可由此进入榭内。
贤清泉
贤清水榭南面有贤清泉。金《名泉碑》、明《七十二名泉诗》、清《七十二泉记》均收录。经1986年整修,自然石驳砌岸,池略呈方形,长22米,宽17米,深2米,临水植花木,架石桥,建回廊水榭,是游人品茗赏泉的好地方。
贤清泉泉水清澈,彩鲤戏水。
贤清泉畔游人较少十分幽静
贤清泉畔霖雨亭
看过贤清泉沿路向南到五龙潭东门,东门出彩之处是门内的“五龙迎客”雕塑。
五龙雕塑建于1990年,原位于五龙潭东南侧大门外,采用花岗岩雕塑而成。是当时济南著名的城市雕塑,也是五龙潭的典型标志。
2009年初,五龙雕塑迁至新建东门,新落成的东大门壮观恢弘,五龙雕塑屹立,充盈着悠悠古韵和神奇的魅力。五龙潭公园3个门,老汉一一介绍完毕,再随老汉到清泉石上流看看吧。
虬溪泉位于五龙潭公园内东北方,为假山石垒砌的不规则泉池,泉边绿柳翠竹环抱,池水碧透,池中央有一条弓形石,石中部有一泉眼,碗口粗细,汨汩泉水自泉眼中涌出,哗哗有声,溅起层层涟漪。
20世纪60年代,水文地质部门在此钻探,钻孔中涌水甚盛,遂作为一处泉眼保留。因其涌水量大,如蛟龙吐水,故名虬溪泉。2004年4月被列为济南新七十二名泉。看过虬溪泉的人,无不为它的清幽而动心。
武中奇故居位于五龙潭公园的南门东侧,为一座三层小楼。
![泉城旅拍[五龙潭泉群(续)] 泉城旅拍[五龙潭泉群(续)]](//simg.sinajs.cn/blog7style/images/common/sg_trans.gif)
武中奇晚年在此生活了十多年
![泉城旅拍[五龙潭泉群(续)] 泉城旅拍[五龙潭泉群(续)]](//simg.sinajs.cn/blog7style/images/common/sg_trans.gif)
布展将原有的武老生活及工作用品原汁原味摆放,使观者身临其境,充分感受武老书法造诣的神奇及恬淡平和的心境。
![泉城旅拍[五龙潭泉群(续)] 泉城旅拍[五龙潭泉群(续)]](//simg.sinajs.cn/blog7style/images/common/sg_trans.gif)
武中奇先生是山东长清人,从小学习书法,早年参加革命后仍坚持书法篆刻的研究,抗日战争及解放战争中,多次为革命烈士纪念碑书丹。晚年的武中奇,在五龙潭畔生活了十几年,留下了很多珍贵的资料。
武中奇故居院内有东蜜脂泉
![泉城旅拍[五龙潭泉群(续)] 泉城旅拍[五龙潭泉群(续)]](//simg.sinajs.cn/blog7style/images/common/sg_trans.gif)
武中奇故居关闭着的正门
天镜园在五龙潭南门西侧是一家酒店,里面有天镜泉,老汉没进去,发上次一张照片吧:
好了,今天跟黄老汉就游到这里吧,下次俺带你去百脉泉看看。
加载中,请稍候......